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水毀點位均已完成初步修復,記者目擊——大石河攻堅戰
莽莽太行余脈,在首都西南房山區造就數不清的山溝。發源於大山深處霞雲嶺鄉堂上村的大石河,流經佛子莊鄉、河北鎮、青龍湖鎮、城關街道、琉璃河鎮等多個街鄉鎮,被房山人稱為“母親河”。
曾經,大石河滋潤着房山百姓,孕育出京西南秀美山川,是一條旅游“風景線”。洪災過後,河道兩岸滿目瘡痍,供排水設施受損嚴重,很多雜物淤積在河床上……連日來,走訪大石河沿線,親眼見證了房山區水務局向大石河發起的這場河道清理、生態修復“攻堅戰”。
河北鎮,是大石河出山前的最後一站。被山洪襲擊後,河北鎮19個村莊、3個社區不僅斷水斷電斷通訊,道路也被阻斷。
日前,隨着三福村備用水井成功開鑿,全村供水需求得到保障,河北鎮所有受災村莊都實現了“四通”。河北鎮黨委書記劉學軍表示:“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已經轉為災後重建,重塑産業,重建家園。”
大石河出山後,會與青龍湖鎮北山坡匯集的雨水形成更大洪流。受此影響,青龍湖再生水廠淹泡水位一度超過1.2米,廠區圍墻倒塌,設備間淤泥堆積,高低壓電器、機電設備、儀錶都有損壞,據統計,設備受損率高達60%。
房山區水務局積極協調北京排水集團,發揮其全産業鏈優勢,組建10余支專業隊伍,涵蓋設備維修、積水抽排、工藝調試、電路檢測等專業,在條件成熟後立刻對受災再生水廠進行搶修。青龍湖再生水廠僅用一週即實現高低壓供電恢復,之後正式恢復通水運作。不僅僅是青龍湖,房山區大石河沿線受洪災影響的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廠都於8月13日恢復運作。
大石河滾滾洪流,出山後又在竇店鎮沖毀了板橋村和蘇村的2處大堤。洪水過後,房山區水務局聯合屬地對大堤啟動緊急修復。“很多通往堤壩的路都被洪水衝斷了。要想修大堤,得先修好一條通道,確保運輸材料的重型車開進來。”房山區水務局水務工程建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同一時間,在大石河沿線的石樓鎮、琉璃河鎮,大堤修復工作也在緊張進行。到8月13日,大石河大堤所有水毀點位都已完成初步修復。
當大石河來到中下游,河道陡然變寬,水流速度也有所減緩,洪流中的大量雜物被衝上河岸,洪水退去後,淤積的雜物如果不及時清理,勢必積淤成腐,污染水生態環境。房山區水務局第一時間成立了河湖巡查清理小組,統籌協調河湖垃圾清理工作。組織各河道管理單位、屬地政府對轄區河湖水面漂浮物、岸坡垃圾進行認真摸排,按照河道長度倒排工期,合力攻堅。
在大石河出京前的最後一站琉璃河鎮,挖掘機等機械工程設備正在緊張清理淤積在河岸上的雜物,從上游衝下來的樹木,則需要使用專業設備處理後再轉運走。同樣的工作,幾乎在房山區所有河道都在進行着。
按照“水面無行洪障礙物、無大面積漂浮物,岸坡無大面積垃圾散落”的清理標準,截至8月14日,房山區已清理水面及岸坡垃圾雜物39萬餘立方米,基本完成了小清河、東西沙河、馬刨泉河等15條河流和丁家洼水庫、天開水庫、龍門口水庫應急垃圾清理工作,目前正在開展衛生消殺工作。(陳強 鄭坤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