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2024北京文化論壇在北京市東城區盛大舉辦,搭建起促進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鑒的一流平臺。作為論壇配套活動之一,為期11天的2024“我與地壇”北京書市於9月23日在地壇公園圓滿收官,累積接待讀者50.67萬人次,秋日書香溢滿京城。
規模空前、IP賦能
地壇書市“書山”迎“人海”
本屆書市展銷40余萬種精品好書,從深刻洞察的主題出版到厚重積澱的歷史文化,從永恒魅力的文學經典到前沿探索的人文社科,從生活智慧的健康養生到知識啟迪的兒童繪本、青少年科普讀物,再到國際視野的外文圖書與音像製品,豐富多樣的出版作品滿足着老中青讀者的多元閱讀需求。同時,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北京“中軸線”附近,更為書市的熱度加成,讓書市呈現出的“現象級”客流量,是天時、地利與世界文化遺産的一次完美契合。
其中,主題出版特展區圍繞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熱點,開展主題圖書展示展銷和重點圖書、書單推薦,重點展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關圖書、復興文庫以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及學習輔導讀物。伴隨着中軸線申遺成功的熱潮,《中軸線與北京古河道》《故宮建築之美》等北京中軸線相關圖書頗受讀者關注。
名社精品展銷區內,全國15個省市的140余家出版單位攜優質圖書與讀者見面,成為讀者的選購熱門圖書。首設的“編輯薦書專區”,編輯嚴選推薦好書佳作,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讀者參與。實體書店街區,以創意十足的文創産品、幽默風趣的設計布包、感染力十足的店標路引、趣味橫生的特色集章精準捕獲年輕人的心。值得一提的是,書市細分選品,匠心設計的文學藝術、歷史文化、童書繪本、生活休閒四大專題圖書街區一亮相,便受到不少讀者稱讚。
林蔭路兩側的展棚錯落有致地鋪滿地壇公園,讀者紛紛駐足喜愛的圖書展位,求知若渴,或展開翻閱、或俯身挑選。古稀老者在鍾愛的“舊書新知”專區,佇立良久,聚精會神地閱讀;年輕人結伴而來,饒有興致地分享彼此喜歡的作家、淘到的好書;親子家庭邊逛邊淘,小小的露營車堆滿了書籍;小讀者們踮起腳尖,探起身子在展位上一字一句地閱讀;不乏有“書迷”“書蟲”有備而來,享受書海淘“金”的樂趣……長椅上,紅墻下,隨處可見手不釋卷的讀者,處處涌動着書香,處處洋溢着收穫知識的快樂。“三刷地壇書市”“逛了又逛”“收穫滿滿”成了地壇書市的網上熱詞,“圈粉”眾多讀者,成摞、成箱、成袋購書成為書市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此外,設計創新、顏值出眾、實用性強並承載特定文化內涵的不少文創産品成為書市爆款好物,正在引領文化新風尚,尤其受到年輕讀者的熱烈追捧,不少都成為書市上的“斷貨王”。書市主題印章,出版社、書店等各參展商特色印章、套色印章,也“俘獲”了一眾集章愛好者,青年、親子家庭和許多老年人紛紛加入,排起長隊加蓋滿滿的“文化儀式感”,留下屬於自己和地壇的美好記憶。
線上討論度高是本屆書市的另一大特色,讀者紛紛線上拍照打卡,隨時分享“書市逛展攻略”“好書好物以及活動推薦”等“種草”筆記,“我與地壇”“地壇書市”“地壇與史鐵生”“地壇看海”“地壇書市過中秋”等話題熱度也在小紅書、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持續不減,“我與地壇北京書市盛大開幕”這一話題自書市開幕起即在抖音同城榜不斷攀升,達到第12名,不少網友更是發出“地壇書市太好逛,還想再來”的感嘆!
與古為新、貼近需求
舊書展銷“嗨淘”遇“知己”
“舊書新知”專區精心策劃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典籍篇”專題展覽,共展出42類60余件古舊文獻展品。典籍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該專題展覽通過典籍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個突出特性。這些展出的古籍原物,拉近了讀者和典籍的距離,讀者通過典籍深入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為今用,與古為新。不少市民大飽眼福,表示“能近距離一睹珍貴的展品,更加生動地感受到了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書店、天津市古籍書店、藏書報、孔夫子舊書網、布衣書局開展的“京津冀古舊書聯合展銷”,展銷品種超過10萬種,涵蓋名家簽名本、文學名著、歷史典籍、人文社科、藝術畫冊、老版連環畫等,吸引了大批“古舊書書迷”前來淘書,其中更是不乏年輕讀者,名家簽名本、精品文史舊書等廣受讀者歡迎。更有不少讀者朋友用閒置舊書兌換購書券選購圖書,樂享“舊書換書”的趣味。
中國書店舉辦的“古籍修複數字化新探索——《古籍修復師》功能游戲跨界實踐”分享會,將古籍修復與線上游戲首次連接,讓讀者倍感新奇。“中國古籍裝幀形式”“精品舊書競買活動”等專題活動,更是吸引了不少讀者的參與。典籍文化、古舊書文化等正通過多元形式的創新表達,助推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大咖雲集、書香致遠
多彩活動“悅讀”更“惠讀”
書市期間,提供場景化、沉浸式閱讀服務解決方案的全民閱讀推廣區“推薦好書服務”,按照行業領域、組織性質、崗位職責等不同閱讀緯度,面向職場人士、青年學生等閱讀人群,精選了近200種2024年最新出版的優質好書。其中,新質生産力、中國式現代化、金融高品質發展、傳統文化通識等主題的圖書受到廣大讀者一致好評;最新亮相的新華託管服務針對3~14歲兒童組織了21場文化素養體驗課,直接受眾達400個家庭。
除了淘書之外,聽講座、見大咖也成為讀者走進書市的重要原因之一。11天展期,3個活動區,“史鐵生和他的朋友們”“舊書新知”“‘大美北京城 壯麗中軸線’——北京歷史文化”等11大主題,地壇文化講堂、書香中秋之夜等167場文化活動持續呈現,活動場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
曹文軒、喬葉、石鍾山、安意如等文壇名家,汪兆騫、岳南、梁小民、史軍等學術精英,以及敬一丹、關牧村、王玥波、阿龍等社會名人,通過圖書分享、主題講座、新書首發、讀書會等多種形式分享讀書心得和創作感悟,不少讀者感嘆“收穫頗豐”。談及閱讀,曹文軒説道:“閱讀的意義其實是説不盡的,天下幾乎所有的事情和問題,都是通向閱讀的。”王玥波暢談讀書的意義,“讀書是我們畢生的功課,也是我們畢生的修養。”
“第七屆詩詞中國·中秋詩會”在中秋節當晚點亮書市夜空,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攜朗誦家與詩會參賽選手,以“舞”“樂”“詩”“誦”共同演繹閱讀之美、音樂之美、詩詞之美、文化之美。
書市首次引入文旅推介會,為廣大市民讀者帶來別樣的書香體驗。首次亮相的浙江台州文旅帶來了具有台州文化元素的文創、書籍、美食及互動,以“旅游+閱讀”文旅融合新形式,引領眾多讀者感受台州的自然之美、社會之美與人文之美。保定文旅則突出好看、好玩、好吃特色,展示的《白洋淀紀事》《紅旗譜》《小兵張嘎》等系列膾炙人口的現當代文學經典之作熠熠生輝,盡顯保定“書院之城”魅力,“驢火”飄香更是為書市增添了煙火氣。
本屆書市累積發放電子和紙質惠民優惠券200萬元,優惠券與商戶折扣優惠疊加使用的“折上折”舉措,為讀者帶來實實在在的購書實惠。書市特別安排的便民簡餐、“機器人”自助咖啡、購書車、快遞點等暖心的配套服務項目,更是大大提升了讀者的購書體驗,贏得讀者讚譽。
秋日書香盈滿整個地壇公園,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愛書之人,構建起人與書交互的“能量場”,讓閱讀啟智增慧,讓閱讀培養道德,讓閱讀涵養浩然之氣,讓更多的讀者收穫“我與地壇,地壇與我”的書香之韻。
9月19日,2024北京文化論開幕式現場發佈了“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3年度十件大事”,“‘我與地壇’等書市書展閃亮‘書香京城’”入選,“我與地壇”北京書市的品牌影響力愈發彰顯。
近年來,東城區持續涵養“四進”書香生態,不斷構建閱讀新場景、培育書香新生態、築牢文化新優勢,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數量位居全市第一,每年書店特色活動超1500場,成為北京書店密度最高、書香味兒最濃的區域。下一步,東城區將持續做優“舊書新知”品牌,不斷織密城市閱讀網路,通過全域文化資源整合、多元創新場景融合,推動舊書賡續文脈、傳承文明、傳播文化,持續涵養“書香之城”生態,努力譜寫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