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的要求,推進《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和新教材的落地實施,深度交流、分享、推廣教師隊伍建設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和優秀經驗,11月9日,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十次學術年會和第六屆教師專業發展學術會議暨第二屆海淀基礎教育學術會議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舉辦。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朱之文,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海淀區委書記張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講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到會指導。海淀區副區長武凱主持會議。
張革代表海淀區委、區政府向大家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向關心、支援和幫助海淀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海淀區是教育大區,是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資源最富集的區域之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教育賦能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為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打造現代化強區高品質海淀提供重要支撐。持續抓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思想引領,推進大中小思政一體化建設,完善教師標準體系,推動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培養體系。持續深化教育改革的海淀實踐,探索高校助力區域發展的“産教融合、科教融匯”新路徑,探索“人工智慧+”教育機制,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持續完善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構建高端實驗室課程等教學體系,健全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與培養模式,探索國家課程方案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聯動機制。持續營造教師發展的良好環境,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鼓勵教師潛心研究教育教學規律,統籌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完善教師待遇保障,率先探索社會公共服務教師優先政策,加大優秀教師選樹力度,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持續搭建國際交流的廣闊舞臺,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文化交流與教育合作,創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的教育發展服務平臺,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海淀教育品牌,不斷擦亮海淀教育這張“金名片”。
李奕在致辭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為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深入貫徹落實,準確把握定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開展中小學思政課內涵發展與品質提升行動,着力健全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培養體系。堅持系統躍升,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注重系統整合,注重突出重點,注重改革實效,加快構建高品質基礎教育體系。立足人才培養,系統促進新質教師的成長發展,三位一體推進教師的政治素養、師德師風和教書育人能力同步提升,助力優質師資和研究資源高效流轉。在推進基礎教育發展當中,海淀區始終堅持高位統籌和教育優先發展,基礎紮實、改革經驗豐富、育人成果顯著。希望海淀進一步用好區位和資源優勢,以海淀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實踐,為首都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範例樣本。
朱之文在講話時指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貫徹落實是當前教育系統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今後一個時期教育工作的主題主線。建設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根本力量,要堅定政治方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強化理論武裝,守住意識形態底線,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教育決策部署,深入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五育”並舉發展素質教育。要潛心教書育人,厚植家國情懷,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始終堅守崗位。要刻苦鑽研業務,注重學習新知,研究教學規律,正確把握教學方法,堅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要做好師德表率,嚴於律己,注重課程育人。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加強相關教育改革發展經驗的交流分享,深入研討面臨的共性問題,為助力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海淀區教育委員會主辦,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學會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圍繞“鑄魂·強師: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建設”主題,歷時一天半,包含六個內容單元,共有5個主旨報告、5個專題報告、2個局長論壇、4個校長論壇和6個教師論壇。會議採用現場會+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