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屯鎮大窩鋪村利用直播平臺,為當地特色農産品開闢新的線上銷售渠道。不僅為農産品銷售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也進一步提升了農産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眼前正在直播的是大窩鋪村村民吳麗娟。她通過直播,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村裏綠色、優質的農産品。
“我每天會定時、不定地點地到田間地頭、晾曬區、大棚、木耳地去直播。”大窩鋪村村民吳麗娟説道。
大窩鋪村位於密雲水庫正北岸,屬於水庫一級保護區。多年來,村裏不斷探索綠色發展之路,破解水源保護區的發展之困。自2016年起,大窩鋪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資源,種植食用菌黑木耳,取得成功後,又相繼種植赤松茸、靈芝、羊肚菌等林下經濟作物100多畝。村裏還新建設施大棚,增加種植品種,延長種植時間,實現全年種植食用菌。同時,村裏積極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開發微信小程式,通過直播這一新興方式,提高農産品影響力和知名度。
“讓大家了解我們生態種植的全過程,拉近消費者與我們生産者之間的距離。”大窩鋪村第一書記王志文介紹道。
探索直播銷售路子,也不是一蹴而就,雖然大家很努力,但粉絲數量增長並不明顯,直播銷售效果也不理想。針對這些問題,村裏和負責直播的村民不斷總結分析和學習。
大窩鋪村村民吳麗説:“回家以後看別人直播,如果賣木耳看木耳直播,賣什麼東西就看什麼東西的直播。”
通過逐步提升直播帶貨技能,大窩鋪村直播間的粉絲也多了起來,農産品也受到了不少顧客的認可。
“他們看到了我們大批量的赤松茸下來後,就大批量的訂購,前些日子一下子賣了六百多箱。”大窩鋪村村民吳麗娟説道。
“每次開播的時候,都會有人下單,他們更多的是關注我們生産的過程,以及作物生長的環境。這對於宣傳我們村或宣傳我們的産品是特別好的。”大窩鋪村第一書記王志文介紹道。
借助直播平臺等新興手段,大窩鋪村將優質的農産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