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動的彩虹路、活力的兒童區,精緻的鐵藝連廊。石景山區首條“最美上學路”全新亮相。
近日,在環繞古城小學和北京萬商幼教中心古城幼兒園的700余米回型道路上,古城街道打造了“一帶·兩廊·多節點”的全年齡段友好型的學習空間,用這份獨特的“儀式感”為孩子們的2024年畫上圓滿句號。
“有了這個風雨長廊,上下學接送孩子方便多了。”“周邊增加了停車位,接送孩子上下學再也不用擔心堵塞交通了”……曾經,位於學校周邊的城泰街存在不少“頑疾”,上學慢、放學堵,師生鬧心、家長擔心、居民扎心,如今隨着“最美上學路”的改造完成,這條路的公共環境不僅得到提升,還獲得了老師、家長們點讚。
“為了更好地服務轄區居民,‘最美上學路’中的一把座椅、一個視覺板、一塊綠化帶,每處細節我們都充分考量。”古城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為了保障改造效果,過程中古城街道發揮“吹哨報到”機制,召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石景山區分局、發展改革委、城管委、教委、城管指揮中心、園林局、交通支隊等部門,共同商討解決方案。
通過現場勘察、實地調研、分時分析等方法,對古城小學及萬商幼兒園周邊上下學不同時段、不同出入口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以打造“最美上學路”為契機,通過增設“風雨長廊”、挖掘周邊停車資源,雙管齊下優化通行秩序。
“特別是遇到下雨天,大家撐着傘摩肩接踵,讓家長和老師們提心吊膽。”這樣的場景讓不少家長感觸頗深,坦言“一擠一堵,家長和孩子雙方都互相找不到。”這次改造中,在校門口有限的空間內,搭建鐵藝粉色長廊,規劃安全通道、舒適等候空間、非機動車停車區域,還貼心設置了燈帶,方便夜晚等待、通行。
在“兩廊”打造中,特別利用了學校週邊墻及邊角空間,設置了“學術教育連廊”“生態走廊”,兼顧了知識性和趣味性,從而進一步拓展兒童友好場景,營造有利於兒童成長的綜合友好生活環境。
“學術教育連廊”——以孩童的視角,在墻面上增加科普互動設施,同時融入古城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寓教於樂,在上學路上增添樂趣。“生態走廊”——針對綠化空間單一、道路沿線缺少植物等情況,進行補植,同時設置生態課堂寓教於樂。
通過“兒童+”模式,學校圍墻外不僅設置了軌道迷宮、數字卡片、動物快閃等互動游戲,還貼心的預留了兩塊小黑板的位置,讓孩子們可以自由發揮,隨心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值得一提的是,“學術教育連廊”中還展示了不同年代中老古城村非遺文化“秉心盛會”的踩街照片、花檔知識,讓孩子們在生動的故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開啟對非遺文化的探索之旅。
除了“兒童友好”這個屬性外,本次改造中,也充分體現了“融合矩陣”的理念。“原先古城幼兒園邊上的位置是一片邊角地,改造中我們利用這裡打造了很多處街角休憩空間,有的增加了防腐木座面,有的利用高低差設計了桌子,為居民提供服務空間。”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道。
“一塊空地只是簡單地解決臟亂差問題,居民無法在其中獲得生活便利,反彈是必然。如何讓小小的地塊發揮齊全的功能,帶動人們最多的活動,讓人們願意來,才是正確的治理之道。”曾經的“雜草地”變成了小公園、景觀帶,隨着“最美上學路”融合“矩陣”,改變翻天覆地。
下一步,古城街道將以“最美上學路”為契機,繼續深化“兒童友好”理念,整合轄區資源,積極回應兒童和家庭需求,以更加務實的措施推動社區治理與兒童友好發展的雙向促進,共同營造更加和諧、溫馨的兒童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