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馬家堡活力中心整體面積4.3萬平方米,形成“一體兩翼一軸”的空間結構。
一體
以角門西地鐵站、嘉樂公園、嘉囿公園以及旱河構成休閒景觀核心區,通過旱河向東聯繫即將“點靚”的涼水河,向西聯繫世界花卉大觀園活力中心;
兩翼
由靠近三環的凱德MALL、馬草河構成的休閒格局北翼和靠近四環的城南商業集群構成的休閒格局南翼組成;
一軸
以馬家堡西路為主幹線的軸,將一體兩翼貫穿連接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豐”字結構。
近日,從區發展改革委我們可以了解到,為全面提升豐臺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增強城市活力和城市魅力,豐台區將打造包括麗澤金融商務區、馬家堡、方莊等在內的10處有品質、有人氣、有主流業態、有“引爆點”的區域城市活力中心。“2024年,豐台區將在馬家堡和方莊活力中心一期建設完成的基礎上,啟動馬家堡活力中心二期建設,並依託重點區域推動麗澤、槐新商圈活力中心設計規劃和建設。現階段,馬家堡活力中心二期建設已經按下‘加速鍵’,預計10月底前建設完成。”豐台區專項辦專職副主任陳焰介紹,“我們將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持續推動區域城市活力中心建設不斷展現新成效,助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將建設成果變為
“寫在老百姓臉上的喜悅”
“想晨跑鍛煉,家門口就有鋪着塑膠跑道的天然氧吧大公園;想陶冶情操,活動中心裏各國展出、戲劇輪番上演……生活方便、道路暢通,我們馬家堡的老城居民現在過上了‘嚮往的生活’。”家住馬家堡街道星河苑社區的居民馬英説。
馬家堡街道地處南三環、南四環之間,是北京市較早開展城鄉綜合整治的區域,而隨着時代發展,城市風貌過時、商業互動性差成為現階段馬家堡活力中心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自馬家堡商圈啟動建設以來,從臟亂差的北甲地綜合市場,到推窗見綠的嘉囿公園,再到即將建起的馬家堡活力中心,馬家堡這個擁有70多個居民小區的“老城”逐漸煥發出新的活力。
馬家堡活力中心整體面積4.3萬平方米,形成“一體兩翼一軸”的空間結構。“一體”,即以角門西地鐵站、嘉樂公園、嘉囿公園以及旱河構成休閒景觀核心區,通過旱河向東聯繫即將“點靚”的涼水河,向西聯繫世界花卉大觀園活力中心,是馬家堡活力中心的主動脈;“兩翼”,即由靠近三環的凱德MALL、馬草河構成的休閒格局北翼和靠近四環的城南商業集群構成的休閒格局南翼組成;“一軸”,即以馬家堡西路為主幹線的軸,將一體兩翼貫穿連接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豐”字結構。
“2023年完成的活力中心一期工程,主要圍繞旱河南北兩個重要節點進行全面升級,分別是嘉樂公園和馬家堡文化活動中心。”馬家堡街道辦事處主任高玉魁説,“二期工程計劃將一期建設項目、嘉囿城市休閒公園、嘉樂公園三個地塊進行一體化改造升級,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無界公園’,在旱河上架設景觀橋,縫合割裂的城市綠色空間,同時通過優化改造公園入口廣場,見縫插綠,打造馬家堡園林式活力中心名片。”
老劇場變身Live House
“嗨翻”國際范兒的馬家堡
如何將較好的城市基底轉化為生活改善優勢?如何打造和群眾黏合度更高、更具品質的活力街區?位於嘉園路與嘉園南街交會處的文化活動中心(原戲曲文化中心)翻新工程一直是周邊百姓關注的焦點。
近日,馬家堡文化活動中心已經完成改造升級並正式亮相,原先的茶色玻璃幕墻變為流線型層疊打孔鋁板,在陽光的映襯下極具時尚設計感,與周邊環境更協調,也更符合現在人們的審美。走進中心內部會發現這裡不同於傳統劇場的觀眾席和舞臺相對獨立設計,而是偏向於Live House,主場不設固定座椅,可以靈活地根據演出形式調整佈置舞臺。
除了座椅設計外,中心頂部的照明更是獨具匠心。“90後”的義大利留學生王海軒説道:“改造燈軌的設計理念源於我曾經在荷蘭看過的一場電子音樂show,他們將所有的射燈架設在軌道之上,配合各種不同應用場景進行移動和組裝。改造後,劇場既可以滿足會議布展的照明需求,又可以滿足舞臺劇演出沉浸式、場景式的靈活燈光佈局。”
談及劇場改造初衷,馬家堡活力中心劇場項目負責人甘迎新介紹:“我們希望一方面服務公共文化,豐富馬家堡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則重點打造出更具國際化的文化交流平臺,未來將會把俄羅斯、法國、荷蘭、義大利的優質藝術資源引入劇場,如藝術大師課、外籍專家講座、時尚布展、藝術市集等豐富的資源都在洽談之中,不久將與馬家堡的百姓們見面。”
與此同時,將對文化活動中心旁的馬家堡街道政務服務中心進行調整升級,將位於二層的圖書館整合到一層並引入書店業態。在北側與河道相連的外區域定制座椅供閱讀者休憩,豐富區域商業形態,形成延展性更強的群眾閱讀空間。
劇場升級演藝劇院、老公園升級娛樂場地、政務服務中心升級閱讀地標……隨着馬家堡活力中心的逐步推進,一項項立足民生、滿載民意的建設成果已經變為“寫在馬家堡老百姓臉上的喜悅”。馬家堡街道黨工委書記梁晨介紹,“作為豐台區着力打造的10處活力中心之一,馬家堡街道將依託現有資源,從社區居民的角度構建更具品質的社區生活,以激發居民多種活動意願、釋放區域內優勢環境資源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