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在2023年區級營商環境評價排名中位列全市第二

日期:2024-07-15 14:53    來源:大興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北京市公佈2023年區級營商環境評價排名,大興區名列全市第二。

  據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已是大興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連續兩年進入全市前三,連續4年蟬聯平原新城第一。在這次評比的14個一級評價指標中,大興區有10個指標排名進入全市前五名,其中市場准入、監管執法、促進市場競爭、用工4個指標位列全市第一,政務服務、知識産權指標位列全市第二。同時,辦理建築許可、登記財産、監管執法、政務服務、知識産權5個領域的案例入選營商環境改革典型案例。

  全區“一盤棋” 改革有力度

  近年來,大興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北京服務”工作要點,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舉措,全面營造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升企業獲得感、滿意度。

  大興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高位系統推進改革,形成部門聯動、鎮街協同、人大政協和企業多方參與的改革“一盤棋”。打造全市唯一“企業創新示範區”,發佈全區統一“億企興”營商品牌,建立健全與産業強區相適應的企業發展生態,吸引企業、承載項目、賦能人才,形成資金、人才、科技等關鍵要素加速融合、市場活力加速迸發的良好局面。

  落實“一條線” 改革有速度

  近年來,大興區結合企業關切,制定區級政策措施,已落實改革舉措1271項。聚焦准入不準營、跨區域遷移難等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全面推廣“證照聯辦”“一業一證”,打造全市首個“跨區一照多址”證照聯辦案例,發出全市首個賓館、KTV、中醫診所行業《綜合許可憑證》。在此基礎上,推出升級版“打捆批”服務,實現部門、屬地和薈聚商場聯動,集中服務助力商戶儘快入駐。

  此外,大興區還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出62個“一件事”整合服務,優化審批流程,實現“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網辦理”。通過簡化外資准入服務,發出全市首張京津冀外資主體資格互認營業執照,實現“一次認證,三地通用”,外企公證文書跨國流轉時間平均減少近九成。通過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率先實施“多測合一”“驗登合一”改革,完成全市首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租賃住房項目不動産首次登記。

  大興區以生物醫藥産業基地為試點,推進環評審批改革。在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推出“區域評估+標準地+告知承諾+綜合服務”,實現“一天拿N證”“拿地即開工”,完成全市首例告知承諾立項核準及規劃許可案例,推出施工許可證核發、林木採伐等4類“雲踏勘”事項,大幅提升項目審批效率。

  同時,大興區還優化知識産權全流程服務,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提升招投標和政府採購透明度,在全市率先推廣“政採貸”,率先探索西紅門商圈一體化綜合監管試點,率先開展綜合監管“白名單”建設,推進“一門”“一窗”全覆蓋。目前,大興區全程網辦比率從21%已提升至100%,並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務曉屋”智慧服務模式,上線63項高頻事項,實現了與廊坊市固安縣202個事項通辦。

  政企“一條心” 服務有溫度

  大興區在全市率先建立區級、部門、屬地三級企業發展服務體系,區産促中心作為總管家,統籌全區500余名“服務專員”“服務管家”開展“一對一”服務,廣泛聽取、常態化收集各方面意見建議,建立“兜底式”企業訴求處置機制,實行“派單制”和“首問負責制”,快速響應、辦理、反饋,堅持每月開展“企業服務日”,當好企業的金牌“店小二”。

  大興區利用先進的資訊技術和智慧化手段,有效提升服務的品質和效率。上線智慧政務地圖,覆蓋全部區級辦事場景,實現事項可查詢、可預約、可辦理,打造“一圖在手、辦事無憂”政務服務新模式。自2024年3月上線以來,累計訪問量達29萬人次,辦件量5069件;搭建産業發展服務平臺,完善政策解讀申報、企業訴求辦理、産品展示等多種功能,收錄102項企業個性化標籤,形成“一企一檔”,為精準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大興企業圈”作為國內首創的“社群化”企業發展服務模式,2023年被“中國資訊協會營商環境專業委員會”評為全國典型案例收錄推廣(全國26個)。目前已入駐企業4000余家,推送産業資訊9.2萬餘次。

  在2023年度“1+N”産業政策申報兌現工作中,大興區聚焦醫藥健康、科技創新、核心團隊等13項專項政策,預留充足的産業政策資金,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強力支撐。圍繞産業鏈佈局人才鏈,評選“新國門”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兌現“新國門”人才政策資金超2.2億元,解決人才在興生活“兩難兩貴”問題千余件。

  為樹牢“億企興”品牌,大興區發揮營商中心“産業會客廳”作用,建成百企“産品推介廳”,持續探索提供資質申報和政策輔導、融資對接、供需對接等更加精細化的增值服務。2024年,大興將圍繞企業高頻需求,計劃舉辦55場系列活動,推進産業鏈上下游對接合作,搭建企業人才交流平臺,幫助企業拓展市場。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