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已經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應汛備汛工作成為一項重點工作。連日來,西城區各街道結合實際,認真梳理排查轄區環境風險隱患,統籌力量精準施策,以“迅”備汛,下好排隱“先手棋”,築牢防汛“安全堤”,把風險隱患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應急值守 搶修受損房屋
“好球兒!”魏先生家住什剎海街道舊鼓樓社區,熬夜看球的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興奮的吶喊聲會把家裏墻中的磚頭給“震了下來”。最讓人擔憂的是,墻面一直在傾斜,隨時有坍塌風險。
當時已是夜裏12點,魏先生來到院內嘗試撥打求助電話,“情況發生得很突然,太晚了,實在找不到臨時落腳地。”
讓魏先生沒想到的是,原本只想找個臨時落腳地的他,一下子等來了“一群人”。其中,最先趕到的就有他最熟悉的人——社區黨委書記朱靜文。“魏先生家的房子是‘公房’,維修得找産權單位,汛期到來前,這個房子在社區備過案,具體維修細節已經跟相關單位核對過,目前,正在走審批手續。”朱靜文説在這之前,社區曾找專業人員看過,説墻面還能支撐一段時間,沒想到,事情發生的這麼突然。
與朱靜文一起到的還有什剎海街道當晚值班的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街道隨即“吹哨”區應急管理局、區房管局、什剎海街道房管所及物業管理單位。半個小時後,魏先生家來來回回“接待”了好幾撥人,“一方面暖心,尤其社區書記在,心裏踏實。另一方面真想謝謝他們,大晚上專門跑一趟,挺不容易。”魏先生説。
按照應急方案,當天夜裏,魏先生一家暫時轉移至附近酒店休息,社區工作人員協助相關單位對現場進行警戒保護。第二天一大早,什剎海街道召集産權單位——北京首都開發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物業管理單位——北京首華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區房管局及舊鼓樓社區,商討危房搶修具體工作事宜,督促相關單位儘快完成審批流程,並保證3日內入戶施工。“魏先生所在院落是老舊平房院,墻面一旦坍塌,居民容易恐慌。時間緊、任務重,各部門必須齊心協力。”朱靜文介紹。
從維修到正式入住,歷經了半月有餘。期間,社區與魏先生取得聯繫,幫忙協調施工具體細則。“社區書記很上心,知道家裏動工一次不容易,便協助我們跟施工師傅商量,順帶把家裏重新粉刷、裝修了一次,還找來專業人員質檢,確定安全後,才讓我們重新搬了回來。再次推開家門時,我以為自己走錯了,看起來好似一個新屋子,一塵不染,亮亮堂堂。”魏先生回憶。
朱靜文表示,舊鼓樓社區多老舊平房,危房修復是汛期重要工作之一。“魏先生的房屋維修過程將會作為重要參考案例應用到後續工作中,為部門聯動、共同解決央産、市屬、企管類房屋修繕工作提供經驗。”朱靜文説。
低窪整改 疏通院落積水
月壇街道三區三社區財銀小區是個老舊小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區後院停車場外側一條十幾米的排水通道裏總會出現各種碎石。到了夏天,雜草叢生,蚊蟲滋生,雨水排不出去。
2023年5月,財銀小區包片社工劉士瑞在備汛走訪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找到多位老街坊,了解到此處堆積的碎石是十多年前為了防止小區內亂停車而臨時設置的,後來疏於管理,就成了“廢棄一角”。現在碎石頭越來越多,還有居民在這兒用泡沫箱種菜,一樓居民備受蚊蟲干擾,最重要的是堵住了2號樓的排水通道。
“汛期即將到來,要把通道預留出來,不能給院裏留下任何積水風險。”了解情況後,劉士瑞立刻向街道和物業反映,物業立即組織開展集中清理。碎石和泡沫清走了,小區居民劉宗敏帶着幾個居民主動承擔起清潔工作,一點點將殘留垃圾處理乾淨,再用水沖洗地面,排水通道現出“真容”。
“現在這塊地乾淨利落,社區還合理利用空間,幫我們加裝了三個室外晾衣桿,晴天晾衣,雨天排水,以後再也不怕雨水排不出去了。”對於小院的新變化,劉宗敏總是有説不完的話。
排水通道清理乾淨,劉士瑞在與居民溝通中又發現了小區裏其他的排水“弊病”。院裏有12個排水井蓋,經過長期碾壓,大部分井蓋發生凹陷,附近路面有輕微塌陷,地磚被撬起。“井蓋的位置幾乎都對着單元門,小區老年人多、孩子多,這種情況不僅下雨積水會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劉士瑞再次聯繫物業反饋問題。
物業也十分“給力”,逐一填平井蓋周圍的塌陷區域。居民的路好走了,排水也順暢了。
除了財銀小區,劉士瑞還惦記着整個社區的汛期安全。這幾日,劉士瑞收到了來自街道的一批防汛“擋水板”,他和社區服務站站長一起考察社區地形,根據地勢高低和距離遠近,把這批擋水板分散在放置在3個不同點位。“只有提前做好預設,未雨綢繆,才能在當緊急情況發生時有備無患,從容應對。”劉士瑞説。
大樹修剪 減少屋頂隱患
樹枝壓房、屋頂滲水、墻體開裂……備汛期間,此類情況都是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患。連日來,廣內街道聚焦百姓需求,將汛期安全與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緊密結合,在大樹修剪、房屋修繕、屋頂加固等方面不斷發力,保障居民平穩度過汛期。
“大風吹斷樹枝砸到房子了,擔心下雨天漏雨,來幫我們看看吧。”近日,報國寺東夾道1號院居民稱門前大樹樹枝被風吹斷,砸到了自家房屋,使得屋頂受損。
接到居民來電,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了解情況。經查看發現,砸到房頂的這棵樹位於院墻內,大樹樹榦直徑將近1米,樹高約3米,樹枝比較長,分叉也很多。被風吹斷的樹枝位於大樹分叉處,粗大的樹枝砸到了院裏居民家的房頂上,造成屋頂損壞。
工作人員來到居民家中,查看房屋內部結構是否受損。“放心吧叔,木結構和墻體都沒有損壞,就是外面的屋頂需要修補。”工作人員對居民張大爺説道。隨後,工作人員立刻聯繫綠化隊處理斷落樹枝。
天色已晚,為了讓張大爺儘快安心,幾人拿着照明燈具和腳手架,在夜色中忙活起來。半個小時後,終於將房屋上的樹枝清理完畢,工作人員又對大樹進行了再次修剪。“真是太感謝你們了,快進屋喝點水吧。”張大爺對工人們高效工作豎起了大拇指,一顆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次日,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又和施工工人來到張大爺家苫蓋屋頂,補全斷落的瓦片,確保一家人安全度過汛期。
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王碩介紹,“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去包片社區開展巡查,查看樹枝是否存在傾落隱患、排水道是否暢通、應急物資是否充足,並及時整改。”
備汛期間,街道充分利用“吹哨報到快治群”工作平臺,將區級相關職能部門、各職能科室、應急搶險責任部門、水電氣熱等專業力量、社區納入其中,確保轄區汛期房屋漏雨等突發類訴求均能24小時內及時響應。“截至目前,街道積極推進未訴先辦,成功辦理房屋修繕、上下水管道維修200余件。”王碩説。
下一步,廣內街道將繼續做好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房屋、重點部位的安全排查和及時整改。完善應急預案,對已有的預案進行查漏補缺,強化預案演練。完善防汛保障措施,確保防汛隊伍、物資等保障措施落實到位。
清疏修復 暢通上下水管道
“下大雨也不用擔心了”,看著鋪裝好的下水管道,椿樹街道前孫公園16號院的居民們終於放心了。
近日,前孫公園16號院居民發現院門口的出水口看不到廢水流出了,有人推測下水管道因年久失修,發生了堵塞或損壞。“廢水都排到哪兒去了?”居民擔心廢水滲到地下或流向別處,希望街道安排工作人員檢查。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和梁家園社區工作人員了解訴求後,立刻到現場查看情況。
16號院屬於拆遷騰退區,院內有兩個水龍頭,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院內的生活廢水通過下水管道流到院門口的出水口,而後排出。“居民生活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考慮到當前處於汛期,排水管道不通暢會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徵説。
在入戶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管道排水不通暢,即使在沒有用水的時候,水錶也持續轉動,顯示用水量在增加。因此,工作人員推測上水管道存在漏水的地方。
隨後,施工隊安排專業人員前往現場查看,經過細緻排查,發現了上水管道漏水和下水管道阻塞的原因,決定重新安裝管道解難題。
隨即,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立即聯繫轄區自來水公司,但自來水公司表示院內管線不是公司所接。工作人員又聯繫了拆遷管護單位。街道工作人員多次與相關負責人聯繫溝通,督促其履行責任,儘快進行維修。
經街道多方協調,管護單位維修人員前往現場確定上下水維修的施工方案,並於第二天進行施工。兩天后,新的上下水管道接通了。街道工作人員再次聯繫居民,詢問解決效果,居民稱讚説:“現在上下水都沒問題了,施工完的第二天我們的生活就恢復正常了。”
“七下八上”汛期已至,椿樹街道各部門堅持做好人員培訓、物資準備、知識宣傳、日常巡視、重點值守、隱患清理、危房修繕等工作。街道以12345熱線處理為抓手,發現並消除安全隱患,尤其關注拆遷騰退區、低窪平房院落等重點區域,做足防汛工作準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