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朝陽區教育發展大會在國家科技傳播中心召開,以“匯聚社會力量建設教育強區”為主題,全面總結近年來朝陽區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成績經驗,探索通過廣泛凝聚社會力量,繼續堅持開放辦教育,加快建設優質均衡、開放多元的朝陽特色教育強區之路。
大會現場,朝陽區對近年來涌現的一批支援朝陽教育發展的優秀教育管理者、一線教師、街(鄉)辦事處、教學單位,以及老教育工作者、社會合作單位進行了通報表彰和慰問感謝。“朝陽教育發展歷程中,歷代工作者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為教育事業發展辛勤付出、無私奉獻。社會各界全力支援教育發展,服務學校辦學,共同構建了協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態。”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表彰其中的優秀典型,以榜樣精神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教學單位、社會力量等多方協作、共同努力,助力朝陽教育高品質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會上,集團化辦學學校代表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校長任煒東、國際教育代表北京京西學校法定代表人柯馬凱、合作辦學學校代表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方妍,分別圍繞“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紮根朝陽辦國際教育”“合作辦學”三個主題進行交流分享,從不同角度展現朝陽教育均衡佈局、優質發展、特色突出等特色和優勢。
在大會發佈環節,朝陽區教育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以及朝陽區科學教育聯盟、藝術教育聯盟正式發佈。朝陽區教育發展專委會將吸納中國教育學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礎教育學校、教育企業中具有較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領軍人才,充分發揮頂尖人才思維超前、資源豐富、引領潮流等優勢,為朝陽區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前瞻性、戰略性建議。兩個教育聯盟將進一步整合轄區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資源,廣泛開展科學、藝術實踐活動,培養朝陽區科學、藝術類拔尖創新人才。
大會還發佈了朝陽教育高品質發展系列支撐政策,朝陽區將以思政課建設為牽引,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重點,以家校社協同育人為抓手,以人才隊伍為支撐,以優化教育資源佈局為保障,一體化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加快建設朝陽特色教育強區提供動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朝陽實踐。
大會上,《朝陽區教育集團(聯盟)貫通培養新地圖》正式點亮,展示朝陽區按照“南部崛起、東部跨越、北部提升”發展思路,不斷優化教育資源佈局,引領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顯著成效。
近年來,朝陽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近5年新建、改擴建學校19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6萬個,建設41個市級高水準藝術科技社團、85個區級學生優質科技社團,實施5輪“雙名工程”,培養出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校長和優秀教師。截至目前,全區市級特級校長29名,特級教師285名,正高級教師218名,市級以上骨幹教師507人,各級各類骨幹人才佔全區專任教師的58.1%。全區組建了21個中小學教育集團,覆蓋全部公辦中小學,實現優質資源100%全覆蓋。與此同時,朝陽區率先代表北京市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督導驗收,並先後獲得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全國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範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區、“基於教學改革、融合資訊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國家級實驗區等榮譽稱號。
未來,朝陽區將繼續以高品質育人為主線,追求卓越為定位,改革創新為驅動,優化資源配置為先導,人才梯隊建設為支撐,加快建設有朝陽特色的教育強區,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人才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