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文化新地標!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預計2025年建成

日期:2024-01-24 18:04    來源:海淀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日前,從海淀區北部辦我們可以了解到,海淀區全面提升北部地區文化品質,塑造文化新地標,2024年將重點推進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及周邊環境建設,確保20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時,北院區全面建成。同時,區北部辦在2024年將進一步優化空間佈局和配套功能要素,加快補齊科學城北區道路交通、市政基礎、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短板,促進産城深度融合,打造高品質生産、生活、生態空間。

  2023年,區北部辦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統籌推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有效落實,一批規劃設計成果順利落地。2024年,區北部辦將繼續圍繞“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全力推進公服設施配套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助力北區發展再上新臺階。

  高品質規劃引領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建設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需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區北部辦主任陳愛清表示,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規劃建設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謀劃北部街區控規編制工作。“區北部辦以控規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總體規劃和海淀分區規劃戰略部署,統籌推進22個街區控規編制工作。當前,第一批12個街區控規已獲批,剩餘1個街區已報市政府。目前,區北部辦正在提速北區第二批9個街區控規的編制及報審工作。”陳愛清説道。

  我們可以了解到,已獲批的第一批控規中,落實了溫泉鎮、西北旺鎮騰退村安置房項目,保障了中關村綜保區、溫泉科技園三期等重點項目選址。第二批控規將繼續聚焦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全部騰退村莊回遷安置任務,優化“一鎮一園”集體産業佈局;提升北清路科創走廊輻射帶動作用,提升軌道站點周邊用地綜合開發效能,改善職住平衡用地結構。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非建設空間及保留村蘊藏的資源稟賦豐富多樣。”陳愛清表示,“下一步,區北部辦計劃加強對非建設空間和保留村的規劃研究力度,實現‘建設主導街區’與‘生態複合街區’的統籌謀劃,進一步挖掘其文化價值、生態價值、産業價值。”

  堅持公服設施先行推動民生項目落地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裏,區北部辦集中力量,壓茬推進配套公服設施項目建設。在教育上,中關村三小科技園分校開園辦學,亮甲店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工建設。在醫療上,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等醫療配套工程進展順利,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不斷匯集。在交通上,持續推動路網加密與織補,上莊路北段一期項目開放通行,辛店西一路、辛店西二路等道路及隨路管線建設完成,推動玉津路、疊風路等5條斷頭路前期工作。此外,還開工建設西埠頭、北安河、永豐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服務保障溫泉水廠等重點項目建設。

  為了儘快實現海淀南北區均衡協調發展,區北部辦從規劃階段入手,引導規劃與實施緊密銜接,以街區項目建設清單為抓手,將供地作為重點工作,加速已批復街區公服設施等民生項目先行落地。先後編制了西北旺0403、0411街區、翠湖0115等12個街區項目清單,明確了86個公服項目、83條市政道路的建設主體、建設時序、資金來源,逐一落實任務、倒排計劃,壓縮項目落地周期,並定期跟進項目進展,加快推進規劃實施落地。“按照清單任務安排,2024年-2026年的3年內,爭取以上項目全部開工,這是繼2018年科學城北區集中建設25個醫療和教育配套設施後,啟動的新一輪公服設施建設。”陳愛清説。

  2024年,區北部辦將按照北區開發建設計劃安排,通過滾動開發、集中釋放,謀劃一批、啟動一批、建設一批的思路,形成項目建設的良性迴圈,為北區發展再上新臺階提供強有力支撐。2024年計劃安排市政道路類項目共計41項。加快推動溫泉水廠和上莊再生水廠(二期),以及北安河、西埠頭、永豐110千伏等輸變電項目建設。持續推進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西玉河蓄滯洪區項目、永豐羽毛球中心等項目。重點推進故宮博物院北院區及周邊環境建設,確保20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時,北院區全面建成。啟動翠湖R地塊6.78萬平米區級文化設施建設工作,填補科學城北區大型文化演藝中心的空白。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