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朝陽區召開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佈會,未來三年,朝陽區將圍繞“減負、增效、提質”,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教師、課堂、學生、學校和管理五個方面為重點,實施“十項任務”,推進“十大教育應用場景”,助力教師精準教研和高效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多樣化發展。北京市副市長馬駿,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朝陽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小傑,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國紅,副區長楊蓓蓓出席活動。
馬駿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市堅持以首善標準持續推動人工智慧建設,進行了首創式探索,出臺一系列人工智慧賦能教育教學改革政策。朝陽區此次發佈教育系統“人工智慧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標誌着朝陽教育在人工智慧賦能新質生産力、助力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教育領域要深刻認識“技術創新”與“教育教學”之間的關係,深化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的運用,真正實現為教師賦能、為課堂增效、為學生提質。同時,希望朝陽區深入探索,積累經驗,為北京市乃至全國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朝陽樣本、朝陽智慧,為中國教育走向更加智慧化、個性化的未來貢獻更多朝陽力量。
王攀在致辭中表示,市教委牢牢抓住“人工智慧”這一教育變數,聚焦人工智慧賦能“學生素養提升、五育並舉落實、育人能力提高、家校社協同、校園綜合治理”等,陸續啟動了幹部教師“人工智慧賦能”全員專題實訓、25所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學校遴選、推進人工智慧通識教育等工作,強化典型引領,以點帶面、點面結合推動“人工智慧+教育”實踐發展。希望朝陽區在人工智慧領域先行先試,研究探索人工智慧促進教育教學變革的有效路徑。強化幹部教師培訓,拓展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應用新思路。部門協同發力,切實推進人工智慧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實踐工作,開啟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的新篇章。
吳小傑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朝陽區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市教委等單位的指導幫助下,依託北京數字經濟核心區建設,積極推進數字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常態應用和深度融合,實現了從個性化學習到智慧輔助教學、從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到教育管理智慧化的全面提升。制定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是朝陽區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北京市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的務實舉措,也是我們擁抱科技、面向未來提升教育品質效率的實踐探索。希望全區各學校、廣大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不斷推動教育理念變革、模式創新,確保行動計劃有效實施、取得豐碩成果。
“朝陽區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會上發佈。自2024年-2026年,朝陽區將深度實施“賦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工程”“賦能課堂精準教學實踐工程”“賦能學生高階思維培養工程”“賦能學校校家共育幸福工程”“賦能管理智慧大腦建設工程”五大工程。同時,啟動“啟動專項增素養”“依託技術減負擔”等十項任務建設。
朝陽區還發佈了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十大應用場景,包括數字課後服務、學生個性化作業等,把人工智慧技術深入到教育教學和管理全過程、全環節,助力教師精準教研和高效課堂教學,形成朝陽特色的AI教育新樣態。
活動現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小學、北京市日壇中學實驗學校等3所北京市人工智慧試點學校進行了應用場景展示。作為被教育部認定的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基地,北京市第八十中學發佈了人工智慧基地校建設方案。
朝陽區作為首都教育改革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陣地,始終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積極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新挑戰,堅持先行先試,不斷開闢教育數字化新賽道,探索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高品質發展新路徑,在人工智慧賦能作業改革、課堂教學評價、雙師課後服務、作文批閱與指導等方面開展了有益探索。“朝陽區智慧作業的實踐探索”先後入選北京市教育委員會2024年教育大數據創新應用案例、中國教育報區域教育高品質發展實踐案例,引領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