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於近日舉行,發佈了首屆全國社會工作和社會治理創新典型案例徵集活動評選結果,順義區3個案例入選。
本次案例徵集活動歷經初審、複審、現場答辯等評審環節,最終評選出54個優秀案例以及70個入圍案例。順義區光明街道辦事處、義祥社會工作事務所聯合申報的《“紅色力量”共創綠色家園——環境守護隊助力餐飲街社區共建共治共用案例》入選優秀案例,全市僅5個優秀案例;《幸福樓門——光明街道深化社區樓門長隊伍建設案例》《黨建引領社會工作機構、人才、事業“三位一體”黨建共建融合發展創新案例》入選入圍案例,全市僅8個入圍案例。
《“紅色力量”共創綠色家園——環境守護隊助力餐飲街社區共建共治共用案例》。
光明街道綠港家園社區毗鄰商業街,面對噪音大、停車難等問題,社區於2017年成立“紅色力量”環境守護隊,開展共創綠色家園行動。
隊伍通過探索“黨員+團員”和“1個網格員+1個門店+1個監督員”等模式,多方聯動做好“門前三包”管理,讓社區治理從“自治”轉變為黨建引領下的“共治”。
在社區治理實踐過程中,“紅色力量”環境守護隊逐步走向成熟,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統籌協調能力與服務群眾能力。憑藉出色表現,隊伍先後獲得“優秀環保公益組織”“社區級優秀河長”等榮譽稱號,積極引領轄區更多黨員群眾投身社區治理事業。
《幸福樓門——光明街道深化社區樓門長隊伍建設案例》。
樓門是社區治理的最小單元,樓門長則是打通“服務最後一米”的關鍵力量。2023年11月,光明街道全面啟動“幸福樓門”提升工程,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向小區治理、樓門治理深度延伸。
街道以系統化、結構化、標準化為建設基準,在各社區大力培育健全樓門長隊伍,完善樓門治理機制,強化隊伍建設與小網格全覆蓋工作,充分發揮樓門自治功能。
隊伍成立以來,青年參與比例持續攀升,服務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樓門長典型人物以及可借鑒的樓門長隊伍建設經驗不斷涌現。
《黨建引領社會工作機構、人才、事業“三位一體”黨建共建融合發展創新案例》。
義祥社會工作事務所自2015年4月成立以來,始終紮根基層一線,服務範圍包含精準救助、助殘服務、公益慈善和助力社區治理等。
事務所將黨建引領機構發展和人才成長、提高專業服務效能緊密結合,創新“三位一體”黨建社會工作服務模式。以“紅色”為旗幟,強化黨建引領,以“愛心”為基礎,健全“樂居、樂助、樂學、樂成、樂活、樂享”人才服務模式,實現政治引領性強、團隊穩定性好、人員專業性優、公益情懷高。深耕專業,踐行社會治理使命,以“五社聯動”融合發展為抓手,探索基層黨建共建新模式。
多年來,事務所承接多個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服務成效。在石園街道支援下,事務所組建“益起來”聯盟,廣泛動員了醫療、養老、文化、金融、法律、便民服務等多個行業社會企業投身於公益服務。七年來,開展大型活動百餘場,參與企業累計超過500家次,服務居民1.5萬人次。
下一步,區委社會工作部將借助社會工作服務平臺,開展社會服務、社工專業人才培養等工作,促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與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工作服務形成合力,提升為民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