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精彩亮相2023中國“服貿會”

日期:2023-09-06 10:41    來源:大興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近日,大興區帶着以“新國門 向興而行”為主題的時代“興”力量,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文旅服務專題”板塊精彩亮相。

  大興區基於“坐擁新機場、毗鄰副中心、連通雄安新區、輻射京津冀、通達全世界”的絕佳區位優勢,明確了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軸兩帶三區”的總體思路框架。即:依託南中軸延長線打造文化中軸;傳承創新發展永定河(平原)文化帶,龍河、鳳河文化帶;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新興文化産業承載區、國際文化交往門戶區,讓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不斷煥發活力與生機。

  本屆服貿會,大興聚焦“科技賦能文化,文化賦能城市”,將龐雜豐富的大興文旅産業資源精煉成“一軸+兩輪”的全新理念,充分展示大興依靠自身資源走出的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旅發展模式,不斷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打造高品質文旅新生活。

  助力中軸申遺 發展“興”力量

  2023年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關鍵之年,大興以此為契機,努力在南中軸延長線上打造文化之軸、綠色之軸、發展之軸。展廳現場南側條狀展區,這條軸被創造性打造成了一個沉浸式多媒體步道,通過頂、地、墻三面大屏組合,綜合展示大興區在中軸線南延長線上的文旅産業資源,營造從大興國際機場抵達後,走過步道,穿行在南中軸線延長線上的沉浸式體驗,讓觀眾體驗大興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途上“崛起新國門,騰飛興賽道”的良好態勢。

  追溯南囿文脈 邂逅“興”文化

  2023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也是大興得名870年。大興文脈源遠、地位特殊,史稱“天下首邑”。推動文化大興,就是立足北京文化中心建設,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揚大興歷史文化,增進文化自信自強,增強新征程上的精神力量。展廳現場,文化創新板塊從“歷史的大興”走到“現代的大興”,通過“文化賦能城市”,讓文化創意、騎跡大興、非遺體驗、團河行宮等博物館、網紅打卡地和精品民宿等“文化+旅游”産業喜迎八方來客“與大興共大興”。

  其中,團河行宮在本次展會上的亮相,讓到訪觀眾能先一步體驗皇家造園藝術的獨具匠心。團河行宮是清代帝王在南海子(南苑)建造的四座行宮中規制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座,經遺址修復活化利用,團河行宮遺址公園計劃於2023年9月24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科技賦能大興 擘畫“興”高地

  大興是全市發展實體經濟的重要陣地,是正在加快培育的首都新增長極。堅持産業強區,就是堅持高品質發展,立足資源稟賦,聚焦産業創新,加快構建有大興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展廳現場,科技創新板塊通過“科技賦能文化”,讓氫能交通、商業航太、太空研學、北斗AR等“科技+文化”産業推介“未來從這裡大興”。

  “大興原來有這麼豐富的文化和産業資源”,現場觀眾給予高度評價。“復興”“大興”“興盛”,被注入三重美好寓意的“向興而行”,代表了大興區文化旅游産業在深度融合中行穩致遠,在“與大興共大興”的同時,彰顯“未來從這裡大興”的美好前景。可以預見未來的大興,將通過不斷挖掘彰顯古都風韻的文化地標,發展具有創新性文化産品服務,開創生機勃發新局面,推動新大興新國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大興力量。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