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區:補短板 促發展 回天地區實現華麗蛻變

日期:2024-12-12 15:16    來源:昌平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佔地63平方公里,擁有80多萬常住人口的回天地區曾經交通擁堵、職住失衡、配套不足,是北京基層治理最具挑戰的“試驗田”。2018年8月,回天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實施,117個項目如期建設。2021年7月,新一輪行動計劃發佈,不斷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從過去的“睡城”“堵城”,到如今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幸福家園,經過兩輪迴天行動計劃的接續實施,回天地區迎來煥新蝶變。

  居民通勤時間大幅縮短  交通系統顯著提升

  兩輪迴天行動計劃中,交通系統提升都被擺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為了打造一縱一橫五通五暢的主幹路網架構,政府不僅加大了對原有地面交通系統的改造力度,還打通了多條道路堵點,暢通了交通出行的“毛細血管”。而當前施工的重點——東西走向的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更是承載着無數回天居民的期待。

  近日,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迎來了又一重要節點。12月8日凌晨,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工程1標段項目接連攻克上跨東北環線鐵路立交、上跨京新高速北半幅鋼箱梁吊裝的重大關鍵節點,至此項目上跨區域吊裝任務全部完成。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北清路建成後,全線將有近5公里的無紅綠燈高架道路,通行效率預計將提升至之前的1.5倍左右。這意味着,困擾回天居民多年的交通擁堵問題,將得到極大的緩解。

  “我每天都要走這條路去上班,以前高峰期堵車經常一堵就是一個多小時。現在看到北清路的建設進展這麼快,通車後我的通勤時間至少能縮短一半,非常方便!”市民張先生興奮地表示。

  數據同樣證明了回天行動計劃的顯著成效。據統計,自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回天地區已建成20個道路重點項目,實施了多條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打通了斷頭路,優化調整了60余條公交線路,並增加了近9000個停車位。市政道路高峰時段的擁堵指數下降了8.6%,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預計到2025年年底,大部分道路將按計劃通車,進一步完善主幹路網,同時加密區域內部的聯絡路網,盡可能打通斷頭道路,為回天地區的交通系統注入新的活力。

  公園綠地覆蓋率遠超全市平均水準  綠化建設成果豐碩

  除了交通系統的改善,回天地區在綠化建設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初冬時節,在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別看是一個天氣寒冷的早晨,園子裏卻出人意料的熱鬧,有練劍的,推着嬰兒車遛娃的,也有趕早兒來跑步的青年人。

  “我家就住在附近,近年來家附近建了不少公園。這些公園不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還為我們提供了健身、散步的好去處。每天早晚來這裡走走,感覺身心都得到了放鬆。”市民劉女士説道。

  作為“回天有綠”的一項重點項目,公園在新建時融入了為社區服務的概念,規劃分為“三區、兩帶”即重點游憩區、自然景觀區和生態防護區以及互動體驗帶和健康休閒帶,可以滿足不同游客的游園需求。

  “在‘回天行動計劃’啟動時,我們全面梳理了該區域的短板,發現居民對‘增綠’的呼聲很大。其實回天地區並不缺綠,缺的是‘能進入、能感知、能休憩’的高品質綠色空間。”昌平區回天地區公園綠地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崔超表示,目前回天地區已相繼建成投用了東小口城市休閒公園、賀新公園、霍營公園等一批綠色休閒公園,新增各類公園面積達376萬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遠超全市平均水準。回天居民身邊有了更多綠色,城市也多了清新的山野氣息。

  據統計,兩輪迴天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回天地區共開展重點項目240項,目前已完工投用154項,有效提升了交通、教育、文體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短板。2024年回天地區12345熱線居民訴求總量同比下降8.1%。超九成受訪居民為回天地區生活環境變化點讚,回天居民對新一輪行動計劃推進效果綜合滿意度達8.34分,較2018年首輪行動計劃推進初期提升了31.5%。從“治大城市病”到“謀高品質發展”,百姓每年都能看到新變化,一座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幸福家園正在北京北部拔節生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