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公示擬確定15個地區作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東城區成功入圍。截至2024年6月,東城區已建設2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的76%,覆蓋128個社區。未來,東城區將利用兩年時間在轄區內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全覆蓋。
近年來,東城區着力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居民可在步行約一公里的距離內享受到商業、文體、醫療、養老、教育、交通等多元化生活服務,切實感受到生活的便利。
按照國家、北京市文件要求,東城區於2023年研究制定並印發了《東城區持續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工作方案(2023-2025年)》,部署了四大類20項任務和舉措,提出了“三個全覆蓋”三步走實施路徑。按照劃分標準,全區劃定了37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北京東城”App推出的“東城區便民服務地圖”。
2023年,東城區建成26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其中,景山街道、龍潭街道等5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經驗被商務部、北京市列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全市推廣交流,商務部和天津市、遼寧省等地多個城市先後到東城區考察交流。
2024年,東城區又在東四街道、東直門街道建成兩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並以“優秀”等級通過驗收。
東四東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面積0.79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9萬餘人,覆蓋總院社區、豆瓣社區和南門倉社區,以分佈式為主要發展形態,屬於北京商業文化生活圈。“在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過程中,我們實現商業圈與居民圈的融合發展,注重業態發展與居民需求相匹配,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東四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南新倉文化休閒街是東四街道最具有歷史文化代表的街區之一,被評選為“2023年北京特色消費街區”。2023年,東四街道瞄準群眾切實需求,調整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區業態,將業態主要定位於文化、休閒兩大類,涉及藝術文化、演出文化、美食文化等,其中餐飲佔約3成,大多以京味特色商品的經營為主,提供更多適合大眾的輕餐、快餐以及適合商務洽談、朋友小聚的可變換式商業空間,為周邊的居民和企業提供便利。
東直門街道北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面積0.9平方公里,人口1.9萬人,包含4個社區。生活圈內共有205家、50多種便民服務業態,其中便利店、早餐店等20種基礎保障業態全覆蓋,商戶數量106家,茶飲咖啡、鮮花禮品等30種品質提升類業態全覆蓋,商戶數量99家,優質品牌引入率達27.3%、連鎖化率達41%。
生活圈內的一站式商業便民服務中心擁有早餐、理髮、商超、小修小補、大眾餐飲等6類基礎保障業態,藝術培訓、特色餐飲、茶飲咖啡、蛋糕甜品、鮮花售賣等13種品質提升業態。轄區內有數字平臺4個、24小時便利店3個、24小時智慧無人設備35組,並着重推動線下線上融合、末端共同配送,與快遞外賣等服務相結合,實現百姓足不出戶,服務配送到府。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優先對老舊小區進行整體提升、對交通樞紐周邊進行全面改造、對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最為需要的業態進行新增和升級,並從文化體育、養老助殘、衛生健康、安全法治等多維度進行完善提升。”東直門街道相關負責人説。
截至2024年6月,東城區已建設2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涉及商業網點4384個,服務社區居民53.41萬人。
央視關注!東城便民生活圈“火出圈”。
下一步,東城區將根據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要求,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為居民在購物、健身、醫療、文化、教育等多領域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優質的社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