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為坐飛機,竟然是為了請親戚吃飯。這聽起來像是笑話,但實際上是閆童曾經的無奈之舉。現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下館子,其中還不乏知名連鎖品牌。機場的建設不僅方便了百姓的生活,還給周邊帶來了巨大變化。
榆垡不再偏遠
閆童從小長大的榆垡鎮位於北京最南端。聽起來很遠、很偏僻,但如果從南三環的地鐵草橋站搭乘機場快軌,最快僅需19分鐘即可抵達,要是從天安門駕車出發,不堵車的情況下也用不了1小時。
這離不開大興機場周邊交通網路的建設。軌道交通大興機場線、京臺高速、大興機場高速、京開高速、京雄鐵路共同構成了“五縱”交通骨架,北京草橋和河北固安、涿州、廊坊還相繼建成了4座城市航廈……“榆垡不再偏遠了!”閆童説,自己高中時候去南六環邊上的黃村上學,得坐兩小時公交,如今這變化大得不可思議。
曾經,因為家門口缺乏優質教育資源,像閆童一樣去黃村求學的榆垡孩子不在少數。而今,曾經的榆垡中學已正式更名為北京一零一中學大興分校,在資源配置、課程教學、教師培訓、學生培養等方面均與總校一體化規劃。計劃2025年建成的北京第四實驗學校也將落戶榆垡,由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承辦,總計3510個學位。未來,北京“南大門”還計劃建設多所國際學校和高品質醫院。
巨大的“磁石”
除了改善交通條件、擴增優質教學資源,如今您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走一走,更加能深刻地感受到這裡面向全球展現出的臨空魅力。
傍晚,大興機場高速回城方向車水馬龍,車廂裏坐著的可不全是下飛機的乘客,有不少是在大興機場臨空區上班的“白領”“金領”。希諾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文慧就是其中一位。她就職的公司在臨空區有座獨棟樓,上下三層總計6300平方米,集辦公和研發於一體。
“就像一塊巨大的磁石!”李文慧説,希諾因之所以選址在此,看重的是臨空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産業政策——國際級樞紐機場降低了客流、物流成本;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放大了政策紅利;市區兩級政府的197項賦權提高了審批效能……
“磁石”首先吸引的是外向型經濟,截至目前,臨空區在生命健康、航空服務保障和航空樞紐服務等相關産業領域,已註冊超過4000家企業。
不斷吸引高端要素匯聚的同時,大興機場臨空區商務配套也不斷完善。近日,距離機場航廈僅800米的商務綜合體“五十六度玫瑰園”開門迎客。園區內除了800間客房、40000平方米寫字樓,還有7000平方米的會議中心,2023年已確定在園區舉辦的會議就有幾十場。
打開一張京津冀區域圖,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大興機場臨空區北京和河北兩部分組成的150平方公里土地正處於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位置。這並不是偶然,因為這裡的建設目標就是要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種出“高産田”
作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商務區,如何把獨特的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發展的優勢?答案是:京冀兩地跳出“一畝三分地”,合力種出“高産田”。2019年以來,北京大興和河北廊坊已聯合在廈門、深圳、上海、重慶、北京等國內城市及阿聯酋迪拜、德國科隆、法國巴黎等國外重點城市舉辦多場全球招商活動,還在海外設立了多個代表處,開展國際招商相關工作。
“不存在競爭關係,合作共贏才能有更大發展。”新航城公司招商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説,根據臨空區兩部分錯位發展的産業定位,北京、河北兩地每週都要開會調度招商情況,已經互相推薦優質項目數十個。
春日碧空下,大興機場宛如金色鳳凰熠熠生輝,在它周圍,臨空區正在為大興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北京城南這個曾經以西瓜為名片的農業大區,如今已成為面向未來的首都“新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