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23春季北京國際長走大會暨第二十七屆房山旅游文化節在房山區長溝鎮隆重開幕。來自社會各界的10000余名長走愛好者,從“京南水鄉”長溝鎮出發,開啟了一場“美+樂”的長走之旅。
上午8時30分,活動啟動儀式在全場萬人熱舞健身操中拉開帷幕,北京市徒步運動協會會長史紹潔,房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陽波,房山區政協主席魏廣勳,北京冬奧組委志願者部原副部長、市貿促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張秀峰,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馬文等有關主辦方領導和相關行業領域及群眾代表一同鳴鑼啟動。
初夏的長溝,綠草依依、清水漣漣,來自機關、企業、高校、社區等各行業的一萬餘名長走愛好者穿行於素有“城市之外,水岸花田”之稱的美麗長溝,他們身着“紅、橙、藍、綠、紫、青”六色服裝,陸續出發,有三五成群結伴的朋友,也有一家老小的“親子組合”,紛紛體驗着長走的樂趣。
本屆長走大會,位於起點處的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策劃了“夜鑒博物館 踏春消費季”“聽石頭講故事”和“國際風箏展”三大活動,景區景點、民宿推介、非遺體驗、特色商戶有機融入此次長走沿線中,終點廣場還開展了三大組團文旅推介和鑽木取火、模型澆注、拓印活動體驗,全方位、立體式促進房山區文旅商融合發展。
據悉,大會現場同步啟動了第二十七屆房山旅游文化節,發佈了26項主要文化支撐活動,時間跨度從4月到12月,屆時將為市民獻上一場場精彩的文化饕餮盛宴,而旅游文化節的開幕也意味着房山旅游旺季正式到來,掀開了持續全年的文旅活動序幕。
房山是首都“歷史文化富礦”和首都西南生態屏障,有着“人之源”“城之源”等美譽。舉世聞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人類文明發祥地,3000多年的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實證了北京城的起源,千年古剎雲居寺,以14278塊石刻大藏經贏得“北京敦煌、石經長城”的美譽,“頌黨第一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從這裡傳遍祖國山河。70萬年的人類史、1萬年的文化史、3000年的文明史、百餘年的革命史,繪成一幅“不斷代”的歷史畫卷,鋪展在了房山2019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生態底蘊與人文精神之美的交相輝映,成就了房山獨特的美景。
借勢長走大會和旅游文化節,將有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走進房山、了解房山。而房山區也將發揮活動後續效應,以26項支撐活動為載體,充分挖掘地區特色資源,唱紅文旅大戲、經濟大戲,探索出旅游文化節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打造宜游宜憩宜樂的文旅新名片。
後疫情時代,文旅産業煥發出“新”的生機。2023年,房山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開創文旅融合新業態,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新産品。
房山區聯合美團、京東、攜程精心打造的三大文旅品牌館,交易額突破1億元,實現了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轉化力的雙提升;推出的第54個“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突出科普體驗與文旅融合,打開了品閱大美房山的小小視角;連續舉辦14年的房山區全民閱讀活動,力求用閱讀力量激發全區上下建設“六大房山”的滿腔熱忱;而《游大美房山 聽房山故事——大美房山推介人》專題節目,更是以全新視角講述不一樣的房山文旅故事;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房山又推出樂游山水之旅、博物館研學之旅、京郊度假之旅、休閒購物之旅等4大類、40余項文旅活動,為京郊“小長假”的出游功能表提供了更多、更精彩的“房山選項”。據統計,整個“五一”假期,房山共接待游客74.68萬人,實現綜合收入1.77億元,與2019年相比分別增長40.35%和75.9%,旅游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景象,喜人的數字傳遞出房山文旅産業發展蒸蒸日上的蓬勃生機。
據了解,本次活動全程網路直播,在5個多小時的直播時間裏(截止到14:00),光明網和首都之窗的全平臺累計瀏覽人數831.12萬人次,最高同時線上觀看人數15.1萬餘人次,點讚79.2萬餘次。#春季北京國際長走在房山#微網志話題閱讀量6116.5萬次。
當前,房山正處於轉型升級、厚積薄發的關鍵階段,文旅融合發展也正向快速車道不斷邁進,接下來,房山也將繼續錨定“六大房山”建設目標,持續做好做精北京源文化品牌,全力建設成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