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豐台區園林綠化局我們可以了解到,總面積15.02公頃(225.3畝)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打造“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目前已整體完工7.52公頃(112.8畝)並於近日正式開放,年底前對外開放面積將達到10公頃(150畝)。
金中都城遺址的挖掘為復原金中都結構佈局和城市面貌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金中都城遺址公園的建設則為飛速發展的麗澤金融商務區賦予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為打造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導入了硬核實力。
“再現”金代歷史
“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初具規模
“北京市內現存有關金中都的遺址遺跡有4處,3處位於豐臺,分別是金中都水關遺址、金中都城遺跡及蓮花池。其中金中都城地表僅存三處殘墻,分別位於豐台區盧溝橋鄉的鳳凰嘴村、萬泉寺村、高樓村,蜿蜒分佈在麗澤金融商務區範圍內。”豐台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高明亮介紹,“此次對外開放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坐落在金中都城遺址帶上,以L形貫穿麗澤金融商務區核心區,公園內現存金中都西城墻遺跡一處、南城墻遺跡兩處,未來將打造歷史、文化、生態多元一體的‘北京建都之始的全景博物館’。”
“繼遼宋相容華夷,秉正統以定中華”。金代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觀念的倡導者、踐行者,而位於豐台區的金中都城遺址更是北京建都的起點,是北京近870年建都史的物證。
豐台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中都城遺址公園以“千年對話、古今交融”為設計理念,定位為“記錄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偉大復興的文化公園”“麗澤金融商務區的前花園與會客廳”,強調歷史文化與新時代國際金融商務區的緊密聯繫,建成後將成為麗澤金融商務區的文化助推器以及古今文明的文脈連通器。
如何保護與展示金代城墻遺跡?如何再現“L”形城墻的空間連續性?如何將歷史輝煌與當代城市生活融合?在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規劃建設之初,豐台區就提出了將金中都城遺跡本體保護納入麗澤金融商務區規劃建設,結合城墻遺址“L”形走勢位置設置帶狀綠化、建設遺址公園,與未來發展有機結合的保護利用建議。
據悉,金中都城遺址公園自西北向東南佈局,形成寬約60米、長約2300米的L形公園。帶狀場地分為遺址保護帶、商務休閒帶和自然綠化帶三部分,分別採取折線、留白和曲線形式,對應城市、歷史和自然主題。
城市文脈延續
歷史文化與新時代國際金融商務區交織碰撞
豐台區園林綠化局綠化辦負責人石犇帶我們沿着金中都城遺址公園3號地塊一路向南,可以清晰直觀地看到,兩側近路為自然生態帶,以楓類、椴類、欒樹、銀杏為主,結合地形起伏打造自然流動的綠色生態慢行空間;而靠近建築物一側則為商務休閒帶,增加一些休閒設施、城市傢具,打造“商務會客廳”,方便商務人士和周邊居民室外休閒。
3號地塊位於麗澤平安金融中心A座西側,地處公園整體“L”形的一豎中,依據金中都麗澤門的歷史資料,設置對稱式環境景觀,結合開放空間,植入城門形制的建築元素和文化主題,展現築城勞作技藝。走進公園之中,中央綠地作為城墻遺址帶被抬高0.45米,一尺多高的圍墻被設計成夯土色,形成金中都城墻的意象。初夏時節,公園內月季花、大濱菊開得正盛,結合微地形景觀,形成綠意盎然的彈性空間,在麗澤金融商務區上班的人們三三兩兩徜徉其中,有的手捧咖啡聊天,有的則帶着筆電處理工作。“這個城市公園就在公司樓下,每當遇到設計瓶頸我都會來這裡坐坐,在蔥郁和花香間辦公更有靈感。”麗澤銳中心大廈的員工Clara介紹。
沿着公園來到位於審計署東側的6號地塊,這裡是“L”形公園的拐角處,正好也是金中都城墻的拐角處。在這裡通過模擬城墻遺址抽象景觀方式,在地面設置轉角地雕塑,站定此處,向北是高樓村遺址,延續城墻文脈,向東則保留着一段約200平方米的鳳凰嘴城墻遺跡,傳承着歷史記憶。家住附近的翟奶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公園建成後她每天下午都會帶着兩歲的小孫女沫沫過來玩:“公園裏車少、路平、環境好,盛夏時溫度都比周圍低。”數百年前這裡曾經是金代人們生活的地方,後來隨着時代變遷,成為翟奶奶那一代人孩童時期的樂園,現在經過規劃設計後的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陪伴着更多的孩子玩耍長大。隨着金中都文化的挖掘、保護、利用,城市文脈也在代代傳承延續。
古垣賦新詩
經典文化“熱”起來 歷史文化遺産“活”起來
古垣賦新詩,未來金中都城遺址公園將打造成沉浸式的考古景觀帶、參與式的城市新地標、開放式的城市博物館,實現千年對話、古今交融。公園融入文化元素,從北至南分為河、門、城、坊、藝五個區域,從都城的河城體系、中原文化延續、城墻夯築技術、裏坊街巷特色、戲曲文字工藝等方面,通過園林景觀、建築小品、空間設計等現代景觀語言對金代歷史文化進行再現和闡釋。
“金中都城遺址公園的建設與常規公園不同,我們專門在中間部分設置了約24米的遺址保護帶,種植小灌木或宿根花卉,防止對地下文物産生破壞。”石犇介紹,“遺址保護帶略微抬升,暗示城墻範圍,保護帶上選取淺根系地被植物,在保護地下遺存的同時,形成與自然、歷史對話的場所。”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丁利娜介紹:“金中都城是在遼南京城的基礎上擴建的,豐台區正好位於金中都新擴建部分,因此在豐臺挖掘出的金中都遺跡是原汁原味的金代建築,這對於研究金代街巷、裏坊的佈局有着重要意義。此外,豐台區也是找到金中都城門可能性最大的區域,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的金中都考古挖掘工作在豐臺落地。”
作為國內首個“園林式金融商務區”,麗澤金融商務區規劃綠地面積約2800畝,區域內生態慢行步道長達34公里。金中都文化挖掘與麗澤金融商務區建設的深度融合,無疑為該區域宜居宜業的生態注入了更多信心。豐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豐台區將繼續深度挖掘金中都文化,用現代語言翻譯,做好區域歷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走進現代生活,讓那些積澱着歷史煙雲、凝結着先賢智慧的經典文化“熱”起來,讓歷史文化遺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