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備戰 繃緊防汛弦!昌平全力築牢汛期安全屏障

日期:2024-07-18 10:56    來源:昌平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即將進入主汛期,我區已全面開啟防汛“備戰模式”。連日來,我區各鎮(街)、各部門、各單位以“實幹爭先年”主題活動為抓手,上下同心、未雨綢繆,穩步有序推進汛期各項準備工作,全方位構築汛期“安全堤”,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全力以赴守護首都“昌盛平安”。

  提早謀劃部署 健全各項機制

  防汛抗旱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安全穩定大局,是一場不容有失的“大考”。我區深刻汲取“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教訓,深入現場調研,制發2024年防汛工作要點和任務清單,明確推進災後恢復重建、修訂應急預案、提升應急能力等具體任務,細化分工、壓實責任、強化考核,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我們對‘23·7’特大暴雨洪澇災害應對進行了再復盤再總結,加快推進87處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並將區市場監管局、市政集團等10家單位納入‘1+7+22’防汛指揮體系。”區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已完成區鎮兩級60項應急預案修訂工作,有序推進基層村(社區)預案編制,並針對性地指導開展各級各類應急演練百餘次。

  在強化預判分析方面,水務部門定時歸集全區227套雨量、水位、流量監測站數據,打通市區兩級水文、氣象監測感知站點數據,進一步提升監測預報預警和資訊分析能力;規自部門在原有82套地質災害監測設備的基礎上,新增116套,提高了檢測網密度和預警精度。氣象部門完成了48個區域自動氣象站維護巡查,進一步完善預報預警資訊發佈流程;昌平公路分局針對全區15處下凹式立交橋、5座排水泵站、11處易積滯水點位,10條山區公路地災易發路段進行重點排查,同時利用路網外場設施和移動應急管理系統為防汛提供科技助力,堅決防範事故發生。相關部門和鎮(街)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通預警資訊入戶的“最後一公里”,不但要“叫應”,還確保要“叫醒”。

  狠抓防汛備汛 全力守護平安

  紮實做好2024年安全度汛工作,關鍵在於夯實“防”的基礎。為此,我區各相關部門瞄準靶心發力,狠抓防汛備汛,加快推進災後重建,深入排查各類風險隱患,力爭將隱患整改做到“風雨之前”,全力以赴確保安全度汛。

  我區密集調度,全區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進展順利,378戶損毀房屋修繕加固和69戶重建房屋全部完成,流村鎮災後房屋異地重建項目已於4月20日開工,一年基本恢復的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同時對鎮內各村的老舊房屋、危房及易發生地質災害重點區域進行全面巡查。在水利工程建設方面,我區推動西峰山水庫、鑽子嶺水庫規劃建設,加快實施沙河閘、響潭水庫等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築牢防洪工程體系,強化溫榆河流域防洪四預能力建設,提高調度運作的系統性。

  “我們堅持城區‘防內澇、保運作’,對47處易積水點、20座雨水泵站、33座下凹式橋涵開展全面排查,保障降雨期間排水順暢。”區防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還全面排查水、電、氣、熱、通訊等城市公用服務設施風險隱患,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運作。

  針對山區,我區堅持“防地災、保安全”,組織專業力量對全區91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33條山洪溝道、10個涉山涉水景區等重點部位開展排查,建立全區7個鎮85個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的險村險戶隱患臺賬,匯總形成全區四種不同等級應急響應轉移人員臺賬,全力推動防控重點由“隱患點”向“隱患點+風險區”轉變,嚴格落實工程治理措施和避險轉移等管控措施,全面夯實備汛基礎,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強化應急搶險 周全提供保障

  在強化應急保障方面,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支隊組建了突發事件應急先遣隊,針對山嶽救援、水域救援等情景開展模擬演練;水務、住建、城管等職能部門組建專業防汛搶險隊伍50支、1090人;區、鎮、村常規防汛隊伍73支、9482人在崗備勤,隨時開展專項防汛救災任務。此外,我區還強化與駐區部隊的協調聯動,對接駐區部隊組建了13支、4270名的官兵隊伍,參與執行9座中小型水庫、溫榆河6個險工段及山洪地質災害的搶險救援任務。

  我區還實施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層防災項目,新配備抗洪搶險、水域救援和綜合保障類裝備5051台套,儲備衝鋒舟、編織袋、水泵等防汛物資15大類30余種;在流村、十三陵、南口、延壽4個鎮的8個村選址建設“平急兩用”停機坪,滿足應急時期空投物資、緊急降落需求。區經濟和信息化局新採購300部衛星電話配發至各鎮村及防汛重點部門,並聯合鐵塔公司等加快推進山區信號工作;區應急管理局構建完成了以流村、十三陵、居庸關、興壽4個基站為核心,覆蓋全區的超短波應急通信群組,申請專用通信頻道,實現應急救援隊伍多種通信終端融合通聯。

  接下來,全區上下將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的意識,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結合“實幹爭先年”主題活動,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發展與安全,依法、科學、高效、有序做好水旱災害的防範處置,持續提升防汛安全應急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為建設國際現代化一流新城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