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高品質打造黨群服務陣地功能體系 織密“家溫度”為民服務網

日期:2023-07-05 15:37    來源:西城區人民政府

分享:
字號:        

  黨群服務中心是黨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陣地、融合區域資源的公共空間、服務黨員群眾的溫馨家園。近年來,西城區以提升基層黨建陣地保障為抓手,黨群服務中心一中心一特色格局逐步凸顯,讓一座座黨群服務中心成為了“靚麗風景線”。日前,月壇街道三里月新黨群服務中心、廣外街道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什剎海街道繪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被評為首批“北京市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

  資源整合 促使單位“共謀劃”

  地點:廣外街道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

  走進廣外街道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黨日活動正在“黨建茶吧”進行。投茶,沖泡,屋子裏瀰漫着茶香。“紅茶的發酵需要長時間的壓堆、存放等複雜工序才能達到理想狀態。提升黨性修養同樣需要時間的沉澱,只有不斷加強黨性鍛煉,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産黨員。”黨員們一邊品茶一邊聽黨課,思考黨性修養的重要內涵。

  這是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一週一品”互動式黨建模式。因為緊鄰馬連道“中國茶葉第一街”,從2017年開始,中心將茶文化融入黨課中。在紅茶的氤氳中,體味忠誠。在綠茶的生機中,體味發展。在白茶的清冽中,體味清廉。以茶化人,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強化責任擔當,凝聚力量。

  “黨建茶吧”不僅是學習平臺,更是交流平臺。近兩年,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在“黨建茶吧”的基礎上探索對接式黨建模式,讓黨支部工作在交流互通中形成合力。2023年3月,廣外街道工委逐步凝練形成“紅色引擎·鋒鳥圓夢”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涵蓋民生保障提升、文明實踐體驗、中華文化傳承等八大“紅色系”基層黨建品牌項目。其中“紅色管家”“紅蓮書苑”“紅心雅集”在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落地。

  “紅蓮書苑”子項目“百人同讀一本書”是廣外街道工委與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黨委、北京澤坤社會工作事務所共同推出的專題黨建項目,三方分別認領了組織領讀人、剪輯、攝像和推廣工作。目前,已組織社區居民代表、茶企代表、基層黨組織代表等跨行業領域、跨地區、跨部門的一百位領讀人,每位領讀人讀一個黨史故事,錄成視頻,預計7月1日在聯通114查號臺公眾號上線。

  2023年,“紅色管家”子項目之一的“鋒鳥守護”健康科普計劃順利開展,目前已經舉辦活動13期。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打破空間限制,“鋒鳥守護”團隊走進社區、單位、軍營,為更多人帶去健康管理技能。

  在組織策劃講座過程中,對接式黨建模式的按需“點單”功能發揮作用。中心負責人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在錄製一期“百人同讀一本書”時,有位領讀人是年輕的武警戰士,在與戰士和指導員的溝通中,了解到因為長期保持站姿,很多武警戰士雖然只有20歲上下,但腿部大多有靜脈曲張,對於如何康復大家一知半解。為此,黨群服務中心與武警某支隊緊密聯繫溝通具體服務方案,以“青春與內心的遇見·走近安全守護者”為主題,與中國藥文化研究會健康科學普及工作分會、北京市非凡照護志願服務隊聯合,助推特色醫療服務資源走進連隊。針對在崗哨時間較長且長期保持軍姿造成的靜脈曲張、骨骼肌肉損傷,服務隊進行肌力評估並由資深康復師現場指導。對於高溫天氣脫水快等問題,老師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普及中暑等情況的預防和處理方法。有些新戰士年齡小、遠離家鄉,活動當天服務隊還通過設備檢測、交流溝通、情緒疏導和適度心理輔導,為戰士們帶來了“第二指導員”。

  針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通過建立“11233工作機制”,黨建管家實地走訪或線陳情談,結合“提升黨群陣地服務效能”討論會、“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座談會收集服務需求及意見建議,依託基層黨組織,聯繫社區黨委、聯繫網點、聯繫黨員快遞員,為快遞小哥們“送政策”激發潛能、“送服務”促進發展、“送溫暖”解決困難。

  據了解,下半年,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將繼續推動八大“紅色系”基層黨建品牌項目落地。負責人表示,馬連道黨群服務中心將通過融入“定制化”黨員教育、融入“特色化”組織生活、融入“功能表式”培訓服務,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把黨的思想、黨的意志、黨的理念、黨的要求貫穿進去,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參與者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進而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建設和事業發展中來。

  地址:紅蓮南路57號

  開放時間:工作日9:00-17:30;周六9:00-12:00

  服務為民 召集群眾“共建設”

  地點:什剎海街道繪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

  “找小修小補就來繪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師傅們的手藝真不錯。”磨刀、配鑰匙、修自行車、換拉鏈……這些“地攤兒”看似不起眼,卻是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什剎海街道繪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自成立以來,結合地域特點,以居民需求為導向,聯合轄區22個社區,構建“1+22+N”為民服務聯合體,用“黨群立體服務矩陣”聯通地區黨員與群眾,將服務落實到“最後一公里”。

  走進中心,規規整整的四合院裏,空間功能齊全,議事廳、圖書室、兒童保健室、名書記工作室、書畫室、手工坊……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活動空間是積極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堅持以補齊短板和群眾需求為導向,按照“親民化、可進入、可參與”的理念設立的。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更好地滿足轄區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心先後成立了國畫、朗誦、瑜珈、手工、攝影、模特、合唱、單弦、大鼓、書法、古琴等多個文化團隊,並聘請專業講師每週固定時間開展系列培訓課程。“這些文體團隊在初具規模後便會面向社區,為居民服務。當然,我們也會為社區中優秀的文體團隊連結更廣闊的舞臺,讓他們有深造、發展的動力。”什剎海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陳國珍介紹。

  此外,中心還致力於打造便民服務暖心站。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要求,“夕陽紅便民志願服務隊”應運而生,每週一至周五為居民提供縫紉、小家電維修、磨刀磨剪子、理髮、配鑰匙等10項便民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實實在在的服務。工作人員説,繪海紅帆寓意以紅色初心繪好地區服務藍圖。2023年,中心在聚焦為民服務的基礎上,繼續延伸服務觸角,在對轄區“兩新”組織黨員情況進行摸排調研的同時,引導他們參與基層治理,並通過建設紅色文化墻,打造黨建學習教育陣地,使黨群服務中心成為廣大黨員“守初心踐使命”的“紅色驛站”。

  據悉,為深化拓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什剎海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推出“新新向融”新業態就業群體綜合服務品牌,完善新就業群體綜合服務平臺體系建設。在後續服務中,中心將結合“夕陽紅便民志願服務隊”日常服務、“黨群陣地@你”等特色主題活動,推動黨群服務中心在工作日非上班時間、周末、節假日有序開放,切實為新就業群體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此外,中心還與街道市民中心區域養老綜合體成員單位溝通拓展服務對象,聯合部分“兩新”企業,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建立休息驛站,提供便利服務。

  “什剎海街道繪海紅帆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過程始終秉持為民服務,推動地區基層治理的初心與理念,這也是地區22個社區黨建工作不斷發展的核心要義。什剎海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與22個社區黨群服務站點及多個黨員教育、文化宣傳、便民服務陣地有機結合,全力構建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的黨群立體服務矩陣。”陳國珍説。

  地址:護國寺大街64號院

  開放時間:工作日9:00-17:30;周六、日9:00-11:00,14:00-17:00

  文化引領 吸引群眾“共參與”

  地點:月壇街道三里月新黨群服務中心

  6月27日下午,月壇街道三里河二區的院子裏靜悄悄,三里月新黨群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傳來陣陣講課聲,區委黨校教授喬銀娟正在進行第九期黨員專題授課。854.78平方米的活動空間裏,黨員們在不同功能區學習、布展、讀書。

  “中國共産黨102年奮鬥歷程,是一部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課堂上,喬銀娟生動講解,二十多名來自月壇街道各個社區的黨員認真聆聽。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2周年之際,此次授課特地增加了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課程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共有來自街道機關黨支部、社區黨組織、兩新黨組織的1126名黨員參與。

  進入左手邊大門,便來到“偉大征程”黨史主題展廳,這是三里月新黨群服務中心的一大特色,由服務中心聯合首都博物館共同打造。展覽分為4個部分,不僅有彌足珍貴的歷史瞬間,更有栩栩如生的紅船模型,黨員們可以在這裡沉浸體驗黨的奮鬥史。工作人員説:“今年建黨節來臨之際,我們打算把展廳繼續利用起來,讓學黨史的文化氛圍不僅輻射到周邊居民,還能惠及到所有西城百姓。”

  走出展廳,來到多功能會議室,幾位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正忙活着,四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畫,都是小區居民的“傑作”。“這個架子放這兒可以嗎?”三里河二區的王阿姨一邊挪動展架,一邊跟大夥兒商量。原來,這裡第二天要開展書畫展和反腐倡廉主題“筆會”,現在正在進行緊張的籌備工作。“三里月新黨群服務中心讓大家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黨員們都願意來。明天的‘筆會’上,大家將在一起寫字畫畫,切磋交流,增進感情。”三里河二區社區黨委書記張兵説。

  繼續向裏走,一方靜謐開闊的閱讀空間讓服務中心更顯溫馨,62歲的田美文正捧着一本《中華醫學百科全書》讀得津津有味,一邊讀一邊摘錄。田美文説,自從2023年她在這裡參加扎染活動偶然發現了這個書屋後,沒事就會來這裡閱覽自己感興趣的中醫書籍,給自己“充充電”。

  “閱讀空間是我們與國家圖書館聯合打造的。”工作人員介紹,街道結合轄區單位多、人口學歷高的優勢,引進社會力量,對接國家圖書館,為服務中心提供了圖書1.5萬冊。此外,國圖還在這裡配備了一台數字資源閱讀終端,與國圖內部資源同步更新。只要按照螢幕上的提示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免費閱讀和觀看,這兩天還更新了“殷契重光”等特色視頻內容,孩子們非常感興趣。

  “我們還會在這兒開展周末青少年跳蚤市場、‘我是小講師’、社區書記‘半月談’等活動,這裡還是宣傳教育陣地、文體活動基地、小哥驛站、電影院、自習室……”工作人員説,未來,“三里月新”將在實踐中挖掘更多功能,讓更多居民加入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地址:三里河二區甲12號

  開放時間:工作日9:00-17:30;周六9:00-17:30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