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西北旺萬象匯迎來開業。30日,商場內包括盒馬鮮生、奈雪的茶等12家商戶同時從海淀區政務大廳拿到《綜合許可憑證》,可以順利開業。截至5月30日,西北旺萬象匯已有28家商戶集中申報“一業一證”,其中餐飲店27家,超市便利店1家,並於5月30日發出第一批12張《綜合許可憑證》。同時,依託於高效協同機制,另外完成了其他3家非萬象匯商場內商戶的“一業一證”辦理,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大家商量着辦”助推“一業一證”批量辦理的工作機制。
“批量辦理‘一業一證’為全國首次。”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吳維介紹:“此項工作是2024年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推動落實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指導意見、落實北京市‘一業一證’、‘一件事’工作要求以及‘大家商量着辦’工作機制,推進海淀區行政審批改革持續深化的一次成功案例,為改革實施落地貢獻了海淀力量、海淀智慧,做出了海淀表達。”
加強部門聯動 推動完成“一業一證”批量辦理
“2024年年初,我們了解到西北旺萬象匯的開業時間後,提前對接、主動服務,擴大‘一業一證’政策的服務覆蓋面,明確了要以‘一業一證’的批量落地作為‘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直接體現。”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審批改革協調科負責人王建強介紹。
“一業一證”改革,是2023年圍繞企業實際需求,推動同一行業經營涉及的多項行政審批事項跨部門整合辦理,由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匯聚相關行政審批證件資訊,向市場主體頒發一張《綜合許可憑證》。截至2023年底,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積極落實全市工作要求,在餐飲店、超市/便利店等40個行業推行“一業一證”改革,並在11個行業形成13個落地案例,其中6個行業做到了全市首例。2024年1月底,實現了全市首個“一業一證”變更案例落地。
此次,作為“一業一證”的首次批量辦理,既要確保商場入駐商戶的同期開業,又要結合各商戶裝修的進度,在開業前僅1-2周時間內實現“一業一證”批量辦證、一次領證的難度很大。在批量辦理的過程中,“大家商量着辦”機制發揮了大作用,在區級層面形成部門合力。前期,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組織區市場監管局、區消防救援支隊、區衛生健康監督所等9個部門召開“一業一證”專題工作會,以及相關工作推進會,明確批量辦理“一業一證”工作中的相關要求,全力破解商戶辦證過程中遇到的堵點。
為確保商戶開業前辦證密集期的批量落地,區政務服務管理局改革牽頭科室組建了“1+3”工作專班,及“1+2”的服務模式,即由1名審改科業務骨幹+3名支撐團隊人員組成的“一件事”工作專班,在商場開業前的三周每天在大廳,做好全程輔導工作;在窗口管理部門大力配合下,明確1名業務牽頭負責人帶領2名綜窗工作人員,支撐“一業一證”批量業務辦理。
各部門協同發力 確保“高效辦成一件事”
“在此次西北旺萬象匯餐飲單位食品經營許可辦理過程當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加強對‘一業一證’工作的政策宣傳,引導商戶通過‘一業一證’的形式來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其次是加強對相關商戶的前置指導服務,加快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流程;第三是餐飲單位在提交材料過程中,對材料提前進行把關審核,確保提交材料符合要求,縮短辦證時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副科長單兵介紹:“在與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的協同過程中,我們積極配合相關時間節點,確保不同部門之間審核的節奏一致。”
與此同時,區消防救援支隊、區衛生健康監督所等部門主動與區政務服務管理局進行對接,派專人駐點西北旺萬象匯,進行專門的駐場服務,全程保障“一業一證”批量辦理工作的推進。
“以前辦理相關證照,至少在開業之前一個月的時間來準備。作為一家綜合零售企業,涉及食品經營業務、餐飲業務等,要辦理四五個證,我們之前要準備多份材料,跑四五個地方。這次,我們只需要準備一份材料,跑一個地方就可以了。兩周的時間就成功辦理了,極大縮短了時限。”盒馬鮮生華北區公共事務部劉琦介紹:“這種好的政策和服務希望能多向企業宣傳和推廣,真的方便。”
接下來,區政務服務管理局將堅持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這一核心,充分運用“大家商量着辦”機制,在企業服務方面,持續總結服務西北旺萬象匯的成功經驗,完善固化服務協同機制,在服務大型綜合商業體時,能夠更多數量、更高效率的批量辦理證照助推如期開業,方便周邊居民;在服務自然人方面,通過深入調研,搜尋問題,破解堵點,使新生兒出生、退休、殘疾人服務等個人“一件事”從“能辦”向“好辦”持續轉變,使辦事群眾享受到切切實實的幸福感、獲得感,提升區域百姓的宜居感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