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傳承,金融添彩,共繪文化繁榮畫卷。為高品質推動國家文化與金融示範區建設,7月12日,在祿米倉新視聽産業園,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指導、東城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主辦的首屆“文菁智匯”文化金融沙龍活動上,東城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發佈全國首個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産品超市”,將為文化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務。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姚力與東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海英參加活動,共同宣佈“文化金融産品超市”上線。
發佈會現場,中國工商銀行和北京銀行作為金融機構代表,推介了文化金融的新産品、新模式。來自中國視協微短劇專業委員會、淘天有限公司、北京試玩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針對微短劇行業進行了主題分享。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姚力與東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海英共同啟動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産品超市”。
首屆“文菁智匯”文化金融沙龍以“勇擔使命 鍛造文化金融向‘新’力”為主題,共議創新發展新形勢,開拓文化建設新格局。將原有的“文菁匯”品牌進行全面升級,由行業專家、企業和金融機構共同見證“文菁智匯”文化金融沙龍品牌的全新升級與啟航,彰顯了東城區在文化與金融合作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前瞻視野。
“文菁”二字,象徵着文化與金融的交匯融合,也表達了東城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厚植創新沃土的願景和使命,體現着東城區文化建設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智”,代表着東城區將聚合新質生産力的內在動能,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以“智慧賦能”助力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提高産業創新力,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從而推動文化産業的跨越式提升。“匯”,是指東城區將通過“匯萃英才、匯聚智慧、匯集資源”,不斷推動文化和金融深度融合,為文化産業的融合創新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當前,文化産業已成為新時代推動首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文化企業在融資方面仍然面臨着諸多困難,一方面,文化企業“輕資産”特性使得金融機構難以評估其價值和風險;另一方面,收益不確定性也對融資效率産生較大影響。
東城區作為全國首批、全市首個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瞄準文化企業融資痛點,聯合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全新打造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産品超市”,鼓勵金融機構的産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線上一站式提供集信貸産品資訊披露、銀企融資橋梁、文化投融資對接、人才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服務,持續以金融活水澆灌文化産業之田。
提升文化金融聚合力
一站式“超市”為夢想加速
銀企橋梁,縮短供需距離。針對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産品超市”,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向全市徵集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等在內的28家銀行48款貸款産品,其中包含了諸多東城區文化金融專營機構重點打造的新産品、新服務。
指尖融資,成就夢想加速器。在這個産品豐富、服務便捷的平臺上,文化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額度、期限和産業需求,迅速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融資方案。企業選擇某家銀行的信貸産品後,其融資需求即可直接傳送至該銀行的支行,銀行客戶經理可直接“接單”服務,讓融資過程更加便捷、高效。“線上”文化金融超市的推出,與“線下”示範區服務中心協同聯動,進一步完善了東城區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的服務體系,為文化與金融互促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線下”示範區服務中心舉辦“菁探之旅”沙龍活動。
定制專享,精準滿足需求。“文旅e貸”“文化創意設計貸”……在“超市”裏,多款特色文化金融産品,結合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文化消費融合發展趨勢,重點圍繞創意類企業金融需求而量身定做,助力文化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相比一般貸款産品,金融機構定制化的文化金融産品更加側重針對從事文化創意産業的企業,如廣告服務、設計服務、影視、文化旅游、動漫游戲、演藝娛樂、藝術品等領域,通過創新全産業鏈産品體系、專營信貸工廠模式等方式,為文化企業帶來更多融資機會,同時也為金融機構開闢新的業務領域,實現雙贏局面。
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
文化金融專營機構為創意添翼
繁榮景象折射發展氣象。2021年10月,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七部門為東城區出臺文化金融專營組織機構認定標準,並正式授牌中國農業銀行等8家屬地支行為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專營組織機構,文化金融專營機構持續加大服務北京地區文化企業力度,讓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涌流。
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專營組織機構授牌儀式。
此次活動上,多家專營機構帶來了創新成果,中國工商銀行對其文旅産業綜合服務方案“工銀文e星”進行了重點介紹,北京銀行首發“文旅e貸2.0”産品上線,進一步創新完善金融支援方式,滿足文化企業多樣化融資需求。
銀企攜手,共築文運興盛。始建於1452年的隆福寺見證了北京城市的歷史變遷。自古以來,隆福寺便是北京城重要的商業地標和文化符號。隆福寺地區修繕項目是深入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點城市更新項目。作為示範區文化金融專營機構,中國工商銀行牽頭重新組建57億元銀團支援隆福寺打造成為首都文化消費新地標,更好地滿足隆福寺的後續建設資金需求,為古都煥發新時代蓬勃生機凝聚力量。
活水澆灌,共用文化蓬勃。激活中華文化的“一池春水”,需要百花齊放的文化精品。2024年以來,出版《紅岩》《白洋淀紀事》等圖書、《青年文摘》《中國青年》《中國共青團》等期刊的中國青年出版社獲得了工行北京分行東城支行的營運資金貸款,為堅定文化自信積蓄了動能。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則通過金融産品創新持續加大信貸支援力度,針對本行存量中小微客戶推出“無還本續貸”産品,支援多家影視公司、文化公司有效解決資金壓力,不斷助力高品質文化內容供給,為提升文化影響力持續護航。
創新示範,共促文旅融合。北京銀行推出的文旅e貸是為加強對文化、旅游、體育等相關産業支援,基於企業多維度數據分析和線上模型審批,面向文旅體企業提供的專屬線上貸款産品。作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金融專營組織機構,北京銀行雍和文創支行積極把握文旅市場復蘇機遇,結合文旅産業線上場景,為航空票務、文旅消費機構提供純信用、線上提款、隨借隨還的靈活性和便利性産品,滿足了用款節奏,極大提升了企業經營業績,為擴大文化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探索了金融路徑。
激發文化創新驅動力
“文菁智匯”為産業護航
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全國文化中心核心承載區,是中華文明對外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東城區積極探索文化金融産品和服務、文化與金融合作模式“兩個創新”,不斷演繹着文化傳承和發展的輝煌篇章。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推進全國文化中心的文化産業引領區建設,搭建政府、行業專家、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活動社群,東城區升級原有“文菁匯”品牌為“文菁智匯”,進一步構建開放、創新和協作的文化産業生態圈,通過推進多層次的資源聯動、相互賦能,建立連結機制,推動實現文化品牌、文化內容、文化服務、文化投融資、文化消費等産業鏈條的構建。
優化服務,全方位助力企業成長。全新升級的“文菁智匯”旨在實現六大功能:提供政策解讀,助企業把握政策機遇;投融資對接與支援,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科技賦能,對接資源助企業數字化轉型;搭建産業交流平臺,助企業拓展合作機遇;人才孵化與引進,助企業吸引專業人才;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同時,積極鼓勵祿米倉新視聽産業園等文化産業標桿園區率先設立文化金融服務站,打造集政策諮詢、金融服務、資源對接、産業合作、國際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服務樞紐“文菁基地”。
先試先行,多舉措實現文化金融對接。此次“文菁智匯”品牌升級,是東城區推動文化與金融深度融合的又一創新探索。近年來,針對文化企業信用評級基礎薄弱、市場資訊不對稱等問題,東城區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創新推動優質文化企業“白名單”服務機制,形成“以信用促融資、以發展強信用”的良性迴圈。東城區實施優質文化企業專項扶持政策“文菁計劃”,形成文化企業全周期扶持政策體系,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文菁産業基金,聚焦文化科技融合特徵突出的文化新業態投資項目,並通過積極助力文化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創新拓展文化産業承載空間等舉措,構建充滿活力的文化金融産業生態。
組合施策,搭建銀企交流平臺。東城區發揮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服務中心作用,發起成立東城區文化産業投融資聯盟,積極構建政策資訊、股權融資、債權融資、企業孵化、文化金融産品研發和文化金融人才培育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文化與金融合作的産業鏈、價值鏈、生態鏈,將示範區打造成為全國文化與金融合作發展的示範高地、全國文化要素的交易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的展示窗口。
文化長河奔騰,金融活水澎湃。新時代文化事業與文化産業繁榮發展的大路越走越寬。文化與金融的合作,注入的是新動力、新模式,迸發的是新活力、新創意,釋放的是新效能、新發展。未來,東城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深化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具有首都文化特點、引領示範全國的文化金融合作模式,開啟文化金融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