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用法治力量講好中軸故事 “法治文藝走基層”走進中軸網紅社區

日期:2024-09-19 18:21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由西城區司法局和什剎海街道司法所主辦的“法治文藝走基層”普法活動走進了中軸線上的網紅社區——舊鼓樓社區,中國煤礦文工團的藝術家們為轄區居民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普法文藝演出。

  青磚黛瓦,熠熠生輝的舊鼓樓社區毗鄰北京中軸線北端,既展現着古都的歷史風貌,又帶有濃濃的煙火氣息,文藝演出將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識巧妙融入相聲、評書、快板等傳統表演形式中,賦予傳統藝術新的普法生命力,與中軸線的文化傳承緊密相連,展示了法治教育與文藝融合的獨特魅力。

  在演出環節,幽默詼諧的相聲《防騙小妙招》向現場觀眾生動傳遞了遵紀守法的重要性;而評書《文明養犬》則以一則貼近民生、細膩入微的養犬小故事為藍本,將主人公從不文明養犬到依法依規文明養犬的這一轉變過程娓娓道來,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引人深思,更是以小見大,倡導觀眾共築美好家園,讓文明行為成為自覺。此外,快板《抗倭平匪患》以朗朗上口的語言回顧了歷史上中華兒女團結一心、英勇抗敵的光輝篇章,更巧妙地展示了法治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是如何在危難時刻挺立潮頭,成為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安全的堅強後盾。一曲聽罷,全場觀眾熱血沸騰,掌聲雷動。

  在全民國防教育知識問答環節,參與者們積極踴躍,競相搶答,現場氣氛熱烈非凡。題目的範圍涵蓋了國防法規、國家安全等多個方面,還觸及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等領域,激發出居民們內心深處對國家安全事業的熱愛與責任感。為了讓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法治知識,活動還邀請了專業的人民調解員、律師在現場為群眾提供諮詢服務,化解矛盾糾紛。

  “這次的活動真是辦到了我們心坎上,讓我們也能緊跟時代步伐。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益善,我們通過這種活動多看多學,為社會貢獻一份正能量。”作為舊鼓樓社區的熱心腸“名人”——“九哥説事兒”工作室的主理人張建達回味着剛才節目中那些令人捧腹又發人深省的法治小故事,“什剎海地區,就代表了老北京的形象和傳統生活,我們在這裡生活這麼多年,街坊鄰居、巷里巷外的,有點什麼事,我們都會問一問、管一管!不管是普法宣傳,還是化解矛盾,您就瞧好了吧,我們都行!”張叔又説起了他幫助街坊鄰里排查化解矛盾的志願經歷。

  “普法與宣傳活動就是要為了人民、服務人民,同時要緊緊依靠人民,始終堅持‘把法律交給人民’。”什剎海街道司法所所長宋建翰説,什剎海街道司法所作為中軸線上的司法所,保護好中軸線遺産,運用法律力量更好地服務群眾,既是職責,也是使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帶動本轄區居民和游客共同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推動地區環境建設、社區治理提質增效,是向世界講述‘中軸線’故事的最好方式。”

  作為深入貫徹“八五”普法規劃中的重要舉措,法治文藝走基層活動對於全面提升民眾法治素養具有深遠意義,提高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近年來,西城區推出“法治文藝走基層”系列活動,已連續開展四季,將法治元素融入快板、相聲、評書、單弦等傳統文化形式中,讓群眾在感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同時傳遞法治精神。2019年至今,西城區已成功舉辦了24場演出,服務時長超過2000分鐘,每場演出都吸引了80名以上觀眾的積極參與。通過這些寓教於樂的藝術表演,法治宣傳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熱情和法治意識。

  2024年,西城區司法局將繼續開展“法治文藝走基層”第五季。十余場演出活動將製作精良的法治文藝作品送進基層,同時發動基層法治文藝志願者們發揮特長、同臺表演,讓居民在喜聞樂見的法治文藝節目中將法治意識融入日常生活,從而促進居民法治素養全面提升。

  下一步,西城區將繼續引進各類普法宣傳資源,不斷豐富普法形式,增強法治宣傳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繼續探索更多創新有效的普法方式,推出更多優質高效的特色普法宣傳活動。不斷提升普法工作的群眾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讓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努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法治之花在每一個角落絢麗綻放。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