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密雲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抓住人民代表大會這一主要民主渠道,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在依法履職中不斷厚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密雲實踐。
在密雲區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全體區人大代表表決通過了區政府2024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區人大常委會制定監督計劃,堅持按月督辦,以數據資訊為依據,增強監督效果,以時間節點為坐標,督促項目落實。組織委員、代表“看現場、聽彙報、提建議”,圍繞項目完成的進度、品質、實效開展監督。將項目推進中堵點難點作為監督關鍵點,加強調研、了解情況。依託代表家站,通過代表聯繫選民等活動,收集民意、掌握實情。實地察看濱河路小區32號樓、如意園改造提升等項目。多方共促,推動切實把民生實事項目辦成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着、得實惠的民心工程。
區人大教科文衛委、社會建設委主任委員,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體辦公室主任段嗣博告訴記者:“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高度重視民生實事項目辦理情況的監督。年初制定詳細的監督計劃,堅持按月督辦,定期聽取事實項目辦理情況的報告,多次組織常委會委員、專委會委員和部分代表到項目施工現場,開展實地調研,廣泛聽取民意。對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協調,督促相關責任單位及時整改,確保項目如期完成。”
區人大及其常委會不斷豐富和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以代表家站為基本依託,廣開言路、問計於民。召開代表“家站”工作現場會,在全市率先推出關於推進政府職能部門進代表家站的制度性文件,進一步發揮“家站”作用。組織開展“人大代表聯繫選民”活動,人大代表中的區領導與基層代表一同“回家進站”,傾聽實情、傾聽民意、傾聽建議、傾聽需求,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牽頭、上下聯動、全面推進的代表活動新局面。
“從教育資源的配置到醫療服務的提升,從環境改善到老舊小區的改造,充分體現了民生項目為人民。希望下一步加快老舊小區電梯加建工作的進展,同時加強對養老驛站工作的後續關注及支援。”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委員、鼓樓街道幸福晚年驛站院長楊海芹説道。
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積極為密雲區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提升高品質發展水準提出意見建議。加強對代表建議督辦工作的統籌協調,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研究制定建議辦理工作流程,印發《北京市密雲區人大常委會關於2024年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工作的意見》,既督“結果”,也督“過程”。完善代表建議辦理答復機制,推動“現場+家站+聯動”建議督辦模式落實,全年共有15家代表建議承辦部門走進代表“家站”近80次,與代表面對面交流辦理情況。區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以來,76件代表建議已經全部辦復,辦復率100%,代表滿意率98.7%。山區煤改電空氣能設備過期維修、統籌解決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難、修復部分小區路面破損等一批群眾反映的問題,通過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得到實質性解決,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區人大常委會委員、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委員、鼓樓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季敘介紹,區人大和常委會通過組織委員、代表以“實地考察、座談討論、提意見建議”的方式,圍繞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重點進行監督,有效推動了民生實事項目的順利實施,比如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如意園提升項目等,解決了實際問題,提升了生活品質。
區住房城鄉建設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尹廣林表示,區住房城鄉建設委聚焦轄區百姓需求持續為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截至目前,本年度(2024年)已新開工20部電梯,竣工15部電梯。老舊小區改造既是百姓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區住房城鄉建設委將進一步推進老樓加裝電梯等城市更新相關工作,持續提升城市品質,讓居民安居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