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北端,奧林匹克公園是全市體育文化的一處高地。近日,跟隨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集體採訪隊伍來到“雙奧之區”朝陽區,在奧林匹克公園登塔、探館、實地體驗。奧運帶來的豐厚資源遺産和寶貴精神財富,創造了國際一流的賽事活動舉辦條件,不斷浸潤百姓的體育文化生活。
奧林匹克塔成為了朝陽區的獨特標識。(王嘉樾 攝)
傳承發展奧運文化醒目地標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由五個獨立塔組合而成的北京奧林匹克塔是一座地標性建築。2016年6月,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將其命名為北京奧林匹克塔後,塔頂高懸奧運五環標誌,成為奧運文化傳承發展的醒目標誌。
登上塔頂觀景平臺,從246米高空俯瞰,北京城市美景盡收眼底。南觀,鳥巢、水立方兩座奧運標誌性場館一圓一方,相互映襯、和諧優美;西眺,冰絲帶、國家網球中心一遠一近、飄逸靈動;北望,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打造了城市中偌大的森林氧吧。
近年來,奧林匹克塔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逐漸成為大型活動期間朝陽區夜景燈光照明、接待參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在不久前,剛剛落幕的2023北京朝陽國際燈光節上,北京奧林匹克塔就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塔身上的“我愛朝陽”夢幻光影成為不少市民照片中的城市美景,展示了朝陽區的“國際范”“文藝味”和“煙火氣”。
三大場館迎客610余萬人次
奧林匹克塔南側的國家游泳中心是一座名副其實的雙奧場館,冬奧會後,“水冰雙驅”為其帶來了全新活力。其中,奧林匹克比賽大廳先後舉辦了京津冀游泳公開賽、青少年游泳系列賽等活動,全新的水立方嬉水樂園也已開放迎客。南側廣場地下空間開放了“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4條專業冰壺道和冰場向市民開放,推出了“冰立方”冰迷歡享季PLUS、“冰立方”杯冰壺邀請賽等活動。
“國家游泳中心就像一間體育超市,很多年輕人會跨項目來玩。原本打算來游泳的人,也許就會嘗試打冰壺,有些人只是來參觀游覽,後來也會選擇上冰體驗。”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説,“今年,我們場館大約迎來200萬人的客流量,包括體育健身、旅游參觀、活動休閒等。隨着市民體育休閒健身的熱情不斷高漲,明年的形勢預計將會更好。”
在國家體育場鳥巢,2023年夏天的星光演出季更是火爆出圈,17場超大型演唱會吸引觀演人次達到82萬。冬季到來,第十三屆“鳥巢歡樂冰雪季”也即將啟動,打造冰雪運動愛好者的戲雪樂園。冬奧會新建場館國家速滑館舉辦了“冰絲帶”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賽、北京市越野滑輪公開賽、“冰輪之星·滑起來”系列賽事等品牌活動,邀請國際頂尖花滑運動員上演大型冰演秀“冰夢絲語”,獻上冰演視覺盛宴的同時,讓首都市民暢享冰上運動的樂趣。
北京國資公司副總經理郭志國介紹,冬奧會後場館開放至今,三大場館已累計接待游客610余萬人次。接下來,北京國資公司將繼續把冬奧精神、冬奧遺産、冬奧情懷賦能傳承到三大場館可持續利用中,打造冬奧場館賽後運營新標桿,努力實現冬奧遺産利用效益最大化。
講述“雙奧之城”新故事
作為“雙奧之區”的朝陽區,不僅富集奧運標誌性場館建築,更是傳承奧運精神的重要載體。前段時間,朝陽文旅集團與中青旅聯合打造了奧園觀光巴士項目,在奧林匹克中心區常態化運營,向市民及世界各地游客展示“雙奧之城”形象。
觀光巴士在鳥巢南站、冰絲帶站設置接駁點,運營時間為每日16時至21時,每半小時一班迴圈發車。路線貫穿奧園南北10公里,車程近1小時,車上配備了專業“奧園主講人”的講解服務,游客一邊觀賞景色、一邊在“奧園主講人”的生動講述中,了解北京作為“雙奧之城”的傳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