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建成首個地下電動自行車庫

日期:2023-11-03 16:06    來源:豐台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一邊是地上電動自行車佔用公共空間停放,一邊是地下自行車庫大量閒置,如何破解這對兒難題?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豐台區成壽寺街道下"先手棋",在方莊南路18號院這一回遷小區探索出了一條地下自行車庫變身電動自行車庫的新路徑。

  走進方莊南路18號院,樹木鬱鬱蔥蔥。月初剛剛投用的地下電動自行車棚就在11號樓東側,一個藍色的地下室入口,很是醒目。車庫門和門楣挂着的牌子上寫着"關閉電源,禁止騎行"8個大字。

  順着坡道走進地下車庫,門廳區潔白的墻面、蔚藍的塑膠地面和墻邊明黃的兩排防爆櫃色彩絢麗。電動自行車到此都要卸下電池,放進防爆櫃內,然後才能推着進入裏面的停車區。

  "進入地下停車庫的電動自行車,都實現了一池一碼,如果沒有卸下電池,前面過道頂部的監測系統就會報警。"現場工作人員説,這個地下電動自行車庫能停放100輛車,10月10日開放以來,已經有50多位居民選擇把車停進來。

  "上個月處理了家裏的老年代步車,換了電動自行車,新車挺心疼的,這不聽説有了地下車庫,立馬就來了,不用擔心電動自行車被風吹雨淋啦,還有視頻監控、有人給看著!"居民劉佳樂説,需要充電的時候,就在樓門口卸下電池放充電櫃裏,車推下來。不需要充電的時候車直接推下來,電池放防爆櫃裏,踏實。

  讓居民踏實的,是成壽寺街道弘揚"四走訪基層"作風,密切聯繫群眾,勇於下"先手棋"的實踐創新。

  方莊南路18號院是回遷小區,空間緊湊、容積率高,有2100余戶居民,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1000輛。

  "在街道的大力支援下,我們小區利用邊角地建設了充電櫃、充電樁,能夠提供500多個充電介面,還根據老人多的特點,在二維碼充電的基礎上推出了充電卡充電模式,解決了居民充電難,杜絕了上樓充電、飛線充電。"方南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劉白羽説。

  充電難問題解決了,釋放了居民購買電動自行車的需求,電動自行車停車難的問題開始凸顯,隨意停放在單元門口或路邊的車輛,不僅影響了小區的安全秩序和環境衛生,也給居民出行帶來了不便,街道屢屢接到居民的投訴。如何解決電動自行車停車難?成壽寺街道黨工委書記孫緒勇帶隊實地走訪社區,"面對面"傾聽居民訴求。

  "地下自行車庫一直閒置着,環境臟亂,還有蟑螂、跳蚤,能不能利用上?"想法很好,可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地下室消防條件能不能達到?那麼多電動自行車集中在地下室安全如何保障?居民是否願意繳費停車?

  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幹了,才知道癥結在哪兒!成壽寺街道平安辦副科長劉印志説,街道"吹哨報到",召集了豐台區房管局和消防救援支隊等部門一同研判。消防條件不過關?在原有噴淋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強排煙系統。電池有安全隱患?加裝"AI智慧電動車電池入戶管控系統",將電動車、電池分區存放,電池單獨存放在防爆櫃。居民不買賬?方南家園社區黨總支召開居民議事協商會,充分徵集居民意見,制定了後續電動自行車庫管理方案,引進第三方公司,24小時輪崗值守,安裝視頻監控系統……

  就這樣,豐台區首個利用地下空間建設的電動自行車庫在各方通力合作下誕生了。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