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關村通州園這片孕育創新與夢想的熱土上,得益於城市副中心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滋養,眾多企業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起,服務副中心、發力全國甚至進軍全球市場,展現出副中心企業的獨特魅力與成就。
近日,從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獲悉,通州園企業正接力打造行業新標桿,以創新驅動助力副中心步入高品質發展新紀元。
銅牛助張家灣發力建設智慧小鎮
自1952年成立以來,銅牛集團——這家源自北京市人民針織廠的企業,歷經七十余載風雨兼程,始終在變革與轉型中穩健前行。從最初的針織內衣生産,到如今發展成為集針織梭織服裝研發、製造、品牌貿易及現代服務業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銅牛集團始終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不斷書寫着紡織行業的輝煌篇章。
自2012年起,根據北京市的功能定位,銅牛集團逐步將生産基地外遷,開啟了新的發展征程。在産品方面,銅牛集團不斷拓展品類,從傳統的紡織服裝、家居服裝,逐步延伸到運動服裝、定制服裝等領域。同時,業務板塊也從單一的服裝零售業務,向資訊服務、文創業務、物業服務等多元化方向拓展,展現了銅牛集團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和創新活力。
近年來,銅牛集團更是持續服務於中國載人航太事業,並將科技成果轉化為民用産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銅牛鴻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銅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已落戶於副中心的張家灣設計小鎮,助力落實銅牛集團以品牌服裝為核心,發展資訊科技和文化創意業務的“一體兩翼”戰略部署。
目前,北京銅牛鴻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大力組織開展北京時裝周“拓撲牛時尚嘉年華”等品牌活動,服務市民生活、推動時尚文化創意産業在副中心發展,不斷提升園區專業化物業服務品質,為張家灣設計小鎮建設“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持續發力。
展望未來,銅牛集團將深化數字化轉型,圍繞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契機,持續拓展數字視覺設計、數字人業務、數字文旅等領域的相關技術和能力,提升服裝産品的設計效能和市場競爭力。
軒升強化研發入圍國家藥品集採
走進北京軒升制藥有限公司,其明星産品——注射用鹽酸羅沙替丁醋酸酯正在生産線上流水化快速生産。這款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藥物,兼具抑制胃酸分泌與胃黏膜保護雙重作用,年銷售額曾高達11億元。與此同時,其注射用泮托拉唑鈉和注射用奧美拉唑鈉也在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大放異彩,成為國家集採中選品種。
在這背後,離不開其在研發投入上的努力。2022年和2023年其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例分別達到33.8%和3.77%,遠超行業平均水準。其組建了一支由本碩博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與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推進新藥研發和技術創新。目前,其已擁有11項發明專利,其中5項已取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展現出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知識産權實力。
在通州園這片沃土上,軒升制藥也感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援和營商環境的優越。其積極參與副中心醫産協同,與區內多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共同推進新藥研發和技術創新。軒升制藥還與潞河醫院等醫療機構對接合作,為其新藥研發提供了更多的臨床數據支援。
目前,其正積極推進綠色生産和環保技術應用,降低生産過程中能耗和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展望未來,軒升制藥將立足高端,實現創新藥商業化落地。其還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産品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創新驅動通美為全球提供半導體
總部位於通州的通美晶體成立於1998年,是一家以從事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為主的企業。憑藉自身強大的技術創新實力,通美晶體始終專注於磷化銦襯底、砷化鎵襯底、鍺襯底、PBN材料及其他高純材料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作為一家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擁有深厚底蘊的企業,通美晶體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不斷鼓勵員工積極提出新想法、新創意,為産品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其還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半導體材料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核心團隊從事半導體材料業務已逾35年,這讓通美晶體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工藝積澱,擁有發明專利近百項,以及眾多工藝及配方類專有技術,為其産品創新和市場競爭提供了堅實基礎。
引人關注的是,如今通美晶體在磷化銦襯底領域已具有領先地位,被譽為半導體材料行業的“黃埔軍校”、國內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隱形冠軍”。不僅如此,在半導體這一堪稱工業皇冠的頂尖領域,其還擁有多樣化的産線,可生産應用於射頻器件、光模組、LED鐳射器、探測器、感測器、太空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的器件,滿足了廣大領域的不同需求。
“我們的産品在5G通信、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航太等領域同樣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通美晶體自信地表示,未來其將繼續加大在技術創新和産品研發方面的投入,致力於開發更高性能、更高品質的半導體材料産品,逐步進軍人工智慧領域和太空高尖端産業的發展中。
中關村通州園管委會方面表示,目前管委會正在強化落實重點企業“專員服務”制度,深化政企對接和資訊共用,提供專屬化、定制化、差異化的服務,深化副中心建設和企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持續推進通州園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副中心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樣板增添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