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定義建築。近日,北京建院新總部結構封頂暨2035未來辦公原型建築發佈會在張家灣設計小鎮未來設計園區舉辦。當天,北京建院新總部項目——未來建築科創中心成功封頂。該項目是北京建院在新時期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將為張家灣設計小鎮和副中心高品質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區委書記孟景偉,北京建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全勝出席。
作為市屬一級國有企業和全國建築行業的領軍者,北京建院始終致力於推動建築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並以卓越的設計理念和專業的技術水準,在北京城市建設的各個時期作出重要貢獻。
北京建院新總部項目自2022年開工,是首批市屬企業搬遷城市副中心項目和張家灣設計小鎮樣板工程,總建築面積39350平方米。項目採用建築師負責制、全過程工程諮詢,以建築師為責任主體,從建築設計到工程竣工的全過程全權負責,發揮建築師的專業優勢和技術主導作用。在張家灣“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的定位下,項目遵循“以人為本、綠色低碳、智慧高效、空間複合”的原則,以建築科技體系為基底,整合綠色低碳、高韌性、健康、電氣化、智慧化、産業協同和智慧建造等領域最先進的專項技術,致力於打造高標準設計、高水準建設、低成本控制的樣板工程,成為副中心的標桿建築和以科技創新定義的“2035年高品質辦公建築的原型”。
設計要面向未來,擁抱科技,融入市民美好生活。據了解,項目建成後,將融合包括垂直智慧車庫系統、零碳幕墻一體化系統等在內的“20大建築科創場景”,並在首層設置建築科創展示、建築文化講堂、禮士書房、禮士工坊、深夜食堂等功能,以開放共用的姿態,形成向市民開放的建築科技文化公園,向社會傳播推廣建築文化。
城市副中心正全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近年來,通州區緊緊圍繞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全力加快推進各項建設工作,努力打造一個綠色、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北京建院新總部項目與副中心發展目標高度契合,不僅將為通州區帶來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技術,也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和企業聚集,為推動張家灣工業區存量更新和産業轉型升級邁出堅實一步,實現張家灣設計小鎮設計與建築科技産業的集聚融合發展。
現場發佈了《2035未來辦公原型建築》,北京建院、北京建工、東方雨虹、江河幕墻、杭蕭鋼構簽署創新聯合體協議。
市國資委副主任朱保成,通州區副區長姚偉龍,副中心工程辦總會計師唐榕輝,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委會主任林正航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