春節去哪玩?不妨來東城。1月20日,東城區召開2025年新春文化活動新聞通氣會,“劇透”春節期間精彩活動。
啟幕“‘故宮以東’過大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動,推出百餘項活動,近千場次演出;結合全區不同區域風貌特點和城市功能,通過燈籠、景觀小品、電子大屏、夜景照明等多種形式,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統籌商圈街區、行業協會和市場主體精心策劃新春促消費活動,打造豐富多彩的節日體驗;年味濃厚的群眾文化活動、特色文旅産品包、全面細緻的行業保障,讓群眾過個開心年、舒心年、放心年;地壇、龍潭廟會,迎接市民游客共度豐富多彩又充滿傳統文化韻味的新春佳節……為迎接首個“非遺版”春節,東城區聚焦文商旅融合新場景,精心策劃一系列活動,誠邀廣大市民游客相聚東城、暢玩東城,一同體驗煙火氣、民俗情、文化味。
聯動全域文化資源 凸顯新春文化味
為迎接首個“非遺版”春節,東城區聯動全域文化資源,全面啟幕“‘故宮以東’過大年”新春系列文化活動。在新聞通氣會上,東城區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李焱介紹:“新春系列文化活動共分為廟會迎春、中軸報春、雲端賀春、藝彩頌春、書香賞春、民俗慶春六大板塊,涵蓋116項群眾文化活動,全區40余家劇場將推出近千場次精彩演出。誠邀市民朋友們來東城感受古都風韻、中軸風采、文化潮流,歡度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廟會迎春”系列活動中,地壇、龍潭新春文化廟會將精彩繼續,於1月29日(大年初一)至2月4日(大年初七)舉辦。“中軸報春”系列活動將突出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地標,接續舉辦“華夏神獸 獻瑞前門”正陽門鎮水獸文物活化亮相、“京腔京韻 齊放前門”天樂園開場大戲、“春盈華夏 福至前門”新春年貨大集等活動。“雲端賀春”系列活動,將通過創作AIGC原創短視頻,打造“記憶裏的年味”文化東城專區,發佈文化名人大拜年視頻等,提升春節文化年味。“藝彩頌春”系列活動包括第十屆鐘鼓樓相聲會、“會館邀您過大年”“博物館裏過大年”系列活動等。“書香賞春”系列活動陪伴廣大讀者在書香裏過大年,涵蓋“閱迎新”實體書店新春系列活動,以及“圖書館裏過大年”“春節主題故事會”“元宵詩會”“名人講堂”“迎春送福走基層”等特色活動。“民俗慶春”系列活動包括第三十三屆東城區新春游樂會、建國門街道第十八屆立春文化節,天壇公園、紅橋市場及各相關街道將舉辦“春節裏的非遺”等一系列主題活動,為市民群眾呈現一個文化味的新春佳節。
為了讓市民群眾度過一個充滿文化味兒的新春佳節,東城區還將特別推出“金蛇獻瑞”新春文化消費券,攜手中山音樂堂、保利劇院、新影聯金寶影城、嘉德藝術中心、王府井書店等42處駐區劇院、電影院、博物館等文化空間及實體書店,串聯起東城區優質、多元的新春文化消費場景。消費券將面向勞動模範、道德模範、榜樣人物、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以及街道市民群眾等發放,送上東城獨特的節日問候。除此之外,東城區還將在貓眼電影票務平台東城專區上發放滿30元減5元觀影隨機立減券,總計4000張。
傳統與潮流相融合 兩大廟會構建文化盛景
春節至,廟會啟,年味兒正當時。逛廟會是中國人沿襲已久、迎接農曆新年的獨特慶祝方式。2025地壇、龍潭廟會將於1月29日(正月初一)開幕,持續至2月4日(正月初七),由東城區園林綠化局和東城文旅集團共同主辦,力求多元呈現年俗文化內涵、多維提升廟會互動體驗、多向滿足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多樣營造喜慶祥和氛圍,構建全民共用、近悅遠來的文化盛景,持續拓展傳統年俗文化的輻射廣度與深度。
其中,第三十七屆地壇春節文化廟會突出“中國年”,主題為“大過中國年 喜迎四海春”,匯集全國各地的年俗特色內容,推出年味大餐、年禮大集、年俗大賞、年運大開、年玩大家、年景大片六大板塊,設置舞臺表演、互動體驗、主題展覽等豐富內容,在營造紅火年節氛圍的同時,傳遞中華傳統年俗文化內涵。
第三十九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聚焦“北京味”,立足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推出古都腔調、市井喧騰、都會煙火、京華風物、京彩冰雪、千樹結綵六大板塊,設置舞臺表演、美食年禮、互動體驗、冰雪娛樂、系列京味文化展覽等豐富內容,充分彰顯古都韻味、紅火年味與地道京味。
東城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毛向春表示,本屆地壇、龍潭廟會將堅持“守正創新”原則,在延續往屆廟會優秀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當下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進行內容與運營的創新。
在活動特色上,地壇廟會力求通過傳統文化元素的創新呈現,詮釋“中國年的樣子”,營造“八方匯聚 四海同賀”的熱烈節日氛圍。龍潭廟會則以“京味兒”文化的“移步換景”,展現首都古韻與現代北京的歷史交融,實現春節民俗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的有機結合。
在京津冀區域協作上,河北省作為地壇廟會2025年度主賓省,將集中展示當地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龍潭廟會呈現北京中軸線特色文化內容,講述北京城與中軸線的故事。同時,兩大廟會分別引入了來自天津的美食、年禮與曲藝表演,加強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交融。
兩大廟會還將推出特色美食與優質年禮指南,引領“年味”時尚消費新潮流。同時,深度挖掘文化創意資源,精心打造“地壇鈴”“醒獅包挂”等特色文創産品,打造獨具特色的“廟會禮物”。
適逢首個“非遺版”春節,本屆地壇與龍潭廟會通過官方線上平臺公開招募“年味美食”與“年禮好物”,吸引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年俗文化韻味的各品類展商踴躍參與,匯聚了眾多在京老字號與各地非遺項目。地壇廟會邀請游客們沉浸式探索中國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和一系列具有創新創意的“年禮好物”,深刻感受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交匯的火花;龍潭廟會主打“傳統北京味道”和“新派北京小吃”的新舊碰撞,並精心策劃了“最有京味兒的年禮百貨集”,為廣大游客留下最具煙火氣的新年記憶、提供豐富的年節購物選擇。
鐘鼓樓大年初一敲響新春鐘聲
文化活動熱起來,基層群眾樂起來。春節期間,東城區將以傳統節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節日氛圍。
地處北京中軸線北端的鐘鼓樓是一個傳播中國時間文化的地方。1月29日(大年初一),東城區將在鐘鼓樓開展“擊鼓鳴鐘廿四聲·春節”擊鼓鳴鐘活動,邀請北京中軸線15個遺産點位的代表共同參與敲響鐘樓一層的數字大鐘,總計敲響數字大鐘108次,表達一元復始、鐘鼓迎春的熱烈氛圍。同時,在鼓樓二層進行擊鼓表演,先是用鼓聲體現“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的傳統規制,再以新的表演方式,用漸漸熾烈的鼓點勾勒出歲序更替、鐘鼓喧天慶新年的熱鬧場面。
2月3日(大年初六)恰逢立春,東城區將在鐘鼓樓院內開展“鞭春牛”儀式,包含漏刻博士與司晨報春時、擊鼓鳴鐘錶演、春神巡游、喊春、迎春牛、打春、舞臺表演等一系列儀式活動,將古老的民俗儀式與現代化視覺呈現相結合,迎接春天到來。春節期間,鐘鼓樓還將舉辦“嘉茲靈蛇 與時偕行”蛇年文化主題展。
區文化館在1月30日至2月4日(大年初二至初七)舉辦第三十三屆新春游樂會,包含新春文化市集、民間工藝體驗系列活動、傳統老北京皮影戲表演、群眾廣場舞大賽、相聲專場演出、兒童樂園、公益電影等七個文化活動板塊,全力滿足市民文化活動需求。區圖書館線上線下聯動,總館分館齊動,開展新春主題系列閱讀活動。
第十屆鐘鼓樓相聲會將奉上三場專場演出,演出匯聚“老、中、青”三代相聲藝術家,為百姓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文化氛圍。
東城區文旅局局長王鐵峰介紹,作為東城區獨有的文商旅融合品牌,“故宮以東”春節文旅促消費活動將以“故宮以東 年在一起”為主題,於1月13日至2月4日舉辦。活動圍繞酒店年夜飯、新春主題市集、寒假親子家庭出游産品、周邊文化消費産品推薦等內容,推出“故宮以東—年夜飯”“故宮以東—老城新夜”等主題産品包,既集合了區內多家星級酒店的新春主題産品,也同步推薦文化金三角區域戲劇演藝、文博藝術展覽、市集游樂活動等多個品類,通過攜程“故宮以東”品牌專區進行集中推送。活動期間,還將與同步上線的“故宮以東十二時辰”推廣活動雙向連結、互相引流,通過達人探訪、筆記攻略、路線推薦等內容進行宣推,推出一系列方便游客參考的旅行方式與多樣的文旅産品,不斷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優質的文旅産品供給契合着“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氣氛,也回應着“把日子過得更好”的期待。春節期間,東城區將做好假日文旅市場秩序整治,督促各旅游景區加強對大型游樂設施、高風險旅游項目等風險隱患排查,大力打擊整治假日旅游市場秩序問題,確保居民游客度過安全、歡樂、祥和的春節假期。
“花式”促銷激發消費潛力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東城區大力提振消費,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新春促消費活動,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打造豐富多彩的節日體驗。
2025年全國“老字號嘉年華”暨北京“王府井金街過大年”活動盛裝啟幕,為全年“東城消費季”拉開了序幕,帶動全區眾多精彩商業促消費活動紛至遝來。東城區商務局局長呂繪表示,春節期間,2025金街過大年暨“王府井發佈”全國大型品牌活動持續展開,地壇、龍潭兩大春節文化廟會京味兒十足,王府中環冰樂園等五場冰雪活動打造“冰雪派對”,還有閃耀着獨特魅力的5大商圈、9條特色商街以及24個大型商業設施,聯袂奉獻近百場主題促消費活動,讓到東城區游玩的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1至3月,王府井商圈圍繞“國際+時尚”打造“金街過大年”主題活動,橫跨兩個月的春節品牌盛宴充分展現了王府井作為國際一流商業街區的獨特魅力,為國內外品牌提供展示和發佈的窗口,也讓王府井步行街成為春節期間市民和游客首選的消費新場景。
“前門plus”2025新春嘉年華活動打造演、食、娛、秀、景全方位消費大舞臺,文旅推介、品牌宣發、年貨大集以及前門CityWalk中軸路線推廣活動,展現出中軸線濃濃的京味兒和現代活力。
在隆福寺商圈,“新隆福人民市場——有福·隆福新春藝術節”活動匯集互動藝術展、公共攝影展、非遺展覽、藝術簽繪、文創市集及藝術表演等六大核心活動,《YOU福新春藝術季》主題活動為市民提供新春“福地”集福游園體驗。
簋街舉辦“新年味更濃,食惠在簋街”活動,通過優質的年夜飯服務,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30余家餐飲品牌將派發“食惠券”,讓大家享受優惠美味的新春盛宴。
崇文喜市·國潮年貨節已經啟幕,以“金蛇納春 福滿東城”為主題的年貨節閃亮登場,還有《年貨節漫游指南》和吉祥物打卡。1月8日開業的崇文門菜市場人氣爆棚,合景摩方、國瑞購物中心、新世界百貨推出多項促銷活動。
此外,南鑼鼓巷上演“金蛇獻瑞鬧新春,南鑼鼓巷裏尋年味兒”活動,金寶街·紅星衚同正在舉辦“2025‘星耀非遺’新春非遺文化市集”,紅橋市場將開展珍珠文化體驗活動及線上直播傳播非遺技藝。
春節期間,東城區老字號推出豐富的年貨促銷活動。北京稻香村上線鐺鐺車禮盒、京城頌福等多款年味禮盒;吳裕泰開展“舌”尖口福“貢”賀新春促銷活動;同仁堂攜手全聚德打造新“年味”,在全聚德前門大街“中軸食禮”體驗店裏售賣文創産品和創新飲食。眾多餐飲老字號打造餐飲美食優惠體驗活動,匯集年夜飯和時令美食,滿足節日期間各類美食需求。
北京琺瑯廠打造景泰藍皇家藝術廟會,現場體驗景泰藍製作工序“點藍”技藝,感受傳統技藝的內涵。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上新乙巳蛇年非遺文創,歷史悠久的中華漆藝與時尚潮流交融,在非遺傳承人手中熠熠生輝。
蛇年春節景觀佈置完成 年味滿溢
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的春節,也是中軸線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1月以來,東城區凸顯長安街、中軸線“兩軸”統領,突出區域特色,實施“多點、多線、全覆蓋”的佈局,採用燈籠、中國結、綵燈、裝飾樹挂、景觀小品、電子大屏、夜景照明以及春聯福字、年畫窗花等多種形式,營造濃郁的中國年味。目前,全區已累計佈置74條道路,設置2座景觀小品、13處景觀節點,共佈置各類元素1.62萬個,全部燈飾均採用節能燈飾,並重復利用往年景觀設施,利舊率在85%以上。
東城區緊扣“金蛇納春 福滿東城”的主題,着力彰顯文化遺産內涵和東城特色,圍繞節日生活,結合區域功能、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系統謀劃設計。強化長安街、中軸線“兩軸”在東城區域內的景觀核心統領地位,在晝夜景觀佈置上突出莊重大氣、喜慶祥和的風格,並由“兩軸”外擴發散,覆蓋全區主要大街、背街小巷、居民小區,打造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晝夜兼顧的節日景觀,同時統籌各類佈置元素,形成主次分明、佈局合理,實現傳統與現代、賞景與觀燈的協調統一。
“東城區在北京站前街、朝陽門南小街、崇文門、東單、臺基廠、南河沿等路口,向路口南北兩側延伸佈置,在樹木上張挂藤球燈、禮花燈、串燈籠,與周邊道路形成景觀延伸過渡。”東城區城管委主任張黎介紹,春節期間,從永定門公園到鼓樓外大街的夜景照明將全部開啟,呈現一條清晰有力、縱貫古今的金色中軸。
為了打造多層立體、晝夜兼顧的景觀效果,東城區在全區“八橫”“五縱”等主要道路沿街燈桿懸挂了燈籠、中國結等裝飾燈飾,與“兩軸”佈置形成交叉銜接,構成全區整體景觀效果,同時在文旅商圈、廟會活動、交通樞紐等功能區域佈置了多元化、特色化的景觀。
前門商業街北口設置了以繡球、六角鏤空燈籠架、“福”字等傳統元素為主的景觀小品,寓意“福氣盈門”。前門商圈組織“喜迎新春 典靚前門”活動,在街區多地佈置多組亮化打卡裝置,並利用懸垂光影、樹木光影、地面光影等效果,將立體呈現流光溢彩、歡快祥和的節日氣氛。王府井結合開展“金街過大年”活動,在步行街佈置主街門頭、入口屏風、樹木亮化等七組景觀,打造王府井“金十字”區域。崇外商圈結合“崇文喜市·國潮年貨節”,在國瑞西廣場搭建年貨節蛇年造型打卡地,呈現商圈張燈結綵的效果。
此外,全區各街道社區也積極開展貼春聯、挂燈籠、貼福字等活動,裝點“家門口”景觀,沿街商鋪自發佈置“小而美”的節日景觀,營造紅火熱鬧、濃郁熱烈的節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