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創森” 勾勒出大興全新森林版圖

日期:2024-01-17 09:08    來源:大興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北京由此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省級城市。通過五年創建,大興區已完成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任務,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並於2023年順利通過國家級驗收。

  大興區作為北京南部地區的首都新國門,自2019年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以來,全區持續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兩山”理念、森林“四庫”論斷,嚴格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委、市政府、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等關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工作部署,圍繞《大興區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任務安排,舉全區之力,集全民之智,聚萬眾之心,積極推進森林城市建設,營造出城在林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花園式”城市景觀。截至目前,全區林木覆蓋率34.63%,城市綠化覆蓋率46.05%。放眼大興,水清岸綠,繁花似錦,萬物競秀,新大興新國門生態底蘊日漸豐厚。

  夯實生態之基

  打造生態發展新格局

  結合北京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創森期間,大興區立足高點定位,“大刀闊斧”造林,通過高標準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充分利用疏解騰退空間,最大限度佈局城市森林,提升生態資源總量,建設萬畝以上片林9處、千畝以上片林41處,打造出西南五環城市森林公園群,全區林木覆蓋面積53.83萬畝,勾勒出大興全新森林版圖。大興區緊抓新機場建成通航的歷史機遇,堅定國際標準、國門特色,高標準實施了新機場周邊、“五縱兩橫”交通綠廊、永定河及永興河水系綠廊等綠化項目,打造幾何狀、大尺度、大色塊、集中連片、成帶聯網的生態景觀2.34萬畝,生態廊道持續貫通,“森林環抱機場”的美好願景成為現實。

  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結合“疏整促”工程,“見縫插針”補綠,實施了公園建設、留白增綠、邊角增綠、五邊綠化和美麗鄉村等生態建設工程。創森期間,實施揭網見綠3189.27公頃、播草種花3.8萬畝;新增城市綠地67.69公頃、改造提升綠地16.04萬平方米,持續拓展群眾身邊的綠色空間,形成了層次分明、種類豐富的綠化效果。

  堅守生態之本

  開創和諧共生新局面

  大興區持續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充分利用轄區河流、濕地資源,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重點建設標準,建成小黑垡濕地公園以及多處小微濕地。創森期間,對現有平原生態林30萬畝進行高品質養護管理,建立市級生態林養護管理綜合示範區5處,完成林分結構調整5.8萬畝,建成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46處,小微濕地71處,建設本傑士堆284個,人工鳥巢849個,昆蟲旅館157個,種植食源性蜜源性植物13萬株,林下補植補種36.27萬株,為野生動植物營造了健康穩定的自然生境。

  生物多樣性持續豐富。隨着生態格局不斷優化,綠化成果不斷增加,全區生態物種日益豐富,調查發現全區現有維管束植物414種,包括野生植物212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8種、北京市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種。

  立足生態惠民

  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大興區融合皇家苑囿、田園農桑、泛永定河等多元文化內涵,發展了豐富的梨、桃、葡萄等林果産業資源以及朱頂紅、月季等花卉産業模式。通過不斷深耕本地特色生態産業,持續鞏固園林綠化産業資源成果,激發生態産業新動能,讓綠色福祉惠及民生。

  推動産業提質增效。以“生態優先、優質安全、精品特色”為目標,全力打造“兩帶、百果、百園”産業佈局。積極推進7個老北京水果示範基地建設。全區果樹面積5.6萬畝,種質資源約6000個品種,保護老梨樹、老桑樹資源5萬餘株,建立了全市第一家001號園林綠化專家工作站。

  銘記發展之根

  描繪藍綠交織新畫卷

  大興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三次到大興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的殷切囑託,全力打造綠色生態標桿,建成全國首個森林城市主題公園,為首都森林城市建設增添了新亮點,成為宣傳中國森林城市理念、成效的新陣地。依託各類生態科普場所,積極推進森林城市主題宣傳建設工作,使綠色觀念漸入人心,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將大綠大美新國門的美好藍圖“一繪到底”。

  持續推廣盡責新形式。推動“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融合開展線上、線下義務植樹活動,大力普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緊抓重要節日,多元化開展“春植、夏認、秋撫、冬防”義務植樹全年盡責活動,全面推廣多樣盡責,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等盡責形式,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生態文化活動,為綠色共用打下堅實基礎。

  讓園藝走進群眾生活。以全區鎮街公園、村頭公園、社區黨群驛站為平臺,根據社區、學校、家庭等不同群體,開展綠植養護,知識科普,插花藝術等各類活動,逐步形成全社會共建共用生態的良好局面,全區創建氛圍日益濃厚。

  促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繼承鞏固與創新發展相結合,人文活動與大眾互動相結合,文旅惠民與促進消費相結合,産業模式與現代網際網路技術相結合,先後推出了梨花節、梨採摘節、葡萄文化節、月季文化節、桑葚文化節、西瓜節等一系列生態文化活動,持續輸出大興花果文化。

  下一步,大興區將以落實北京全域森林城市高品質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堅持鞏固拓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厚植綠色生態底蘊,打造綠色發展典範,提高惠民服務水準,將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將生態良好轉化成生活美好,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宜居宜業美麗家園,為首都高品質發展貢獻力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