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區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産業,眼下,田間地頭瓜果飄香,農作物喜獲豐收,豐富了群眾的“菜籃子”“果盤子”,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進入十月以來,太師屯鎮流河溝村脆棗,巨各莊鎮前廠村馬牙棗迎來了豐收,棗農們穿梭其中,忙着搬運、分揀、裝箱,發往市場銷售。
太師屯鎮流河溝村種植戶莊瑞英:今年雨水充足,我們這棗長得也好,又甜又脆又水靈,是個豐收年,我們每天早晨開始採摘,一天能摘個四五百斤兒,心裏特別高興,幹活都有勁兒。
巨各莊鎮前廠村黨支部書記趙雪清:今年我們這個馬牙棗這個産量還是非常可觀的,預計可以達到10萬斤以上,我們通過電商平臺以及媒體賣這馬牙棗,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
果肉豐滿、口感甜脆是流河溝村脆棗的金字招牌,而同樣在這個秋季靠着獨特的口感,俘獲食客味蕾的還有蘋果、葡萄、梨等果品,這些水果主要分佈於我區巨各莊、太師屯、穆家峪等鎮,其中紅肖梨、黃土坎鴨梨、富士蘋果等為密雲常見果品,名氣早已享譽京城。以葡萄、軟棗獼猴桃為特色時令水果,經過多年的培育,目前,全區已有張裕愛斐堡、邑仕莊園等12家高品質的酒莊葡萄園區,年産值可達8000萬元以上。
邑仕莊園辦公室主任周玲娟:今年種植了葡萄大概有1000多畝,其中的品種呢,有黑美人兒、夏黑、巨峰等等十多個品種,那今年的采收的收入呢,大概有50—60萬(元)左右,那我們的葡萄品種的這個口感呢,也是非常的好,甜度非常的高,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香甜可口的果實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嘗鮮,同時,農産品也傳來“豐收信號”。高嶺鎮石匣甘薯種植基地內,挖薯機穿梭而過,一個個體態飽滿的甘薯紛紛翻滾而出。核桃、板栗、大棚蔬菜等農作物也紛紛成熟,纍纍碩果從山林間綿延到田野村莊,描繪出了美麗的豐收圖景。
高嶺鎮石匣村村民梁源:我們今年種的品種是西瓜紅,這種紅薯就是特別的甜,口感也特別好,今年咱們紅薯整體的長勢特別的喜人,一畝地能夠産4000斤,收成特別的好。
北京密雲馮家峪供銷合作社主任趙國強:9月20號開始面向石城、馮家峪、高嶺及太師屯等地收購板栗,目前總計收購了400噸左右,總價值420萬元,板栗收購工作基本結束,我們還面向馮家峪地區收購了紅果,將近100噸,總價值25萬元左右,收購期結束之後,這些紅果、板栗將銷往興隆、遵化、秦皇島等地,助農增收。
豐收之年,農民喜上心頭,不斷培育壯大的“綠色財富”,承載着“三農”發展的底氣,為我區富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