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康復醫學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23年10月,密雲區康復醫院順利通過驗收並正式運作,填補了密雲區專科康復醫院建設的空白。作為鼓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轉型院區,密雲區康復醫院承擔着促進患者功能恢復、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職責。醫院運作以來,始終秉承“嚴謹、創新、仁愛、奉獻”的服務宗旨,不斷打造“居家康復”品牌,落實人才培養規劃,拓展康復服務領域,形成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體系,致力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康復服務。全體醫護技人員用匠心守初心,用服務塑品牌!以精湛的技術與良好的口碑贏得了患者的安心與信任,截至目前,服務已超2.4萬人次,“康復環境好,大夫醫技高”,是患者和家屬對醫院的評價。
設備完善為康復按下“加速鍵”
醫院總建築面積4455平方米,內設三大病區,住院床位101張,康復醫生17人,護士22人,康復治療師30人;着眼佈局合理、便於治療,800平方米的康復大廳劃分為語言治療室、物理因子治療區、OT測試訓練室、PT治療區、MTT醫學訓練療法區、力量耐力訓練區和康復評定區等。設有康復全科、康復外科、康復骨科、康復中醫、康復藥學5個門診,設化驗、CT、X光、超聲、心電圖、骨密度檢測6個輔檢科室,康復機器人、懸吊等137項先進康復醫療設備一應俱全。邀請多家市區三甲醫院康復科專家團隊定期出診、查房、帶教,為康復患者提供智慧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診療手段,保證患者足不出區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康復治療服務,提升康復水準。
腦出血患者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在發病後的半年內,尤其是前3個月內,是功能恢復的“黃金期”。71歲的李先生是一名因兩次腦出血致意識障礙患者,經過手術治療李先生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始終處於昏迷狀態,且因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康復團隊積極為李先生開展康復評估、研討康復方案、制定康復目標,除積極基礎病治療外,同時為其開展PT、OT、認知治療、吞咽治療、言語治療、針灸治療,並配合良肢位擺放、翻身拍背等訓練。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後,李先生已從入院時嗜睡狀態逐漸清醒,能理解並完成簡單指令,前期制定的康復目標基本完成。經過一次次的功能評估,患者可以出院。李先生的家屬對康復效果十分滿意。
康復到府讓“宅”家老人有“醫”靠
康復醫院結合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積極踐行“健康到家”理念,讓康復服務再“升級”,助力患者在家中穩步恢復健康。2024年5月,在主管院長金秀紅的帶領下,康復醫院組建了一支由康復醫師、康復理療師、康復護士和志願者參與的志願服務隊,定期為腦血管後遺症、失能、半失能等行動不便的居家老年人開展到府服務。這一模式的開展讓宅家老人足不出戶就能得到連續、專業的康復訓練和健康指導。截至10月底,先後康復到府服務4次,服務10餘人次,贏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讚譽。
康復一人提升全家幸福指數
康復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圍繞“康復一人、幸福一家”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優質的康復服務。大面積腦梗的袁先生,入院時只有眼神的交流,身上還帶有尿管、胃管,由於損傷面積大,導致認知障礙、運動障礙、吞咽障礙、混合性失語等。為了幫助患者儘快康復,經系統評估後,為他制定了康復訓練計劃。積極給予肌電生物反饋治療、吞咽功能障礙訓練、關節活動度和肌力訓練等床邊康復治療。經過3個月持續訓練,袁先生從坐位、站立位到帶支具獨立行走,從間歇胃管到自如進食,從眼神交流到簡單溝通,最後成功“拔管”,身體功能得到很大提升。在不抱希望的情況下,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讓家屬驚訝不已,激動地表示:“為照顧病人,全家承擔了很大的壓力,這下可好了,康復一人,全家輕鬆多了,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出院時,袁先生用左手親自寫下了“偉大的你們”5個字。字少情深,字裏行間傳達的不僅僅是患者的真情與滿意,更是對康復團隊工作的認可和鼓勵,溫暖着每個醫護工作者的心。
現如今的密雲區康復醫院正如一片重塑健康的神奇之地,為無數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在這裡,患者們不僅能夠得到專業的康復治療,還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和關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一個個康復奇跡會不斷上演,成功康復案例的背後,不僅是康復醫療團隊辛勤付出的結果,更是患者們堅持不懈努力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