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房山區大石窩鎮的拒馬河南支段,河道兩側正在施工。據北京城建集團建築部災後重建指揮部副經理宋洪建介紹,這裡是房山區拒馬河整治提升工程,目前前戧施工正在有序進行,目的是防止日後河水沖刷護坡,造成砂石流失兩岸坍塌,前戧施工結束後,還將用鉛絲石籠對河道兩側護坡進行加固。
“23·7”極端強降雨災害發生後,北京城建集團迅速投入到房山區供污水管線修復、鄉村公路在位於房山區大石窩鎮的拒馬河南支段,河道兩側正在施工。據北京城建集團建築部災後重建指揮部副經理宋洪建介紹,這裡是房山區拒馬河整治提升工程,目前前戧施工正在有序進行,目的是防止日後河水沖刷護坡,造成砂石流失兩岸坍塌,前戧施工結束後,還將用鉛絲石籠對河道兩側護坡進行加固。修復等工程建設,完成了第一批次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共修復水毀供水設施4批,修復水毀污水管網3批,涉及房山區19個鄉鎮156個村莊;修復水毀鄉村公路215條道路、540.7公里。
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北京城建集團接連承建房山區河道、溝道整治提升系列工程及地災治理工程,正式拉開“三年全面提升”序幕。工程分佈房山區18個鄉鎮(街道),主要包括大石河整治提升工程,治理總長約118公里;拒馬河整治提升工程,治理提升總長約62.5公里;刺猬河整治提升工程,治理總長約3.5公里;房山區主要溝道治理工程,總長約146.7公里。
接到任務後,城建集團第一時間成立房山區災後重建指揮部,由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親自挂帥,調配水利、道路施工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的管理人員整體協調房山區域內的在施項目。
指揮部發揮全産業鏈優勢,統籌地質勘查與施工同步推進。由於房山區主要溝道治理工程施工區域多位於山區,且點位分散,遇到強降雨極易造成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為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汛能力,指揮部聯合城勘院開展汛期災害應急監測,勘探人員深入偏遠山區進行踏勘,了解土層結構、地下水位、岩石性質等地質情況,精密測量山區地質變形數據,研判災害發展態勢,並選定11個重點點位建立分指揮部,配備近400人的防汛應急救援隊伍,配齊橡皮筏、膠輪車、挖掘機、發電機、防汛沙袋、救生衣、防水頭燈、水泵、急救藥箱等近40種萬餘件防汛搶險物資。各分指揮部與屬地鄉鎮(街道)建立聯繫,如遇突發險情能夠充分發揮搶險救災優勢,第一時間參與屬地搶險救災工作,形成人員互聯、資源共用的防汛機制,全力保障全域防汛防控精準化、應急救援高效化。
據悉,北京城建集團自成立以來已多次奮戰在各項搶險工程任務最前線,小湯山醫院、7.21搶險、發熱門診應急改造工程一線都有他們的身影。“房山區災後重建指揮部將繼續傳承北京城建多年來的搶險救災經驗,持續發揚‘國匠兵魂 使命必達’的鐵軍作風,切實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重責大任,讓災後重建系列工程成為真正的民心工程、優質工程!”北京城建集團建築部副總經理、房山區災後重建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王文龍説。
截至目前,由北京城建集團進行施工的3條河道的整治提升工程已經開工,主要溝道治理工程前期各項準備工作也已開展,計劃於2024年汛期結束後啟動施工;涉及16個鄉鎮、374個點位的受損治理、受損修復、受損維護等地災治理工程也在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