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區上半年新增“兩區”重點項目427個 構建更加開放多元的服務業生態體系

日期:2024-08-21 17:05    來源:海淀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定期舉行“兩區”建設重大項目簽約,完成騰訊、國能航運等20家龍頭企業、重點央企和高精尖企業集中簽約,形成5個制度創新案例,圍繞高品質發展目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外資企業服務保障……1至6月,海淀區新增“兩區”重點項目427個,其中外資項目76個;海淀組團新設立企業1185家,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2.7億美元。

  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427個重點項目主要集中在高精尖産業、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不僅為提升海淀區服務業國際化水準提供助力,還為構建更加開放、多元的服務業生態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點項目激發“兩區”建設新活力

  行走在上地資訊路上,創新發展的氣息撲面而來。由諾維信和科漢森合併成立的諾和新元集團是海淀區重點外資企業,該公司在中國的六個城市設有研發、生産、銷售、行銷等部門,而研發中心就位於上地資訊路。自1997年以來,總部位於丹麥的諾和新元就落地於此並茁壯成長。

  27年來,古樸靜謐的辦公環境與生物研發相得益彰,整個研發中心佔地5000平方米,配備了先進的生物實驗室設備,在這裡,諾和新元感受着、經歷着、見證着海淀區“兩區”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我們主要是聚焦將生物技術應用到工業、農業、食品、健康環保等廣泛領域,位於上地的研發中心,是我們全球研發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裡,應用了傳統的微生物學、現代的生物化學以及生物資訊學等一系列現代手段進行研發,涵蓋了從核心研發到應用研發系列內容。”諾和新元政府事務和公共關係負責人王聰説道。

  諾維信和科漢森合併成立諾和新元集團,致力於通過創新酶製劑和微生物製劑,提高工業效率並保護地球資源。此前,諾和新元曾榮獲北京市商務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總部”授牌;在2024駐華外交官、商協會、外資企業走進北京“兩區”沙龍活動上,諾和新元憑藉其卓越的生物解決方案與全球服務貢獻,榮獲北京市首批“全球服務夥伴”授牌。

  “能夠獲得這樣的榮譽,對我們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鞭策,我們將積極地參與政企對話,參與‘兩區’建設的系列活動中,及時反饋企業和行業訴求,把我們的發展融入整個海淀、整個北京的發展戰略中去。我們從‘兩區’建設及海淀區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機會,無論是從企業品牌形象打造,還是‘兩區’建設顯示度和美譽度方面,都是很好的展現。”王聰介紹道。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淀區“兩區”建設成果榮獲北京市2023年度“兩區”建設A級評估等級,在高標準推進制度創新政策落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園區承載平臺、多措並舉推進招引工作、全面協同優化提升綜合要素環境、健全完善“兩區”建設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和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等方面取得成效。

  制度創新政策落地 創新成果加快整合

  “兩區”建設以來,海淀區“兩區”辦高標準推進制度創新政策落地,制度創新成果加快整合,印發實施《海淀區“兩區”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推進三大産業全鏈條開放和四大要素全環節改革,整合推出213項制度創新舉措。深化落實《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淀組團發展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截至目前,50項方案舉措已完成32條,18條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同時,積極落實《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推動19項試點政策在海淀落地。

  海淀區聚焦衛星網路、智慧網聯“車-路-城”協同、基因與細胞治療等方向,開展政策會診研究;聚焦人工智慧、商業航太、自動駕駛等重點産業,開展系列專題調研徵集訴求,提煉政策突破建議18條,積極爭取衛星物聯網通信基礎電信運營資質試點、光學遙感衛星解析度限制、衛星地面站和測控業務外資投資比例等高含金量改革試點建議納入全市“兩區”3.0方案。

  如何支援開展民營企業低軌衛星出口業務試點,支援民營企業在低軌衛星物聯網路運營資質試點和政府行業專網應用示範等方面先行先試等內容,吸引了商業航太企業北京微納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作為一家主要從事衛星整星研發製造,以衛星製造業務為核心的衛星系統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微納星空已建設形成了涵蓋研發、設計、生産整合、測試和交付服務的全面佈局。

  6月24日,微納星空順利完成10億元C1輪融資,正式成為商業航太獨角獸企業,微納星空將在衛星研發、製造、生産等各環節得到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微納星空已成功發射24顆各類衛星。“我們的産品覆蓋了高解析度的可見光遙感衛星和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衛星,同時我們正在研製通信類的衛星産品。2024年預計還將再發射5顆衛星,進一步完善我們整體的産品譜係,希望發揮企業自身的能力,為海淀區商業航太的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微納星空董事長高恩宇説道。

  擴大“兩區”建設影響力 釋放“四區”疊加效能

  在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園區承載平臺方面,4月26日,北京中關村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聯合驗收組正式驗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成了國內首家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在全國率先探索取消物理圍網,打造以嵌入式聯網監管為核心、非必要不阻斷的智慧監管模式;構建“電子圍網+智慧通道+電子圍欄”和“綜保區數智監管輔助平臺”的“3+1”監管體系。

  除此之外,海淀區還加快打造海淀組團特色開放品牌,圍繞基礎制度、技術平臺、産業體系、科創服務和品牌活動等維度,持續擦亮“創新自貿”品牌,加快培育“數智自貿”品牌。聚焦人工智慧大模型、智慧駕駛、商業航太等領域,開展自貿會客廳系列活動,搭建常態化政産學研金服交流對話平臺,持續開展境內外一流科技園區交流,已與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香港科學園、波士頓産業園、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展覽中心、俄羅斯斯科爾科沃創新中心等園區線上交流。

  2024年以來,海淀區已累計舉辦“兩區”建設成渝地區系列推介會、紐西蘭國際投資推介會、新加坡對接會、第二屆中馬科技創新論壇、中關村科學城中東出海企業交流會、中關村科學城創新藥國際化研討會等7場專場交流活動,完成騰訊、國能航運等20家龍頭企業、重點央企和高精尖企業集中簽約。

  這些新增“兩區”重點項目的落地,是海淀區不斷深化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加速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集中體現,推動了科技、經貿、文化等多領域的交流互鑒。“未來,將繼續抓好《海淀區“兩區”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實施方案》任務落地、海淀組團建設、招商引資、政策擴面增效等重點工作,強化平臺支撐、精準招商引資、完善配套服務,集中推出一批高水準的建設成果,積極擴大‘兩區’建設影響力,充分釋放‘四區’疊加效能,進一步彰顯‘開放力度’,助力海淀高品質發展。”區商務局副局長、“兩區”辦專職副主任鐘立慶説道。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