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多措並舉緩解停車難

日期:2024-08-29 16:51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着力推進停車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停車智慧化管理水準,持續推進停車資源錯時共用……

  近年來,為解決西城區停車難問題,增加停車泊位供給,西城區多措並舉,通過鼓勵停車資源錯時共用,加快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推進街區停車秩序管理等有效措施,有效改善了西城區轄區內停車秩序混亂的現狀,實現了區域環境品質的逐步提升。

  市政設施綜合改造增加停車供給

  2024年1月初,北京兒童醫院“自走式立體停車設施”項目啟用,新建的地上5層(局部6層)自走式鋼構立體停車樓是西城區重點實施配建停車場“平改立”的典範工程,建築用地總面積20170平方米,新增的685個停車位將緩解醫院停車難,以及南禮士路、月壇南街、月壇南橋周邊交通擁堵問題。

  “就醫車輛到達後,沿着標識了開行方向的車道,可以自行到達各層停車區,尋找合適的車位。”兒童醫院負責人表示,就醫車輛在行進中就近分散停泊,可以緩解同一時段集中就醫車流量大、停車難的問題。停車樓建好後,加上該院原有的300個車位,將有效緩解周邊的交通壓力。

  近年來,西城區通過市政設施綜合改造,不斷增加停車供給。

  通過實施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開發公共綠地、人防設施、學校操場等地下空間利用,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和停車一體化建設等有效措施,加大公共財政的投資力度,突破土地資源稀缺、政策不完善等束縛,大力推進區域停車設施建設。其中包括:對現有市政設施進行綜合改造,利用城中村、邊角地建設立體停車樓,利用城市“徵而未建”的拆遷用地增加停車供給等多項措施。

  錯時共用停車緩解停車難題

  地處西二環邊的阜外醫院,進院車輛排長龍是常態,但從2023年起,情況有了改觀。40位醫務人員主動將車開走,白天停到附近的萬通金融中心地下停車場,將車位讓給了患者。“不僅停車場給予共用停車優惠,我們醫院也給職工停車補貼,所以雖然停得稍微遠點,報名的醫務人員還是挺多。”阜外醫院停車管理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番“騰挪”之後,患者車輛排隊進院時間節省了15至20分鐘,周邊道路擁堵得到一定緩解。

  “新華1949”園區鋼構停車樓共5層,總車位數685個。停車樓配有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可實現車牌識別、自動計費、智慧尋車功能,同時配備現代化安保監控、導視指引設施,科技助力,讓停車更為便捷、安全。

  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華1949園區停車樓”是目前核心區內已建成的最大的鋼構式立體停車設施,該停車樓也是“金科新區”重要的配套服務設施,為破解核心區停車難題,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辦法。為解決轄區居民停車難題,區城市管理委與“新華1949”園區停車場簽署了有償錯時共用停車協議,實施停車資源錯時共用,解決了周邊200多位居民停車需求。

  萬通停車場“共用”得很徹底,除了白天向醫院職工共用,19時至次日7時,還向周邊居民共用。在停車資源緊張的西城區,類似的嘗試還有不少。

  “2023年,我們還嘗試了跨街道有償錯時共用停車。”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白紙坊街道停車資源極其緊缺,區城管委協調將陶然亭街道的健宮醫院停車場“共用”給白紙坊街道居民使用,受到了居民的歡迎。

  區城市管理委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區城市管理委持續協調各經營性備案停車場,為周邊居民辦理優惠停車證明,允許居民節假日和夜間停放車輛。

  自2020年至今,西城區共百餘家經營性備案停車場實現了錯時停車,可提供4000余個有償錯時共用車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周邊居民的停車困難。2024年截至目前,已與32家停車場簽訂有償錯時共用停車協議,可提供車位1115個。

  推進停車設施管理智慧化和信息化建設

  每個周末,西單大悅城等西單商圈百貨商場、商貿綜合體都會迎來大量顧客,隨之而來的就是車位緊缺、停車困難。

  為了解決市民痛點,2023年7月,西城區城市管理委聯手高德地圖APP,將西單大悅城、漢光百貨、西單更新場在內的11個停車場,共2000余個車位的實時動態資訊植入高德地圖中。實時停車資訊的發佈在減少西單商圈停車排隊的同時,緩解周邊交通擁堵,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近年來,通過開展停車設施資訊報送、經營性停車場數據接入等工作,西城區已完成了公共停車場和專用停車場的數據匯集,同時向轄區內三百餘家停車企業詳細解讀北京市智慧停車地方標準,為拓展智慧停車服務覆蓋面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區城市管理委負責人表示,區城市管理委將不斷提升工作效能,聚焦商圈、醫院周邊停車難題,持續深化智慧停車、共用停車等服務,不斷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在停車資訊實時發佈的基礎上,西城區一方面將推進區域停車資訊一體化展示,在目的地停車場繁忙的情況下,結合導航智慧推送周邊存在空余泊位的停車場資訊;另一方面,西城區根據歷史數據預測未來時刻的停車泊位空余情況,在資訊查詢頁面顯示預測結果,輔助市民進行更為高效的出行選擇。

  同時,不斷擴大智慧停車服務覆蓋面。選取西單商圈等出行痛點突出的區域,探索預約停車、車位導航、車位共用等豐富的智慧停車服務場景試點,打造示範區。加快推動全區公共停車場動態數據實時發佈,針對三甲醫院等重點點位率先實施,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出行服務。

  區城市管理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西城區將加快實施路側停車電子收費設施建設,推動停車管理體制改革,改善道路交通秩序。

  按照“應劃盡劃”的原則增加路側停車泊位,西城區基本做到了轄區主要道路停車改革全覆蓋。結合城市道路大修,並對道路交通組織和標誌標線進行了優化調整,對部分城市支路、衚同路等低等級道路實現了有效管理。區城管委會同屬地街道、西城交通支隊等單位共同研究,因地制宜,通過實施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優化調整交通組織實施單停單行、實施錯時停車等措施,增加區域停車資源,解決居民停車難題,打造不停車衚同。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