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大柵欄騰退空間巧利用 打造京城文化新地標

日期:2024-08-19 15:59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日前從廣安控股集團大柵欄投資公司獲悉,從建築結構到店內裝飾都體現着濃厚民國風的新店——三未書屋將在大柵欄開幕。據悉,這家以民國老書為主打的書店,同時涵蓋了人文社科、學術、世界名著等多種類型的圖書,還收藏了許多老舊版本和精品出版圖書。屆時,京城愛書人士又多了一處值得閱讀和打卡的好去處。

  廣安控股集團大柵欄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大柵欄地區利用騰退空間,引入了公益性文化試點項目93號博物館、宣南書店等眾多文化新地標。93號博物館吸引眾多傳統手工愛好者體驗毛猴、兔爺、面人、絨鳥、風箏、草編等非遺技藝。宣南書店剛開業,就因集閱讀、交流、體驗於一體,被大眾點評選為京城熱門第一名的咖啡館。在寸土寸金的首都核心區,西城精心巧用每一塊騰退的土地,大柵欄挖掘歷史文化底蘊,着重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特色,打造京城文化新地標。

  北京坊

  打造首都核心區國際文化樣板

  説起大柵欄裏的文化新地標,就不得不提北京坊。它西起煤市街,東至珠寶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條。北京坊整體建築風格延續民國建築特色,在恢復了排子衚同等原有的衚同肌理的前提下,依託鹽業銀行舊址等文保和歷史建築,以百年勸業場為中心,將吳良鏞等7位著名建築師設計的沿街的8棟單體建築鋪陳展開,形成了獨特的歷史與現實交相融合的文化韻味。

  2018年開啟至今,北京坊不斷升級打磨,透過建築傳遞歷史,帶動歷史文化街區城市更新,依託空間場景的體驗傳輸城市文化內涵。北京坊既是商業的載體,亦是文化的容器,物理維度上,是首都北京核心地帶上的生活方式集中地;文化層面上,又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和公共空間的創新性開發,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

  距天安門“零公里”的街區裏,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碰撞,運營方嚴格篩選入駐品牌,從外表到內裏都有專業的團隊策劃佈局,形成北京坊獨特的商業標籤和難以複製的基因。這裡是中國對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名片,也是國內外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天安門前的城市文化會客廳。

  開幕以來,北京坊舉辦的各類文化活動1000余場,過億人次不同形式的參與。餐飲門前大排長隊,網紅達人頻頻打卡,定期熱搜話題,現象級曝光也就不足為奇。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坊節假日單日有效消費客流已超過4萬人次,其中八成以上是北京本地消費者,年輕人佔大多數。目前一期業態佈局主要由主題餐飲、藝術文化、體驗互動和精品生活四部分組成,在空間上有文化藝術展演空間、慢享四季生活的城市廣場、獨有的屋頂露臺景觀、空中漫步體系、公共藝術長廊等等。

  據悉,北京坊二期預計將於2025年元旦開幕,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從“貫穿古今,融匯東西,老城煥新,和而不同”的定位,延續北京坊建築風格,結合一期的地面與空中連廊漫步體系,重新亮相的地下街區將打造“數字+新國潮”。

  共生街區

  老城保護更新的開創性嘗試

  咖啡廳、健身房、共用辦公、人才公寓……在北京首個共生街區——大柵欄的姚江衚同裏,citywalk打卡網紅店的游客、在這裡工作的白領和原住民和諧共生。80高齡的老住戶魏春香還給西城區委區政府寫了一封感謝信,繪聲繪色地講了這裡的居住環境如何變化,從院裏屋內到綠地、健身小廣場,還有年輕的新居民住進來了,給街區帶來的新氣象。

  姚江衚同作為北京市第一個也是最小的共生街區,同時獲得了“2023中國城市更新優秀案例之十大價”“獎”“2023年度西城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優”“獎”“歷史保護”類項目優秀案例獎項目等,並收錄於“2023年度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典型案例”。

  廣安控股集團大柵欄投資公司在姚江片區核心區域建立黨建文化中心,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深入基層調研,廣泛徵求意見,搭建形成共建、共治、共生、共用平臺。

  居民最關心的還是居住環境,姚江衚同是大柵欄地區最低窪的院落之一,最低窪處低於衚同路面1.5米,傳統改造方式無法解決問題,一下雨居民就發愁。

  大柵欄投資公司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討論,最終確定使用雨污水雙層同位專利技術、固定吸管集中化糞池專利技術以及院落高低雨水分流蓄排專利技術,成功解決了雨天低窪院內積水問題和居民廁所入戶的問題。新技術改造後的老院子順利通過了雨季的考驗,多戶居民送上錦旗以表達感激之情。

  大柵欄投資公司攜手社會資本,積極推進姚江衚同更新項目,經過一年時間的打造,原本擁擠的衚同和院落,經過拆違寬敞了許多,歷史的院落格局逐漸被打開,破舊的房屋經過修繕改造後也重新煥發新的光彩。隨着“呼吸咖啡”開業、共用辦公區入駐使用,來姚江衚同參觀的游客也越來越多,老街又有了新的活力。

  廣安控股集團大柵欄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秉持“尊重歷史、活化空間、促進共生”的原則,深化騰退再利用工作的實踐與創新,探索兼顧老城風貌保護和人居環境改善兩大目標的更新模式,讓老城的記憶留存下來,讓歷史文脈傳承下去,為打造京城文化新地標貢獻國企力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