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元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途徑,持續提升中軸線區域街巷環境和功能服務品質,挖掘中軸線遺産文化價值賦能新興産業發展……東城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期間,區人大代表們積極提交議案建言獻策。這些議案聚焦熱點、突出重點、選題精準、針對性強,凝聚了人大代表的智慧,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心聲,17件相關議案併為一案,以“保護利用中軸線文化遺産,推進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為題,作為2025年的代表議案,交區人民政府研究辦理,由區人大常委會審議。
探索多元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途徑
2024年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中軸線申遺加速帶動了區域沿線重點文物、歷史建築騰退,強化了文物本體的保護和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如何保護利用中軸線文化遺産,成為區人大代表們關注的問題之一。
“要以‘城’的整體保護達成中軸線遺産環境的保護,對遺産要素必要連接老城風貌開展整體保護,通過對文物周邊風貌不協調建築整治、改造等城市更新方式,漸進式落實區內老城建築高度、體量、色彩管控要求,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踐行中軸線文物保護管理要求,進一步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區人大代表周沫建議説。隨着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東城區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具有艱巨性、複雜性和長期性。“孚王府等亟待騰退、保護和利用的文物建築大多存在消防隱患,威脅着文物安全。”區人大代表方國根建議,要進一步推動文物建築的騰退、保護和利用工作,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文物建築列為工作重點,通過疏解騰退,在消除安全隱患的基礎上,實現對歷史文物的充分保護和利用。探索文物保護利用途徑,科技創新是突破口。“建議進一步擴大數字化賦能中軸線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力度,助力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決策。鼓勵利用片區綜合性更新試點項目,探索智慧街區建設路徑。依託數字化平臺、智慧化系統,實現街區多源數據連結數字化、多元場景運營智慧化、多樣數據産品資産化以及街區網路系統生態化,為歷史街區更新提供全周期運營管理的系統性解決方案,為傳播中軸線歷史文化提供海量數據支援。”周沫表示。數字化技術正成為一股推動文化遺産展示與傳播的強大力量。不僅極大地拓展了文化遺産的傳播範圍,還讓更多人深刻認識到保護文化遺産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持續提升中軸線區域街巷環境和功能服務品質
中軸線周圍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街巷,既有承載着歷史文化的古老衚同,也有充滿煙火氣息的現代街巷,共同講述着中國故事。政府實施城市更新和環境提升等一系列“組合拳”,促進了老城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也重塑了居民生活空間。為此,多位區人大代表建言獻策,促進中軸線周邊區域品質提升。“申遺成功意味着新的開始,新的契機。”區人大代表劉靜表示,要在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持續提升中軸線區域街巷環境和功能服務品質,從而利用好中軸線的文化價值和國際影響力,促進中軸線整體風貌交相輝映、和諧共生。建議整合資源,持續打造中軸線周邊旅游線路。一條條中軸線游覽線路,輻射古建築群、歷史文化街巷、公園、大運河、戲曲、老字號、非遺、演藝空間等,讓游客多方位、多角度感受中軸線的文化價值,體會中軸線整體格局之美。“東交民巷是北京老城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沿線文物、博物館資源密布,集聚的使館建築群,彰顯着多國文化交融的風貌,更集中展現了北京老城的近現代歷史。”區人大代表沈悅以東交民巷舉例説,建議加大對東交民巷中歐式風格建築群、警察博物館、法院博物館等已經開放和具備開放條件場所的宣傳力度,挖掘歷史故事和文化內涵。在合適的可利用空間內打造中軸線博物館,讓東交民巷的獨特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通過多元形式充分釋放。
“目前,古觀象臺、亞斯立堂、智化寺的展示方式較為傳統,多以靜態陳列為主,利用方式較為單一,缺乏互動性和體驗性,難以充分吸引消費群體的關注。”區人大代表戚家勇認為,要深入挖掘、提升中軸線周邊文化遺産價值,將中軸線周邊文化遺産的活化利用系統納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範區建設體系,一體謀劃、整體推進,對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挖掘中軸線遺産文化價值賦能新興産業發展
北京中軸線成功申遺後,如何深度挖掘中軸線遺産文化價值,賦能新興産業發展,實現文商旅深度融合,助推地區高品質發展,成為區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目前,中軸線沿線可獲得的文旅産品過於單一。”區人大代表徐曉磊建議,推出面向全市、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中軸線“官方”研學課程,填補工作日市場空白,破解部分“冷門”中軸要素點的“缺客”難題;推出中軸線聯名卡業務,加強線上線下預售,提前鎖定中長期及遠端市場游客;在有條件的中軸線要素點啟動夜游項目,打造“中軸仲夏夜”等複合體驗産品,大幅延長中軸線可游覽時間。徐曉磊説:“通過創新中軸線主題旅游産品,強化産品市場吸引力。”
區人大代表孫雪岩認為,作為國內游客公認的傳統文化“打卡地”、國外游客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東城應以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為契機,實施中軸線保護與文化傳播工程。孫雪岩建議,“搭建網際網路消費平臺,以‘中軸線非遺+網際網路’為基礎,舉辦特色消費活動。培育中軸線文化主題創作,連結資源、搭建橋梁,將文化遺産特色融入演藝空間,展現中軸線博大精深的歷史文脈。”“要提升中軸線的文化感知度和消費帶動力,充分展示古都北京的歷史韻味與文化魅力,從而促進文化旅游産業的創新發展。”區人大代表鄭芳建議,將中軸線各級各類點位串聯整合,形成旅游體驗資源套餐;統籌中軸線及周邊資源打造一批中軸線主題文化節事活動,形成特色消費品牌;活化利用中軸線上建築、商圈、博物館、文化符號等各類資源,推出系列主題體驗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