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智慧醫工、中醫藥大健康、全生命周期康養三大“主賽道”,打造大健康産業集群
●實施“5610”行動計劃,抓實“五大突破性舉措”,打造“東西雙子星”“南北一條街”産業空間佈局,深化“兩業融合”模式,推動“中醫藥+”六大業態融合發展
成立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公佈中關村科技力量助力康養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醫藥大健康專家委員會亮相……12月12日,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之“科技賦能康養發展論壇”——豐台區首屆智慧康養産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豐台區鼎業未來健康産業園(天壇智慧醫工産業園)舉辦。會上,豐台區啟動整合6大功能4大平臺的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推介智慧醫工、中醫藥大健康、全生命周期康養三大“主賽道”發展思路,現場還展示了智慧康養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充分彰顯出豐台區在智慧康養領域的創新實力與科技魅力,為培育首都智慧康養産業新質生産力注入新的動力。
北京市政府黨組成員、北京市老齡産業協會會長隋振江,北京市政協科技委員會主任許強,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王小娥,北京市老齡産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郝志蘭,豐台區委書記王少峰,區委副書記、區長初軍威,區政協主席李嵐出席大會。
整合6大功能4大平臺
創新服務中心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
大會現場,一款無創血糖檢測儀吸引了眾多目光,這款來自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攜帶型血糖檢測設備利用基於海量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技術,能夠實時無創檢測血糖水準,還可以自動挖掘特徵與血糖之間的關聯。“傳統的血糖檢測要扎手指,但是這款設備不用扎,真是科技改變生活。”正在使用無創血糖檢測儀的李阿姨説道。
在現場可以看到,科學形象觀察人體骨骼的智慧全身資質評估系統、看得見效果的呼吸機、散發中藥香的養生製品、VR騎車運動體驗、具有心理療愈功能的AI陪伴數字人、老人智慧呼救應急智慧終端、智慧掌上超聲診斷系統、“優點星”系列腦環路起搏器、亙康雲中醫智慧輔助診療平臺等智慧康養産品紛紛亮相,各式智慧醫工康養、智慧旅居康養、智慧心理康養、智慧化傳統醫藥康養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康養産品的最新科技成果為科技賦能“銀發經濟”新局面助力,為現場帶來了一場“康養盛宴”。
大會現場,北京聯訊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衛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拓爾思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順慧康科技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等大健康企業進行路演,展示最前沿的創新成果。
本次活動,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正式成立。作為豐台區大健康産業政企協同平臺,依託中關村科技園區服務中心整合6大功能和4大平臺,6大功能分別為:平臺搭建、定制諮詢、成果落地、品牌建設、課題研究、人員培養;4大平臺分別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創新資源共用平臺、創新人才培養平臺、産業集聚交易平臺。
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將加快前沿技術成果轉化,打造全流程服務體系,為醫藥大健康相關企業提供分類精準施策的創新做法,開展調研、服務、培訓、人才培養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務。此外,創新服務中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高級研修院將探索共建模式,開展藥品醫療器械專業培訓,全面提升創新服務中心專業服務水準,指導轄區醫藥大健康相關企業依法合規生産銷售。
“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的成立可以為醫藥大健康的相關企業提供全鏈條、一站式的服務,同時還可以為科研成果的産品研發、轉化落地、迭代升級提供政策和技術上的支援。”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楊志剛介紹道。北京市政府特聘專家、豐台區首席科學家毛山宏介紹,服務中心擬打造臨床研究全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為研究機構和研究者提供更多臨床研究相關的技術支援。
依託醫藥大健康創新服務中心,豐台區將從臨床研究、藥械監管、知識産權、投融資、“一站式”政務服務、海外合作等方向對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援,重點圍繞適老化智慧家居、可穿戴設備、護理機器人、醫療健康等先進技術,加大對創新技術研發投入的政策扶持,推動創新成果快速轉化,搶佔康養産業技術高地。“
政府要做好企業的‘娘家人’,利用豐台區豐富的臨床資源、人才資源、應用場景資源以及國際化資源和優秀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在豐臺能得到更好服務和收益。”毛山宏表示,要打造智慧化線上服務平臺,以最低成本為企業提供各類政策、科普知識、審批程式、綠色通道標準等智慧化服務,讓企業通過微信公眾號就可以提出具體訴求,預約線下服務和“一對一”到府服務。
北京健嘉康復醫院院長席家寧説:“此次創新服務中心的建立對於我們北京健嘉康復醫院來講恰逢其時,它不僅是一個中心的建立,更是包含了各個專家、研究機構、服務機構的平臺,將指導我們朝着健康創新以及智慧化康養的方向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環境條件和政策支援。未來我們會借助這個平臺,把我們的現代技術、現代社會狀況和現代康復醫療專業技能很好地結合起來,為老人和社會作出我們的貢獻,創造一個好的示範。”
全球首家開放式醫工轉化平臺落地
豐臺打造大健康産業集群
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專班通過單位推薦、定向邀請、個人自薦等方式徵集形成醫藥大健康百人專家庫,遴選專家委員會委員,成立醫藥大健康專家委員會。“醫藥大健康專家委員會將結合豐台區醫藥大健康産業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我們制定産業發展策略和規劃提供更加專業的意見,同時,還將加大醫藥産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初軍威説道。
按照錯位發展戰略,豐台區瞄準智慧醫工、中醫藥大健康、全生命周期康養三大“主賽道”,着力打造大健康産業集群。智慧醫工領域打造“一區六平臺”,“一區”即“肯德爾廣場”模式示範區,“肯德爾廣場”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創新和生命科學産業集聚地,豐台區將倣照“肯德爾廣場”模式打造示範區,在生物醫學、生物技術、醫藥研發、醫療器械等領域發揮創新能力、匯聚強大的産業生態。“六平臺”指項目評估、選拔、引進、展示、國際孵化、國際化藥械審批服務的平臺,也包含基於MAH體系(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産業平臺,高端醫療器械技術培訓平臺,以及高端醫療器械海外服務平臺。
同時,在中醫藥大健康領域實施“5610”行動計劃,抓實“五大突破性舉措”,打造“東西雙子星”“南北一條街”産業空間佈局,深化“兩業融合”模式,推動“中醫藥+”六大業態(創新藥械、産業集群、健康旅游、健康美食、醫療美容、文化教育)融合發展。實施“十個一”行動計劃,成立國際化的中醫藥標準研究院、建立中醫藥大健康認證體系、制定中醫藥大健康發展支援政策等。
“在全生命周期康養領域,豐台區全力打造首都康養産業先導區,深化與中關村新力康養科技及産業化協會和北京市老齡産業協會戰略合作,打造康養産業雙向離岸基地,服務企業産品出海,不斷擴大康養産業朋友圈,健全康養産業生態圈。”初軍威説道。
豐台區康養領域建設已取得實質性進展。2024年11月,豐台區醫藥大健康專班與德國西門子醫療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標誌着西門子醫療全球首家開放式醫工轉化平臺落地天壇智慧醫工産業園。豐台區將依託園區,與全市頂尖醫教研機構及醫療科技企業建立研聯體,裝備全球頂尖影像技術設施,打造西門子醫療創新中心。同時,將配套建設區域影像科研及創新轉化平臺、數字化指揮中心和元宇宙遠端賦能平臺、“政産學研醫投”交流平臺、智慧化概念驗證平臺四大醫療創新平臺,以及開放式精準影像轉化實驗室、醫療AI實驗室和數字化倣真實驗室等。
打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康養體系
豐臺探索科技與康養的跨界融合
在新村街道首經貿中街一號院社區AI物業試點,智慧機器人和智慧醫養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居民可以通過平臺享受突發疾病報警救助、遠端醫療等“一站式”智慧醫養服務。“通過這些智慧化的升級改造,我們也享受到了科技發展為生活帶來的便利和舒心。”居民黃阿姨介紹,使用社區的智慧醫養服務平臺,她能夠實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態,心裏踏實了很多。
近年來,從智慧穿戴設備到遠端醫療服務,從智慧家居到健康管理平臺,科技正在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適的養老服務。“豐台區擁有豐富的醫療創新資源和康養應用場景,在科技與康養結合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實踐。”大會現場,毛山宏介紹,在天壇智慧醫工産業園,首科醫谷醫學轉化驛站、天壇醫院腦健康研究中心等眾多智慧醫工項目和服務機構加速聚集,推動醫學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在北京芳華里康養社區,專業服務團隊和智慧化健康管理系統落地,通過智慧手環等設備實時監測老年人健康狀況……
隋振江在大會現場強調,應當以深化改革為發展的根本動力,推動老齡事業與康養産業、基本公共服務協調發展。將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要着力優化康養産業佈局,打造老齡産業示範區,探索高品質養老服務,創新康養産業模式的前沿陣地,推動構建全方位、多層次、智慧化的老齡産業體系。
未來,豐台區將在智慧醫工康養、智慧心理康養、智慧旅居康養和傳統醫藥康養四大板塊持續發力,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在政策引導、資本驅動、技術創新、服務升級等多個維度上協同發力,構建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生態系統。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國際合作部部長吳蒙,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龔維冪,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科技創新促進中心黨委書記李萍,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學剛,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白玉傑,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立新,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副會長鄧瑛,豐台區領導崔旭龍、郭曉一、趙春麗,專家,高校及科研機構、康養企業、康養機構代表,醫療機構代表,區有關單位負責人,街鎮及集體經濟組織相關負責人一同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