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正在全力推進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新建工程,建成後醫院總建築面積將達6.2萬平方米,全面提升河西地區院前急救體系及醫療服務能力
目前,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打造專屬品牌,建設十大社區特色診療中心,科學規劃東、中、西3個片區,分別建設有安寧療護中心、醫養結合中心、老年護理中心
近日,從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了解到,該院二期工程項目於2023年12月1日取得市發展改革委立項批復,列為北京市重點工程,預計於2024年底前主體工程實現開工,2027年建設完成。
此外,豐台區衛生健康委推進多家公立醫院的提質改建工程,按照“健康豐臺強基計劃”紮根百姓,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民眾,守護百姓健康福祉。
打造豐台區高水準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
按照“健康豐臺強基計劃”要求,豐台區正在全力推進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新建工程,建成後醫院總建築面積將達6.2萬平方米,全面提升河西地區院前急救體系及醫療服務能力,打造豐台區高水準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
醫院老破危舊散建築將全部拆除,保留一期門診和住院樓,在其後側新建綜合樓、地上連廊和污水站等,主要包括住院、手術、門診、中醫傳統療法、康復治療、醫學影像、病理科、設備用房、人防及停車設施等功能,同步實施圍墻、大門、室外管線、景觀綠化工程、道路及廣場硬化、室外構築物等工程內容。此後將結合長辛店古鎮有機更新項目,對一期內部功能重新佈局、整體改造。
二期工程整體設計汲取豐台區“五氣連枝”的精神內核,外觀設計從中西醫結合功能定位和長辛店地區文化出發,融合了功能性、中式傳統和現代性,力求實現中而新、中而現代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建築文化特色。
二期工程現場目前地面已經完成平整工作,被綠色的網布覆蓋。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中醫創新點
目前,豐台區正在建設包括中醫診療中心在內的十大特色診療中心。如何體現特色?針灸科灸療中心試圖尋找答案。
在針灸科灸療中心,微微的艾灸味瀰漫在空氣中,下午4點多,患者陸陸續續結束了本週的治療。大連來的趙女士正在收拾床舖,説起和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故事,她滿臉笑容:“我這膀胱過度活動症已經很多年了,原來在其他醫院也做過一段治療,但是感覺效果不明顯,偶然間在抖音看到了‘醫生小丁’的視頻,上面説的情況和我的症狀十分對症,就抱着試試看的態度來到了這裡。這是我第三個療程,症狀已經改善了很多。我妹妹陪我過來的,也順便調理身體,感覺身體改變特別大,我心裏真的很感謝這支醫療團隊,他們很有耐心,讓我更有了信心。來了之後,甚至連我在周邊租房的事情,醫生也&&指導,讓我切實感受到醫者仁心。”
趙女士説的“醫生小丁”是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針灸科主任丁玉龍的抖音號,目前發佈了183個視頻,簡單樸實地記錄了他的診療心得。由於案例真實,不少外地患者前來問診尋醫。在新媒體的賦能下,中醫知識得到了廣泛傳播,切實解決了同類病症患者的擔憂。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書記彭飛介紹:“我們醫院充分發揮‘永定岐黃書院’‘北京赤腳醫生館’等陣地作用,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持續創新傳播模式,建立運作‘豐中西醫’直播間,以‘直播+互動’模式,深化中醫藥文化影響力。”
不斷創新是特色診療發展的生命力。針灸科醫師張朔介紹到,醫院在診療方面不斷創新,為患者提供有效而溫和的治療方式:“比如艾灸的時候,有些患者會覺得有灼痛感,我們就在艾灸箱內部加一層金屬網來調節艾灸熱度。”
“您再看這種3年的艾絨特別適合做饅頭灸。”説話間,張朔用手將艾絨捏出一個饅頭形狀,“現在我們還是用手工揉成饅頭的形狀給患者使用,通過一系列的實踐,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我們要把它産品化。”張朔説。
在中醫藥展示櫃前,張朔還展示了鱉甲灸、黃帝灸針、木製灸盒等中醫常用器具。據了解,醫院設有灸療中心、砭術推拿中心、治未病中心等特色中心,擁有集“預防—診療—康復—保健—養生”一體的全生命周期中醫特色服務。此外,醫院在“朱氏頭皮針”應用、不孕症中西醫診療、宮廷正骨、中醫安寧療護、中西醫結合治療認知功能障礙及盆底功能改善的中醫特色應用等數十個方向,積累了較成功的臨床經驗。其中針灸科下設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針灸臨床診療中心,充分發揮專科優勢,療效顯著,已有全國22個省、2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的患者慕名求治。
目前該院正積極探索預防、醫療、慢病管理等一體化的醫防融合服務模式,加快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百姓的急就是優先級
“阿姨,您今天感覺怎麼樣?”“頭暈最明顯,別的症狀好一點了。”“那您別着急,這就是轉好跡象,慢慢暈的症狀就減輕了。”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腦病科主任邱少波正在病房裏巡診。
對於腦病科來講,這裡的事沒有小事。
眼下正是中老年人腦血管病的高發期,“一旦出現腦梗塞,4.5小時內是最佳溶栓期,再晚就會錯過時間窗了。為此,我們開設了腦卒中的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全力減少急性腦梗塞患者的致殘率。”邱少波説。
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學習,中西醫結合方式可以提供更優化的治療方案。“對於腦梗塞患者,發病時間窗內以輸液的方式進行血管的再通,緊接着配合中藥、針灸、康復等一體化的治療方式,讓患者最大程度減輕痛苦,恢復健康。通過實踐證明,中藥確實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復發率。”邱少波介紹。
腦病科是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學科建設的一個縮影。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是豐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戰備醫院、豐台區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服務指導中心、豐台區老年骨科中心、北京天壇醫院-豐台區神經病學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北京朝陽醫院-豐台區呼吸急危重症醫學診療中心、豐台區超聲醫學質控中心。根據豐臺河西地區醫療資源配置及人群需求情況,不斷加強心血管疾病、腦病、創傷、肺病等4個診療中心建設。
生命最後一刻是代際間最重要的一刻
在豐台區衛生健康委的指引下,目前,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打造專屬品牌,建設十大社區特色診療中心,科學規劃東、中、西3個片區,分別建設有安寧療護中心、醫養結合中心、老年護理中心,全面提升醫養結合服務水準。
豐台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科已成為豐台區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服務指導中心、北京市安寧療護示範基地,作為河西地區安寧療護的前沿陣地發揮着重要作用。
安寧療護指的是以終末期患者和家屬為中心,以多學科協作模式進行實踐,為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患者的痛苦和不適症狀,提高生命品質,幫助患者舒適、安詳、有尊嚴地離世。
老年科護士孫偉是一名年輕的“老”護士,“老”指的是她的經歷,進入老年科一幹就是7年,兩年前安寧療護小組成立時,她便加入進來。
安寧療護小組服務的患者多是老年人且腫瘤晚期,有的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發展情況。因此該小組不僅要減少患者的病痛,還要面對很多倫理和人性間的問題。
“起初,我感覺很不適應,安寧療護的患者可能無法再恢復健康的生活,這是他們人生旅途的最後一段,作為一個護士來説,感覺沒有起到救死扶傷的作用。但是我在工作當中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通過我的照顧,為患者最大程度減輕病痛,讓他有尊嚴地離開,不僅是對患者的尊重,也是對家屬最好的告慰。”孫偉説。
在腫瘤疾病後期,很多家屬一方面希望不論用何種方式都要多挽留一段時間,哪怕是付出經濟和患者痛苦的代價,同時內心卻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這件事情,因此安寧小組給出的意見尤為重要。
“我婆婆就是因為癌症離開我們的,在那段時間花了近百萬為她治療,但效果一直不是很明顯,每次化療時她蜷縮在床上才能舒服一些,經受了很多痛苦。後來選擇到這裡進行安寧療護,其實是對她本人的尊重,尤其是在她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和我老公在病床前陪她無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旅途,心裏也得到了安慰。”一位患者家屬説。正是因為如此,生命最後一刻成了代際間最重要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