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營造宜居城市生活環境 從“養老”到“享老” 讓銀發族樂享夕陽紅

日期:2024-08-21 14:28    來源:豐台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也是“城事”。老有所養、老有所享,不僅是一座城市最溫情的守護,也體現着城市生活環境的綜合品質。

  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豐台區持續完善三級養老服務網路,試點建設街鎮養老服務中心,推進老年福利中心開業運營。在《豐台區2024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中,持續健全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大力發展養老助餐服務體系均位居前列。

  ●已有備案運營養老機構5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1家,養老家庭照護床位811張

  ●已發展培育養老助餐點228個,實現26個街鎮全覆蓋,服務超過329個社區(村)

  在構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過程中,專業養老機構的服務、街道社區的適老化措施,都關乎老人能否化“養老”為“享老”,在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中安享晚年。

  機構

  從“單打獨鬥”到聯網成片

  臨近中午,北宮鎮盛德東興家園社區,幾位正在聊天的老人不約而同地起身,向着養老服務中心走去。“今天包子日,社區食堂有包子,我得早點到,買頭一屜!”一位老人笑道。

  自揭牌以來,溫馨譯珈養老服務中心會在每週四的午餐精品日準備四種不同餡料的包子,沒想到成了“爆款”,精品日也慢慢被叫成了“包子日”。

  走進養老服務中心,高對比度標識簡單醒目、顏色搭配充滿活力,特別放大的字體和隱藏於細節中的適老化設計隨處可見。“中心的佈局、顏色、燈光都經過特別設計,鼓勵老年人參與社交,保持心理活力。”溫馨譯珈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邢尹立説。

  據了解,2024年3月18日,由溫馨譯珈養老服務中心運營的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揭牌,7月2日,該中心順利完成驗收,成為豐台區第一家投入運營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相較於傳統養老機構提供的托養服務,作為街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托養服務、社區餐廳、醫養服務、老年學堂和綜合服務五類服務,並肩負供需對接和調度監管的功能。

  調度中心內,正在運作的養老服務統籌調度監管平臺,轄區內的養老驛站、養老機構、養老助餐點被一一標注。“巡視探訪7次,助餐服務13次,已結束服務32次……”螢幕上,最近一個時段的數據實時更新。

  “比如説有些社區(村),周邊養老資源比較匱乏,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就要靠中心來進行整合調度。”邢尹立説,“我們之前遇到過癱瘓在床的老人有助浴的需求,這既要有專業的人員和設備,還需要醫護同行。小規模的養老驛站並不能做到這一點,但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可以通過合理調配手頭資源滿足老人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還探索出了樞紐型工作模式,通過服務站點、電話、問卷調查、小程式、網格化、微信群這“六個觸角”完成對轄區老人養老服務需求的採集,實現養老資源統籌供需調度,按照居家養老服務就近匹配、中心補位、政府(社區、村)兜底等原則提供精準養老服務,讓更多“銀發族”享受到了質優普惠的養老服務。

  除了像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這樣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還有專業的養老機構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雲崗街道的航太頤養家園養老院直接開進了航太七三一醫院院內,擁有快速轉運通道,只需5分鐘便能從房間轉移到醫院。方莊街道的芳華里家庭養老社區不僅是“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優秀項目,還將專業的養老服務、居家生活感受與開放混齡的社群運營三者有機融合。老人在這裡不僅能感受到家的溫馨,更能感受到家的自由……

  截至目前,豐台區已有備案運營養老機構5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1家,養老家庭照護床位811張。北宮鎮、方莊街道、南苑街道、西羅園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已完成建設,預計2024年將完成11個區域街鎮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居家

  “醫食住行”全方位適老服務供給

  “家門口取藥,方便多啦!”花鄉街道新發地村的期頤百年小區內,居民張大爺拎着剛從智慧家醫工作室取回的幾盒藥品往外走。張大爺87歲了,以前每次開藥都要坐公交去社區衛生服務站,雖説身子骨還算硬朗,但是畢竟歲月不饒人。自從智慧家醫工作室開業後,下了樓就能開藥,方便快捷。

  而在南苑街道不少老年人的朋友圈中,有一張地圖為他們所津津樂道,那便是南苑街道辦事處編寫發佈的“養老美食地圖”。街道根據老人多樣化的飲食需求,設立養老助餐點,老年人可以按照地圖找到家門口的美食,一份素菜一份主食7元,一份葷菜一份素菜一份主食11元,價格相當實惠。

  從豐台區民政局獲悉,目前豐台區已發展培育養老助餐點228個,實現26個街鎮全覆蓋,服務超過329個社區(村)。

  一刻鐘的養老服務“幸福圈”,對於六里橋街道西局玉園社區的老年人來説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2023年,該社區被評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社區服務站、15分鐘生活圈內的所有七小門店都進行了無障礙改造。社區內安裝休閒座椅,修建無障礙坡道,增設有無障礙如廁設施的公共廁所等。在社區服務大廳內設有公用輪椅、低櫃服務窗口等,充分滿足了老年人辦事需求。同時,街道還借助社會養老服務平臺將轄區老年人、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納入線上平臺,通過線上進行監管和數據分析,讓社區高齡、重殘、空巢及60歲以上困難老人真正實現了一刻鐘養老服務。

  在太平橋街道萬泉寺村,不少醒目的位置都張貼着助老打車標識。原來,萬泉盛景園、萬泉家園兩個小區由於地理位置原因造成出行不便,村裏經過實地調研,聯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引入老年智慧出行項目,為轄區1000余名老人提供適老化交通出行服務。老年智慧出行項目提供了“專線呼叫”和手機掃碼兩種叫車方式,以及現金支付和線上支付兩種支付方式。對於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人,滴滴打車服務方安排了專人專線,為老人提供約車訂車服務。即使是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人,也能便捷地完成操作。

  守護

  綜合施策讓“養老”變“享老”

  2023年,豐台區實施“百歲老人幸福工程”。區民政局以“為百歲老人提供個性化為老服務”為基礎,全方位跟進百歲老人的健康狀態及個性化需求。項目開展以來,共為144名99歲以上老人建立了服務檔案,與43名老人簽訂了服務協議,為38名老人籌備生日會並送上生日祝福;開展中秋、重陽、春節等節日慰問80餘人次,提供各類服務1450人次。在百歲老人事跡記錄方面,首期將20位百歲老人口述史料編輯成冊,印製《豐臺百歲老人口述實錄》,並開展6場百歲老人主題宣傳活動。2023年10月,舉辦了“慶重陽暨百歲老人幸福工程階段成果展示”活動,發佈了百歲老人幸福相冊及“百歲老人幸福工程”視頻,徵集百歲老人物品20余件進行展示。2024年6月,舉辦了“豐‘柏’常青——豐臺百歲老人幸福工程”主題展覽,此次展覽共設置三個區域,分別為百歲老人幸福生活風采展區,長青、長樂、長壽文化成果展區,愛黨、愛國、愛家百歲老人風采展區。

  下一步,豐台區將圍繞現階段老年人就近就便的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優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提升服務品質,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高品質的服務。持續打造街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不斷完善養老助餐服務體系,穩步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探索建立區域養老服務品牌,形成一批倡導智慧養老、鄰里互助、志願參與等理念的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養老品牌服務“豐臺經驗”。緊抓銀發經濟發展的契機,推動豐臺養老事業和産業協同發展,讓老年人在“享老”的同時真切感受到生活環境的提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