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持續推進花園城市建設 讓市民“推窗見綠 出門見景” 添綠16000畝 繪就“綠美豐臺”新畫卷

日期:2024-04-10 10:55    來源:豐台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天氣漸暖,豐台區山花爭相綻放,公園裏又迎來最熱鬧的時節,良好的生態為豐臺發展注入新動能。近年來,豐台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為抓手,持續深化“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轄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天藍、水凈、林綠、氣清,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自本期起,本報將聚焦豐台區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以高水準保護支撐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全區森林總面積8551.74公頃

  全區森林覆蓋率達27.99%

  城市綠地面積為7803.49公頃

  城市綠化覆蓋率(不含水面)為47.93%

  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3.18%

  綠化覆蓋面積9634.29公頃

  綠地率38.83%

  每人平均綠地面積38.79平方米

  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2.38平方米

  花園城市是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全域森林城市、公園城市的賡續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北京方案。近日,為全面啟動豐台區花園城市建設,區園林綠化局制定《北京市豐台區“花園城市”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居民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

  從“森林城市”到“花園城市”

  春風拂面綠意濃,植樹造林添新容。4月7日,豐台區四套班子領導帶領140余個部門、400餘人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揮鍬鏟土、扶苗填坑、培土澆水,用實際行動為豐台區再添一抹新綠。植樹現場,王少峰等區領導與廣大幹部職工熱情交流,詳細詢問樹木品種、成活率及種植面積等情況,期冀廣大幹部群眾和學生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守護美好家園。一株株新苗在春風中挺立,展現出勃勃生機。

  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是推動森林城市的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自2019年豐台區全面啟動創森工作以來,全區上下聯動,通過實施“綠城九法”,新增造林面積16000畝,公路、河道綠化150余公里;全區森林總面積顯著提升,綠地總面積提升了1681公頃;新建公園綠地134處,提升公園綠地18處,使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升了18個百分點,補足城區公園綠地、鄉村綠化、生態文化等指標短板,創森指標提升幅度居全市前列,生態文明成果顯著。

  據區創森辦介紹,四年間,通過成立區創森工作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區級領導定期調度工作機制和“林長制”工作體系,構建出了豐臺創森的務實高效工作機制。大尺度興綠建園,完成規劃任務277項;同時注重機制創新,舉辦“走進森林城市·綻放社區之美”活動,建設社區“鄰里花園”“最美陽臺”“種子家庭”,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社區侵佔綠地、不文明養犬等問題,打通生態文明建設“最後一公里”。

  建設以南苑森林公園為代表的南中軸公園群,培植豐臺“城市綠肺”;打造國內首個森林商務區——麗澤商務區,實現商務區500米內即可踏入麗澤公園群;建設千靈山、北宮生態綠色屏障、建成久敬莊等近百個精品公園;完成百個花園式社區建設……在創森工作上,豐台區着力打造特色亮點,構成“一軸一廊一屏障、百路百園百社區”森林城市格局。

  同時,着力推動綠色惠民工程,實現北京園博園和北宮森林公園免費開放。開發“森林城市·百園地圖”服務平臺,實時共用公園狀態、特色景觀展覽、植物物候期地圖等資訊。策劃“五情”宣傳活動近480場,發放宣傳材料數十萬份,創森工作得到群眾的廣泛支援。

  如今的豐台區,森林總面積達到8551.74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27.99%;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3.18%,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7.93%,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更是達到了12.38平方米。豐台區已經成為北京市首個成功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非生態涵養區,實現了“生態進城”,並於2023年達到了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據了解,2024年是北京推動全域森林城市高品質發展、建設森林環抱花園城市的開局之年,下一步,豐台區將進一步探索實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花園城市發展之路,緊緊圍繞高品質發展要求,發揮豐臺花卉産業特色優勢,努力建設美麗宜居花園城市。

  制定發展規劃

  打造豐臺花卉“金名片”

  園博園中20萬株鬱金香在春風中輕輕搖曳,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為豐臺增添了一抹濃烈的色彩。花卉,早已成為豐臺的獨特名片。

  陽春三月,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區園林綠化局繪製“豐台區賞花地圖”,串聯起豐臺的花海盛景。包括五大路線:世界花卉大觀園—花鄉公園牡丹百匯園觀賞線、蓮花池公園—世界公園觀賞線、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千畝槐花園、北宮國家森林公園—怪村花海觀賞線、園博園—紫谷伊甸園花海觀賞線,邀請市民一同領略春日豐臺之美。桃花爭艷、梨花絢爛、海棠嫣然,還有大片大片的鬱金香珍品令人目不暇接,一棵棵連翹打造了一個金黃的世界,一棵棵紫丁香如夢似幻。

  豐臺玉泉營草橋村,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花鄉”,泉甘土沃,花繁香幽。作為北方地區重要的花卉集散地和現代花卉産業集聚區,豐臺的花卉産業早已名揚四海。如今,豐台區更是立志將這片土地打造成花卉消費的新高地,補齊産業短板,讓花卉經濟煥發新的生機。

  下一步,將制定《豐台區花卉産業發展規劃(2023—2035年)》,統籌區域內資源,建立近期花卉工作項目庫,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快花卉種業創新。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將有力推動豐臺花卉産業的轉型升級。

  同時,區園林綠化局還致力於打造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扶持龍頭企業做大數字化交易平臺,鼓勵企業聚焦花卉種業研發和商務模式創新,讓豐臺的花卉産業在國內外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時,也在積極籌備第十二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的申報工作,期待在這場花卉的盛宴中,展示豐臺花卉産業的獨特魅力和無限潛力。

  “努力打造‘花香中國’豐臺樣板,為首都建設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區、示範區貢獻豐臺力量。”相關負責人表示。

  112公里綠道落地

  打造“最美家鄉路”

  3月29日,首都之窗網站正式發佈了《關於深化生態文明實踐推動首都花園城市建設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突出首都特色,建設具有標誌性的生態文化風景廊道。豐台區積極響應市級要求,打造了一條總長約112.4公里的城市公園環聯通綠道,串聯起數十個公園,北起南沙窩橋,東至榴鄉橋,途經西四環至南四環,連接豐臺總部基地、麗澤商務區等高新産業聚集地,旨在將首都的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完美融合。

  日後,在花鄉精品綠道上,市民可以一邊欣賞多彩花景一邊健身,同時還有售賣平臺,可以“一站式”購齊喜愛的花卉……

  城市公園環聯通綠道包括宜居生活綠道、智慧健康綠道、郊野騎行綠道、商務休閒綠道、公園騎行綠道、花鄉精品綠道等六大特色綠道。建成後,這條綠道將與園博綠道、正在規劃中的永定河綠道、涼水河綠道等相互連接,進一步完善豐臺河東地區的綠道體系。

  “為市民打造有活力、有溫度的綠色生活空間,促進城鄉綠色協調發展,讓人民群眾共用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

  未來,這條綠道還將與南苑濕地森林公園、槐新公園、麗澤城市運動休閒公園、看丹公園、禦康公園等30余個公園綠地進行深度串聯,共同構建一條生態、科技、人文緊密融合的“最美家鄉路”。

  建超3000畝的示範區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守護生物多樣性

  與麗澤金融商務區遙相呼應,周圍森林密布,滿目蒼翠,山下水系環繞,各類花草鬱鬱蔥蔥;1米多高的蘆葦隨風搖曳,成片的銀邊翠裝點河灘,遠處林木掩映……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作為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綠肺”,不僅為生態環境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更是市民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理想場所。

  2018年5月規劃建設工作啟動之時,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就備受關注。目前,園區內生物多樣性示範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當中,總面積為3307畝。

  同時,為完善公共文化空間,南森觀景臺和林海秋風觀景平臺的建設也在進行中。據介紹,南森觀景臺的設計高度為20米,建築面積達1044.69平方米,位於佔地面積200畝、高39米的現狀東土山上,總高度達到59米。這一設計巧妙地融入了生態空間的城市天際線理念,突出了南苑地區的囿臺文化,使南森觀景臺成為與“奧林匹克塔”遙相呼應的城市文化地標。

  目前,南森觀景臺的結構封頂已經完成,預計將於“五一”假期竣工開放。屆時,市民將能夠登上這一觀景臺,360度全景遠眺北京城區,俯瞰整個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的美景。

  整個示範區的建設預計將於2024年年底完成。除了南森觀景臺外,“臺、亭、榭”等標誌性景觀也將打造完成,將進一步豐富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的生態功能和文化內涵,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休閒和游憩空間。

  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北京中軸線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超大型藍綠空間、北京中心城區內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和觀鳥勝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首都生態大花園。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