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慧方槐柏便民服務綜合體在槐柏樹街北里正式開業。在現場看到,地上1200平方米涵蓋了便民生鮮超市、中醫養生體驗、社區食堂等生活業態。地下1200平方米空間還原了一條復古風格的文化特色街區,街區內懷舊咖啡、復古理髮店、閱讀空間、家政服務、紅酒品鑒屋、共用自習室、便民奶站等服務一應俱全。正在喝咖啡的居民説:“離家近,方便又有氛圍,試營業就吸引了很多街坊,如今這成了我們居民的網紅打卡處。”
據悉,新開業的這家智慧方位於廣內街道槐柏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內。該便民生活圈面積1.3平方公里,服務9個社區的3.3萬餘居民。這裡的便民、餐飲、醫療、美容理髮、教育、金融、休閒等服務網點資源豐富。
區商務局負責人介紹,西城區提前6個月,完成2024年為民辦實事的相關內容,即提高民生保障和便民服務供給水準,實現十分鐘便民生活圈所有社區全覆蓋,同時,提前一年完成全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
據統計,截至2024年7月,西城區便民服務網點共9846個,其中,基本保障類業態網點5555個,品質提升業態3095個,智慧設施1196個。按照市商務局五項服務功能社區邊界外500米範圍內考核要求,覆蓋率達到了100.00%,發展水準位居全市前列。西城區便民服務連鎖化網點為3841個,連鎖化率為39.01%。其中基本保障類連鎖化網點2100個,連鎖化率為37.80%,品質提升類連鎖化網點1244個,連鎖化率為40.19%。
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
所謂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就是在社區裏步行10分鐘,大約一公里的範圍內,就能找到各種店舖和設施,滿足購物餐飲、養老托育、文化休閒等方方面面的不同需求。
2023年,西城區完成了35個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2024年,又開展全區生活服務業網點核查與更新,通過數據採集形成電子地圖,為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提供數據支撐。在全面總結便民生活圈建設過程中的成績、亮點及存在問題後,部署工作,提前完成了全年任務。
面積1.82平方公里,服務4.45萬居民的德勝六鋪炕便民生活圈,是一個集居住、商業、文化、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活區,區域內有中石油等央企、法源清真寺、知名中小學校、游泳場館等多類型的服務設施。
德勝街道優先在居民步行5至10分鐘的範圍內配齊便利店、餐飲店、快遞收發點等基本保障類業態,讓居民能夠輕鬆滿足日常需求,並加強社區商業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引導商業網點向社區延伸,提高商業設施的覆蓋率和便利性。
同時,社區菜店進行標準化、智慧化改造,提升環境衛生和服務品質,讓居民買菜更加放心、舒心,並鼓勵家政、護理等服務行業進社區,為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解決居民的“後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便民生活圈積極探索和推廣“網際網路+生活服務”新模式,引入京東旗下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開展嵌入式社區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購物選擇,實現線上購物、線下配送的便捷體驗。無論家電維修,還是居家購物,只需輕輕一點,即可快速送達家門口。
入選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
不久前,商務部公示擬確定15個地區作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其中就包括西城區。據悉,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將利用兩年時間在其主城區社區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全覆蓋。
據介紹,西城區原計劃於2025年完成建設3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如今已提前一年完成。截至目前,優秀率全市第一,在2023年度“七有五性”監測指標中便利性水準全市第一。
覆蓋9個社區,服務4.48萬居民的百萬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位於展覽路街道中部,共有商業網點89家,其中露園、百萬莊、芳鄰家美3家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經營面積都超過500平方米,為百姓提供蔬菜水果、肉蛋水産、日用百貨等,還有洗衣、保潔、理髮、家電清洗、皮具修護等服務。商圈內還有好鄰居便利店、順天府超市等多處零售網點和智慧設施作為補充,且豐富多樣的商業網點多集中分佈於阜外大街、百萬莊大街、車公莊大街、展覽館路、北禮士路等主幹道上,交通便利。
此外,街道利用地下空間建造的露園養老服務驛站等養老機構,提供日間照料、呼叫服務等,以及多家市級養老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社區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
而面積達50畝的新華1949文化金融創新産業園,更是黨史黨建、傳統文化、青少年研學教育基地等的平臺,街道與園區合作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和演出,為地區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盛宴。
在更近距離內滿足群眾多方面生活需求
區委區政府高站位謀劃推進,在2014年率先出臺專項政策文件,依次出臺了《西城區生活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西城區便利生活與服務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及《西城區生活服務業品質提升工作方案》,近三年全區生活服務業資金支援達1億元,實現“五個率先”。率先在街區層面探索形成以“三五八”為主體的城市生活服務業發展“西城模式”。率先建設社區便民綜合體、創新打造生活服務“第三空間”“小物超市”等靈活搭載服務形態。率先開展民意立項工作機制,率先推行便民商業項目功能表式建設、協商式管理模式。率先制定了《西城區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方案》,創新“一圈一導則”模式,錨定2024年西城區實現十分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目標,並在優勢街區,進一步探索實現八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同時,西城區堅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凸顯西城特色,實現“五個100%”。即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區覆蓋率100%,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優秀率100%(2023年度),新建專業化門店連鎖化率100%,實現居民參與度100%,實現社區智慧化購物配送服務100%全覆蓋。
區商務局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西城區高度重視生活服務業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提升工作,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2-1-1-5-2”框架體系,以“雙提升”工程和“紅墻先鋒工程”為抓手,為中國式現代化的西城實踐增添不竭的驅動力和加速度。下一步,將根據《北京市西城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試點工作方案》,重點支援生活服務數字化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不斷豐富生活服務數字化應用場景,着力培育生活服務數字化平臺,初步建成“數字+生活服務”生態體系,形成一批成熟的數字化應用成果,實現西城區生活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