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對一座城市的最高褒獎,2024年底,石景山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這一年,“幸福”成為石景山的最靚名片。從百年鋼城工業銹帶到城市活力秀場,從傳統重工業區到高端綠色之城,華麗轉身的背後,京西福地百姓的幸福到底是怎樣煉成的?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部,作為北京市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重要節點,擁有法海寺、承恩寺2處國家級文保單位,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即從這裡走出,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道、百年老街。
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近年來,石景山區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加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通過集中改造多項惠民市政設施、升級多處市民文化休閒空間、打造多個京西特色文化小微展館、營造多組商業文化體驗院落,推動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活化利用,使其有機融入現代生活,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春節前夕,石景山區區長萬隆來到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就環境整治、民生改善和商業改造等進行調研。
萬隆區長介紹,模式口歷史非常悠久,也是北京市最早通電的村落,但之前這裡的居民們一直是燒煤取暖做飯,尤其是到了冬天,不僅室溫經常不夠,空氣也不好,環境也臟亂。在2015年之後,陸續每家每戶都進行了煤改電,逐漸攻克了採暖的難題。他強調:“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要把關乎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設施放在首位,多傾聽群眾的需求,把好事辦好,讓百姓更有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2024年以來,石景山區城市更新工作亮點紛呈,統籌推進68項城市更新項目,圓滿完成全年20項任務指標和9項市政府績效考核,努力做到民生改善成效更加顯著、持續推進棚戶區改造、文旅山水融合形成典範。接訴即辦有速度,人民生活有溫度,近年來,石景山區委區政府把接訴即辦作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重要途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接訴即辦串起了為民服務的同心圓,撬動了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變革,推動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高效解決。
為進一步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服務便利化水準,2024年底石景山區政務服務中心新址投入使用,目標打造成為北京全市各區中整合程度最高的區級政務服務大廳,未來,隨着9個專業辦事大廳陸續進駐投用,可滿足群眾多樣化辦事需求,為辦事人提供“一站式”政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