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舒適的人行步道、合理規範的盲道設置、開闊通透的城市空間……從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了解到,中關村北大街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日前完工。
中關村北大街為南北向城市主幹路,南起北四環西路,北至廂白旗橋,周邊高校、景區密集,人流量大。據了解,該路段內中關園北站公交站及過街天橋處,東西兩側輔路、人行步道此前存在無障礙設施缺失中斷、障礙物和高臺佔據道路、步道不連續等問題,影響市民日常出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亟待改造。在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推進下,中關村北大街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於2023年12月正式開工。此次整治提升北起北大校醫院段、南至成府路,全長0.6公里。
“該路段兩側先前有幾處高臺圍擋,影響過往行人視覺感受,同時也影響市容市貌。”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環境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此次改造過程中,道路兩側高臺被全部拆除,對道路橫截面進行重新調整,將高臺拆除降平後,在道路東側向東挪移延伸天橋梯道;同時更新人行步道,完善無障礙指引和設施,為市民打造一個通透、整潔、安全的通行環境。“現在下了天橋之後,道路兩側視野更加開闊,走起路來更加舒心。”市民王先生説道。
在路段西側區域,原有一處停車場,但存在路面不平整、停車場比路面高約70釐米等問題,且周邊市民、學生等多采用共用單車、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停車場利用率不高。經多次實地調研後,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將該停車場改造為非機動車道、人行步道和綠化帶,進一步提升了市民慢行出行體驗。
北京大學東門處通透的柵欄讓校園美景與城市街景充分融合。為打造綠色開放的城市環境,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對改造路段同步進行了“開墻透綠”,讓城市道路煥發新的生機。“以前北京大學東門處的墻體是以灰白色調為主的實體圍墻,阻礙了視線。”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環境建設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改造後,約680米的實體圍墻變成了坎墻和通透式圍欄樣式,形成了統一開闊的街景效果。
“為儘量減少對市民日常出行的影響,我們在該區域整體考慮,具體改造中‘應改盡改’。”區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環境建設科相關負責人説,在改造細節處,對佔用人行步道的配電箱、灌木等因地制宜進行挪移,清除路面障礙物;同時,也對道路沿線護欄、監控、自行車棚、路燈和地下管線等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消除安全隱患,不斷提高市民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