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西城區人民政府、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和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共同主辦的“相約西城 共用未來”德國專場招商推介會拉開帷幕。聯合國工發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主任武雅斌,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董事會主席彼得·努斯鮑姆,西城區委書記孫碩,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東偉出席活動。
據介紹,近年來,中德合作日益密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程度逐步加深。德國是對華投資金額和項目最多的歐盟國家,投資項目金額大,技術含量高。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下歷史新高,佔德國對外投資總額的比例也創下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目前,有超過5000家德國企業在華發展,投資項目近1.2萬個,投資總額超過400億美元。2024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德國總理朔爾茨於4月14日率領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就中德深化合作進行交流。
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成立於2013年,匯集了全世界尤其是德瑞奧三國的商界精英。2023年6月,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支援下,區商務局與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在聯合國工發組織總部遠端簽署合作備忘錄。2024年,在德國總理訪問北京期間,德國國際經濟議事會帶領德國的近二十家隱形冠軍企業組成高級商務代表團赴西城區考察,走進內聯升、張一元、瑞蚨祥等大柵欄商業街的老字號,並參加“相約西城 共用未來”主題的招商推介活動,就推進雙方金融、科技、商務、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度洽談合作。
區商務局負責人介紹,“相約西城 共用未來”招商推介會已連續舉辦三年,已成為了西城區的特色品牌項目,此次推介會重點展示了西城區區位和政策優勢,展現西城良好的營商環境。
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2023年,西城區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居北京市第一,作為中國金融管理中心所在地,駐區金融機構資産規模超過150萬億元。依託繁榮的經濟基礎、豐厚的歷史文化、優美的宜居環境和完善的生活服務,西城區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
近年來,西城區深入挖掘區域優勢,大力構建以金融、金融科技、資産管理、數字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4+N”産業結構,努力在北京乃至中國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中走在前列。西城區以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為引領,不斷在深化、拓展開放發展上邁出新步伐。近三年來,累計入庫“兩區”項目599個,預計投入總金額達6121億元,落地項目372個,金額達547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超17億美元,提前完成“十四五”時期年均3億美元的目標。2023年,進出口總額達到8000億元,出口額超千億元,每人平均對外投資額全市第一。
此次招商推介會,是西城區推進開放合作的新舉措。西城區希望通過此次招商推介,與德國企業共同發現和捕捉發展機遇,在金融、數字經濟、科技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推動雙方經濟繁榮發展、造福民生福祉。同時,積極探索醫療、文化等領域的新項目,進一步拓寬交流與合作空間,為增進兩國人民了解和友誼作出積極貢獻。
推介會上,區發展改革委、區數據局、區商務局、區外事辦、北京金融街服務局、西城園管委會等部門領導作為“服務管家”與企業代表見面,就項目合作進行深入對接。
未來,西城區將按照“2-1-1-5-2”框架體系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從“國家中樞、發展高地、活力都市、文化名城、美好家園”五個維度,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全力推動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示範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範區的“一個中心”和“三個示範區”建設,以“兩區”建設為引領,以更大的力度“引進來、走出去”,持續打造一流開放高地,一流産業園區,一流合作平臺,一流營商環境,在開放發展中助推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
區領導曾林峰、王波、楊秋,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局長盧五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