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州區委書記孟景偉圍繞基層治理工作到通運街道、玉橋街道、潞城鎮調研。他強調,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切實增強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服務提標、治理提效,努力創造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高品質典範。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趙玉影一同調研。
通運街道紫荊雅園社區由紫荊雅園、紫荊雅園綜合樓、月季園三個小區組成,依託黨建引領“鄰家鄰”樓門共同體項目,樓門環境得到極大提升。玉橋街道玉橋東裏社區由幸福藝居北區、京藝天朗嘉園等五個小區組成,以樓門“金點子”公益微創投項目為抓手,打造樓門微治理特色品牌。
孟景偉走進社區議事廳、樓門詳細察看樓門文化創建情況,與街道社區幹部和居民談變化、議前景,共話基層治理工作新路徑。
在潞城鎮前疃村,孟景偉察看文明銀行前疃分行、鄉情村史陳列室建設情況,了解潞城鎮鄉村振興及村域治理整體工作。他要求,深化基層治理既要用好“老經驗”,也要掌握“新辦法”,要善於豐富治理手段,以文化浸潤人心,以科技提升治理水準。
孟景偉在調研時指出,今年是副中心“深化基層治理年”,加強基層治理是副中心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需要,也是回應群眾訴求的需要,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基層治理工作。基層治理工作既是服務群眾的第一線,也是展現作風的第一線,要繼續推動“三大三強”活動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將活動成果轉化為推動基層治理工作的強大動力。
孟景偉強調,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推動“科技+基層治理”,讓治理更加智慧,推動“文化+基層治理”,讓治理更有溫度。基層治理涉及主體多、涵蓋範圍廣,要推動實現由“單兵作戰”向“協同善治”的轉變,依靠多元共治,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和社會資本的作用,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智庫的作用,大力發展社區志願服務組織,激發居民群眾參與熱情,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副區長王翔宇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