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軸新添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 發佈8條措施率先佈局!豐臺全鏈條打造未來食品産業集群

日期:2024-05-29 14:56    來源:豐台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先期釋放南中軸5萬平方米高品質産業空間、房租減免額度最高達100%……5月27日,2024年豐臺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遇見豐臺 眾匯京彩”——豐台區未來食品産業創新發佈會舉行。會上,豐台區發佈了支援未來食品産業創新發展8條措施,宣佈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揭牌,未來食品産業合作發展聯盟正式成立,集中釋放了豐台區搶先佈局未來食品産業新賽道的重要信號,讓新質生産力在豐臺積蓄成勢,成為推動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動力。

  近年來,以替代蛋白為代表的未來食品産業正在加快形成食品領域和健康領域的新質生産力。北京在生物、食品、農業等領域的高校院所和人才資源富集,正在推進合成生物製造産業創新發展,未來食品是其中的重要板塊。

  從本次發佈會上可以了解到,為搶佔新賽道,豐台區進一步整合轄區院所、協會和企業力量,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園區,吸引和培育一批優秀創新主體,構建首都未來食品産業“策源地”和“樣板區”。

  産學研深度融合 豐臺未來食品産業蓄勢起飛

  全球食品工業全面進入新階段,我國食品産業也進入快速發展後的産業優化與結構調整的戰略機遇期。以“新”促興、向“新”而行,積極問技“未來食物”,以“大食物觀”指導未來食品科技創新,成為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力量。

  “下一步,豐台區將加快打造未來食品産業集群,以和義、西羅園為核心區,打造首都未來食品産業‘策源地’和‘樣板區’。”發佈會上,豐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指出,豐台區發展未來食品産業具有明顯的區位、産業空間、創新生態和政策環境優勢。目前豐台區正與首農集團合作建設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與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合作謀劃建設未來食品專業孵化器,助推實驗室成果向工程化、工業化加速落地。與此同時,豐臺將通過支援舉辦在未來食品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和展會活動、支援打造體驗交易平臺等舉措,進一步打造適宜産業發展的生態環境。

  在豐臺,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等高水準創新平臺星羅棋佈,各大研究院與中國農業大學等一流高校合作密切,源頭創新資源豐富,為産學研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基礎。此外,首農集團、伊利集團等食品龍頭企業坐落在豐臺,具備産業鏈供應鏈支撐力強的優勢,區內強大的産業空間和眾多産業鏈企業,吸引了一批從事食品技術開發、小試中試、檢驗檢測的專業機構。據統計,全市80%的生鮮食品由位於豐臺的新發地市場供應,這為未來食品上市、宣傳和推廣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渠道,消費拓展場景廣闊。

  率先發佈8條措施 搶先佈局未來食品産業賽道

  為進一步整合資源、培育生態,在全市率先搶佔生物製造産業未來食品細分賽道,發佈會上,豐台區科信局發佈了《豐台區支援未來食品産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厚植發展沃土。

  “豐台區將聚焦打造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園區、建設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引進和培育優質創新主體、促進未來食品創新鏈産業鏈跨區域協作、營造活躍的開放創新環境五大重點任務,推出提供全鏈條公共技術服務、降低入駐企業運作成本、提供管家式服務三大保障措施,全力佈局、加快培育壯大未來食品産業賽道。”豐台區科信局副局長羅虎介紹道。

  産業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現形式,作為産業主承載地的園區,則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關鍵一環。豐台區着力打造高品質專業化特色園區,以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産業園為核心承載區,以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等為創新策源地,以南中軸地區、中關村豐臺園、新發地地區和首農集團相關産業空間為産業輻射帶,合力打造豐台區未來食品特色産業集群。

  同時,豐台區推動建設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支援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項目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替代蛋白創新研發和轉化應用綜合性開放實驗平臺,開展細胞培育肉、微生物蛋白等前沿顛覆性技術研發,助推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

  有了技術成果,還需要打通“實驗線”和“生産線”,如何讓項目“落地生根”,有效實現市場化?

  針對這一問題,豐台區將拿出“真金白銀”,引進和培育優質創新主體,支援未來食品領域擁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科技企業落地發展。對相關領域新引入或首次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資金扶持;對新引入或首次認定的國家級和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60萬元和30萬元資金扶持。對獲批國家、市級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的相關企業,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扶持。

  為降低入駐企業運作成本,對於新落地特色産業園的未來食品科技企業,豐台區將綜合考慮創新能力、發展潛力等情況,給予最長3年的房租減免支援,減免額度最高可達實際房租的100%,減免面積最高300平方米。此外,豐台區將提供全鏈條公共技術服務和管家式服務,開放區內現有的國家食品檢測中心、食品企業品質安全檢測技術示範中心、工業(肉類)産品品質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國家替代蛋白技術創新中心等,擴大低成本、普惠化的研發、檢測、工藝測試驗證、設備共用等技術服務供給。

  豐臺和義因地制宜謀劃區域産業發展格局 南中軸新添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

  近年來,豐台區和義街道立足南中軸、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功能定位,聚焦商業航太、未來食品等領域,正在全力深化發展“一軸、一園、三特色産業、一門戶站點”的“1131”産業發展格局,其中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就是因地制宜推動地區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

  此次發佈會為豐台區首個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舉行揭牌儀式。作為北京市南中軸的科技創新“新引擎”和豐台區未來食品産業承載區,該園區落地豐台區和義街道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産業園。始建於1976年,經歷了從北京市南苑配合飼料廠到大紅門商圈物流庫房、再到科技園區的“華麗轉身”,在告別過去的傳統功能和業態後,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産業園瞄準“培育首都農業食品新質生産力”這一目標,打造未來食品産業和合成生物技術孵化地。

  “集團所屬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已入駐園區,將以此為承載,聚焦細胞工程、合成生物學等生物製造前沿技術,開展變革性、顛覆性技術研究,強化園區未來食品産業‘創新核’。”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王鈐表示。

  “我們將為入園企業連結全市未來食品産業鏈上下游資源,全力支援企業參與豐台區推動‘京雄科創走廊’的建設中,支援外埠企業總部、研發職能落戶。”豐台區和義街道黨工委書記劉博涵介紹。

  “作為豐台區首個未來食品特色産業園,我們將先行釋放園區5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産業空間。加強政企合作,與科研機構、創新企業共同打造無邊界的未來食品産業生態。特別是搶抓食科院新蛋白創新基地落戶園區的契機,充分發揮首農集團科技優勢、産業優勢、品牌優勢、市場優勢,以及集團在豐台區7平方公里物理空間的統籌優勢,不斷提升科創服務能力,幫助入園企業跨過科技創新‘死亡谷’,實現科研與産業的結合、成果與資本的結合、産品與市場的結合,構建‘政産學研用’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南中軸科技創新發展‘新引擎’。”首農發展黨委書記、總經理杜君表示。

  “鏈上發力” 合作發展聯盟構築未來食品産業新生態

  聚力構建協同化的産業體系,凝聚高品質發展合力,區域資源要素整合是發展必需。發佈會上,豐台區未來食品産業合作發展聯盟宣佈正式成立,構築起未來食品産業生態。

  該聯盟在豐台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與和義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由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與北京首農發展有限公司牽頭成立,吸納了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食品科研方面的高等院校,匯集了北京花鄉花木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食品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新發地交易市場等20余家未來食品領域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行業協會力量,並充分利用首農集團、北京南中軸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産業鏈條優勢和地理空間優勢,共同探索未來食品産業新趨勢、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産學研深度融合,搶佔未來食品賽道發展先機。

  從我國11個省市23個地區的傳統自然發酵食品中選育、鑒定出2000余株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優質微生物菌株,其中包括安全性好且高産蛋白(蛋白含量佔細胞幹重55%及以上)的多種食源性益生酵母,經高密度發酵體系培養,極大提升了酵母蛋白生産性能;新産品具有高蛋白、低脂、低糖、低熱量、低飽和脂肪酸的特點,且不含膽固醇和激素,還可以進行精準營養調控,滿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會上,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發佈的植物蛋白肉製造技術和微生物蛋白肉製造技術很吸睛,同時還以3D渲染形式首次公開發佈了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內容和預期成效。“研究團隊在未來食品領域深耕多年,前瞻性開展了替代蛋白科研和産業化工作,助力我國搶佔未來食品和食品生物製造技術高地。”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趙燕介紹。

  據悉,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新蛋白食品科技創新基地已於2024年4月9日在豐台區和義街道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産業園內開工建設,規劃建設細胞工藝研發室、種子細胞研發室、菌種實驗室、食品化加工間等功能區,計劃2024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新蛋白創新研發和轉化應用綜合性開放實驗平臺,打造標桿性未來食品産業孵育基地。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分析檢測事業部部長崔亞娟發佈了乳及乳製品中功能蛋白檢測技術産品,一舉攻克了乳品中活性功能成分定性定量分析的行業技術難題。對於乳製品行業而言,隨着消費者對精細化健康需求的提升以及對科學配方的深入認知,市場正孕育着新的機遇。“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以牛乳、人乳、羊乳、嬰幼兒配方奶粉及其他乳及乳製品為研究對象,採用色譜及色質聯用分析技術對其中的功能性蛋白定性定量分析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研究建立乳及乳製品中酪蛋白、乳球蛋白、乳白蛋白、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活性功能成分共性檢測技術體系,為乳品相關的科研、開發、生産及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崔亞娟表示。

  此次發佈會還創新設置了食品展示區,來自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學等聯盟成員展示了未來食品相關産品。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展示了最新研製的細胞培育肉可食用殼聚糖基微載體、可食用醇溶蛋白基微載體、增殖培養基、分化培養基和微生物蛋白拉絲蛋白、組織蛋白,以及素肉乾、素肉丸、素肉餅、素肉醬等多款植物蛋白肉産品。同時,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食品專業期刊集群公開亮相,反響熱烈。

  未來食品産業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發展方向的代表,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支撐,是牢牢把握未來經濟發展主動權的關鍵所在。豐台區未來食品産業創新發佈會的成功舉辦,繪製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的“路線圖”,標誌着在北京推進合成生物製造産業創新發展的路上,豐臺搶先步入發展“快車道”。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