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豐台區“點靚涼水河”行動獲得了市民群眾的關注和認可,也有市民群眾撥打熱線電話反映,涼水河存在親水步道被水淹、居民往河裏亂扔雜物等問題。“點靚涼水河”行動乃城市所需、民之所需,勢在必行,既是推進生態宜居與城市更新融合,也是滿足市民群眾濱水活動需求。
史料記載,涼水河始建於隋代,有着1400多年的歷史積澱,是古都格局重要的組成部分。涼水河作為中心城區四大主幹排水河道中最長、最寬、流域面積最大的河道,承擔了“西蓄東排南分洪”的排水分洪重任。近年來,市區先後對涼水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復和治理,亦莊開發區段已建成國家級河道示範段,實現了安全行洪、水清岸綠、融入自然、科技智慧四大定位。涼水河豐臺段完成了幹流清淤除臭、水下生態工程、幹流污水截流等生態治理。
隨着城市發展理念更新,人們對濱水活動需求愈加強烈。相關數據顯示,涼水河作為承載公共活動的藍綠空間,已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僅豐臺段節假日高峰小時客流量就高達3萬餘人。走在涼水河邊,可以看到涼水河的美麗靈動,可以看到水生植物的茂盛曼妙,可以看到魚兒鳥兒的悠閒愜意,可以看到市民群眾在兩岸的慢生活,也可以看到被水淹沒的親水步道、跨河汀步,可以看到水面漂浮的礦泉水瓶子、鞋子、塑膠袋,可以看到岸邊厚厚的楊絮,更可以看到市民群眾對涼水河的種種期待。
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靈魂。豐台區“點靚涼水河”專項行動將會解決治水所需、城市所需和民之所盼,未來的涼水河必將成為景觀帶、文化帶、休閒帶、産業帶,引領首都南部地區高品質城市更新和高品質發展,實施後將惠及沿河兩岸40萬首都市民群眾。
涼水河作為北京市的一條重要河流,承載着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對於城市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涼水河豐臺段全長11公里,分為四段:麗澤段、右安門、西羅園-大紅門段和石榴莊段。
麗澤之水—麗澤段
麗澤段是涼水河豐臺段的起點,緊鄰麗澤金融商務區,那就暫且稱之為麗澤之水,未來將打造成“金融商務區段”。麗澤段全長2.5公里,自西向東流淌,兩岸風光秀美、水草豐茂,自東向西眺望,綠樹掩映之中的麗澤SOHO更加雄偉挺拔。碧綠柔軟的水草在清澈的水中隨波蕩漾、婆娑起舞,像是一片綠色的寶藏,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麗澤段沿岸的河堤綠樹成蔭,樹木、草坪鬱鬱蔥蔥,散發出勃勃生機,河水清澈,水中植被茂盛。個別地方有垂釣者在河邊垂釣,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高樓林立、天空湛藍、林木青蔥,遠近景致相得益彰,宛如神筆在水中潑墨成畫。
在水底有一輛橘黃色的共用單車,也許是大風把它吹到了河底。再往東走,有幾十平方米的區域鋪滿了一層楊絮和樹葉。楊絮是從岸邊幾棵楊樹上飄落的,踩上去沾滿鞋底。因為河水上漲,原本的跨河汀步已經不能正常通過,親水步道還需要建設完善。河兩岸每隔一段距離就會看到一個排水口,黑洞洞的,有些突兀、可怕,如果像“箱體三化”工作那樣進行美化一下也許更好。從水中的共用單車、岸上的楊絮和淹沒的跨河汀步等情景來看,確實需要儘快啟動“點靚涼水河”專項行動。
涌動之鏡—右安門段
右安門段位於涼水河豐臺段的中部,河道寬闊,水流平緩,猶如涌動的一面鏡子,北岸就是北京考古金中都水關遺址館,未來將打造成“活力社區區段”。沿着石階下到親水棧道,這段顯然比麗澤段的行走體驗感更加舒適,河道邊設置了河道維護作業平臺,寫着“嚴禁非作業人員停留”。在平臺不遠處,設置了溫馨提示的標牌,標牌上面註明了“禁止聚集、戲水、垂釣、捕魚,禁止野外用火,禁止露天燒烤”。雖然有“禁止垂釣、捕魚”的標牌,但是,兩岸還有很多的垂釣者,涼水河到底能不能垂釣,應該有個明確的説法。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説,水源地和公園內的湖泊不能垂釣,涼水河可以垂釣,設置提示牌,是為了提醒垂釣者注意安全。
河岸的綠化不夠完善,缺乏景觀設計和功能性設施。因為水面上漲,跨河汀步淹沒在水裏,不能正常通過,有的親水步道也被水淹沒。遛彎的居民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説道:“我就在河邊長大,見證了涼水河的變化。”“我們愛涼水河,涼水河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盼著涼水河越來越美。”“盼著‘點靚涼水河’行動快點啟動。”應該加強河岸景觀提升,研究水大水小時親水步道和跨河汀步的改善方案,根據城市需求和居民需求將右安門段打造成為人們家門口的城市休閒新地段。
蓬勃之源—西羅園-大紅門段
西羅園-大紅門段是涼水河豐臺段的重要組成部分,緊鄰南中軸,岸上就是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未來將打造成“文化博覽區段”。大紅門段如同生機勃勃、活力四射的南中軸,所以暫且把這一段稱之為“蓬勃之源”。大紅門段的河道寬闊、水流平穩,兩岸有綠化帶和休閒空間。河面上是鬱鬱蔥蔥的鳶尾草和蘆葦,有一人多高,茂密處看不到對岸的景色。一隻戴勝鳥在河北岸的草叢裏覓食,蹦蹦跳跳地時而鑽入草叢,時而衝到河邊。這段的游人明顯增多,男女老少都有,三個一群兩個一夥,或遛彎散步或打卡拍照或悠閒地放着風箏,行人成為涼水河的風景,五顏六色的風箏鑲嵌在瓦藍的天空,猶如留白超大的巨幅畫卷。
兩岸沒有用來休息的座椅和觀景平臺。在臨水的地方分佈着一些四方的經過硬化的區域,似乎是給岸邊垂釣愛好者準備的,但是還有個別垂釣者拎着魚竿直接走進河中央垂釣,很不安全,另外還有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在淺水區戲水。兩岸缺乏景觀和文化元素,水域的生態系統有待改善。在改造過程中,是否應該對河岸垂釣點位進行規劃設計或改造升級的同時,應該增加沿岸座椅以及納涼休閒的涼亭,更要注重河岸文化建設,增加文明指示牌,引導大眾去參加河道治理、融入涼水河生態文明建設之中。
自然之光—石榴莊段
石榴莊段(水上森林)是涼水河豐臺段最後一部分,以其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態資源而聞名,我們就稱之為自然之光吧,未來將打造成“生態休閒區段”。進入石榴莊段之後,聽得蛙鳴聲聲、鳥兒歡唱,時不時還看到野鴨在水面游弋。河水清澈、水面寬闊,河上有工人正在駕着小船清理河道,水裏有茂密的鳶尾草及梭魚草和豐富的野生水植物,岸邊還傳來悠揚的笛聲。
水生植物又高又密,行人無法觀賞河面風景,削弱了水岸景觀的觀賞性,順着河水漂流的還有一些塑膠袋以及球鞋,親水棧道上還有狗狗的糞便,有的地段親水步道已經被水淹沒。“步道淹了,在河邊溜達不方便也不安全,應該有點措施。”“有些人就是不自覺,你看狗狗的大便也不收拾。”“如果再設置幾個座椅就好了。”在岸邊遛彎的群眾説。在此,呼籲市民朋友們,文明養犬、文明遛犬,共同愛護我們的涼水河。
涼水河承擔着排水分洪重任
根據北京市水務局所示,2004年,涼水河干流綜合整治河道19.313km,新建了萬泉寺和洋橋橡膠壩、自動化系統,改擴建了大紅門閘,修復了巡河路工程等。通過修建生態護坡,增加河灘面積,構建河岸水邊植物群落,恢復了生物的多樣性。
大紅門閘建成於1958年,為3孔。2006年改建為6孔,是中型水閘,主要功能為排洪及調蓄水位。大紅門閘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洪水設計,百年一遇洪水校核。2012年“7·21”特大暴雨,大紅門閘人工觀測降雨量208.5mm,最大流量513m3/s,累計下泄水量1048萬m3。2016年“7·20”特大暴雨,降雨量298.8mm,最大流量513m3/s,累計下泄水量2229萬m3。
萬泉寺橡膠壩建成於2004年,壩長18.2m,主要功能為維持景觀水位。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50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水位39.81m,設計流量151m3/s;校核水位40.46m,校核流量175m3/s。2012年“7·21”特大暴雨,最高水位達到40.71m,超過40.47m的50年校核水位0.24m。2016年“7·20”特大暴雨,最高水位達到41.93m,超過50年校核水位0.46m。洪水位超過20年設計水位線約14小時,超50年校核水位線約11小時。
洋橋橡膠壩建成於2004年,壩長28.8m,主要功能為維持景觀水位。防洪標準為20年一遇洪水設計,50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水位37.83m,設計流量329m3/s;校核水位38.06m,校核流量463m3/s。2012年“7·21”特大暴雨,最高水位達到38.16m,超38.06m的50年校核水位0.10m。2016年“7·20”特大暴雨,最高水位達到37.95m,水深3.57m。洪水位超過20年設計水位線約1小時,未超50年校核水位。
涼水河既承擔着排水分洪重任,同時也為市民群眾提供了濱水空間。“點靚涼水河”行動是推進生態宜居與城市更新融合、展現城市格局與時代建設和彰顯人居活力的重要舉措,對於北京市城市濱水空間更新意義重大。涼水河是首都的,更是我們大家的,需要我們每個人行動起來,文明休閒、文明垂釣、文明游河,共同呵護涼水河,為“點靚涼水河”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