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區是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區,北京城市總規賦予了豐臺科技創新的功能定位。製造業尤其先進製造業是豐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
3月30日,在“遇見豐臺·眾匯京彩”豐台區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産業的實施意見發佈活動上,《豐台區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産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發佈,明確從構建智慧製造産業體系、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等五大方面,推進培育“優勢産品+示範工廠+創新集群”模式、培育引進“鏈主”型企業等18項重點工作任務。根據《實施意見》,到2025年,豐台區智慧製造規模以上企業將超過150家,高技術製造業産值翻一番。到2030年,智慧製造將成為豐台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
在“倍增追趕合作發展豐臺大會”成功召開兩天后,豐台區緊鑼密鼓的發佈了智慧製造實施意見,是對2023年初豐台區發佈的“倍增計劃”和“夥伴計劃”的深入貫徹落實,是豐台區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全新佈局。
轉型跨越風正勁 “智造”發展正當時 豐台區智慧製造已形成良好基礎
“豐台區是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區,北京城市總規賦予了豐臺科技創新的功能定位。製造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是豐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援,是立區之本、興區之器、強區之基。”豐台區副區長趙岩林在致辭中表示,豐台區已進入落好“五子聯動”的關鍵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五子”的關鍵,智慧製造在豐台區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進程中至關重要。
近年來,豐台區産業能級持續提升。2022年,全區高精尖産業規上企業693家,較2022年新增101家,同比增長17.1%,實現收入1933.3億元;初步形成以軌道交通、航太航空兩大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産業集群,以及智慧裝備、醫藥健康、新材料等新興産業集群,軟體與資訊服務業加速發展。數字經濟産業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全區374家規上數字經濟核心企業實現營收1117.7億元,同比增長6.5%。優質企業加速聚集,2022年全區新設立註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企業401家,註冊資本達1239億元,同比上升42%;新增規上企業480家,創歷史新高。
“豐台區具備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的基礎條件。”趙岩林説,豐台區以建設北京城市南部地區高速發展的新引擎、“四個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區為目標,堅持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智慧製造已形成良好基礎。
具體而言,一方面科技創新、科研人才資源集聚。2022年,豐台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雙破千,高新企業實際存量突破2000家,申報量突破10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35家,同比增長3.3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344家,同比增長178%。區域內聚集了大批科研院所,擁有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區內有院士專家工作站7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家,共有26名兩院院士,47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專業人才總量達到52.2萬人,為智慧製造産業發展提供了充沛的人才資源。
另一方面,中關村豐臺園産業發展基礎堅實。擁有入駐企業1.5萬餘家,總收入7000多億元,目前已形成軌道交通、航太航空兩大千億級産業集群,聚集了以中國中鐵、中國通號和交控科技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企業150余家,以元六鴻遠、海豐通航等為代表的航太航空企業110余家。培育了四大百億級産業集群:以英視睿達、值得買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以當升科技、晶澳科技為代表的新材料産業,以誼安醫療、四環科寶為代表的醫藥健康産業,以華電重工、凱普林為代表的智慧製造産業。可以説經過30餘年的發展,中關村豐臺園已經成為豐台區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首都重要的産業功能區和高新技術創新基地。
此外,豐台區位優勢明顯,産業空間廣闊。豐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的交通樞紐,是連接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的核心腹地和重要空間走廊。區域內匯集了北京西站、南站,以及亞洲最大火車站——豐臺站,高鐵客流量約佔全市的80%。已經建成的草橋航廈,正在建設中的麗澤城市航廈,可以實現20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讓豐臺與世界各地相連更加緊密。在當前首都減量集約發展的背景下,豐臺積蓄了大量位置優越的産業空間資源,是未來五年城六區唯一一個還有大規模産業空間的區域,麗澤金融商務區、中關村豐臺園、南中軸首都商務新區、園博數字經濟産業園將在“十四五”期間逐步釋放高達2300萬平米高端産業空間,可以充分滿足智慧製造企業快速發展的空間拓展需求。
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助力智慧製造“加速跑” 到2025年,豐臺高技術製造業産值將翻一番
近幾年,針對智慧製造産業的發展,豐台區相繼制定發佈《“十四五”時期豐台區高精尖産業發展規劃》《豐台區促進高精尖産業發展扶持政策》《豐台區加快實施倍增計劃追趕行動推進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有效整合産業政策、載體、平臺、資本等資源,為智慧製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據豐台區科信局副局長薛明介紹,為推動智慧製造産業高品質發展,結合“倍增發展”“夥伴計劃”等,豐台區梳理了智慧製造重點領域,研究制定《豐台區關於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産業的實施意見》這一專項支援政策。為了讓《實施意見》更加有針對性,起草文件前,豐台區相關部門全面分析了轄區製造業的發展基礎,結合城市總規賦予豐台區的功能定位,優選了適合中心城區發展的細分産業領域,破解産業發展制約,探索製造業發展方向,並且學習借鑒了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發展先行先試地區的先進經驗,反覆論證了産業方向的趨勢性、發展路徑的可行性、支援政策的有效性,確保出臺的政策能夠引領發展、落地見效。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構建智慧製造産業體系、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支援優質企業梯度發展、加快智慧化平臺化轉型、推動産業佈局高效匹配五大方面,共18項重點工作任務,並提出做好統籌協調、優化政策工具、加大資金支援、強化人才保障四方面保障措施。
關於發展目標,《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豐台區智慧製造産業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超過10%,規模以上企業超過150家,高技術製造業産值翻一番;軌道交通、新材料、智慧建造等領域涌現出20家領軍企業、關鍵合作機構在內的鏈長單位,吸納200家發展夥伴。到2030年,以智慧製造為主導的高精尖産業格局基本形成,智慧製造産業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超過15%;智慧製造成為豐台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
據觀察,《實施意見》中,對科技創新、智慧化平臺建設等方面,均明確提出了資金支援或獎勵。例如,明確對企業獲取知識産權資質和開展標準創制給予資金支援;對企業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産業化給予資金支援;對企業投資研發、建設的已備案應用場景並形成示範推廣效應的,按照企業投入的一定比例給予資金支援等。
“《實施意見》主要有三大亮點。”薛明解釋,一是明確發展目標,提出打造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具有豐臺特色的智慧製造産業體系,打造智慧製造産業集群和都市型智慧製造高品質發展示範區。二是明確産業佈局,聚焦都市型製造、消費型製造,提出發展引領未來新賽道的智慧製造新興産業,比如智慧數控裝備、高端醫療器械、智慧建造、新材料、新能源、智慧家居等。三是創新提出引導工業樓宇建設,支援打造一批産業定位清晰、企業關聯集聚、服務專業的工業樓宇及綜合體,推動空間高效利用。
“《實施意見》的制定具有方向性、引領性和可行性,為豐台區發展智慧製造産業進行了清晰定位,即發展都市型製造、消費型製造、服務型製造;指明瞭聚焦的細分産業方向,進行強鏈建圈、繪製産業圖譜、瞄準重點領域、找準鏈主企業,建立重點企業梯度培育庫,靶向招商、補鏈延鏈、完善生態;還提出了明確的實施路徑,即加強科技創新及産業孵化,開展企業梯度培育,實施産業佈局高效匹配。”薛明表示,相信《實施意見》的出臺,將推動豐台區智慧製造産業跨越發展。
優質企業加速聚集 壯大智慧製造發展新動能 四家重點企業發佈創新成果
經過多年發展,豐台區智慧製造領域匯聚了大批市場主體,逐步構建起完善的上下游産業鏈。本次發佈會,四家重點企業圍繞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研究及應用成果、智慧製造軟硬體領域先進經驗、航空航太及新材料領域、城市更新成功轉型案例(工業上樓)及生物醫藥行業優秀經驗等,進行了創新成果發佈。
機器人是智慧製造和智慧工廠的核心裝備,已成為“剛需”。作為中國第一家從事雙足大倣人機器人研發和推廣的公司,北京鋼鐵俠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10月遷入豐台區,並簽訂了首個特種應用項目訂單,“這得益於豐台區委區政府的支援。”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銳説。
張銳介紹,經過八年發展,鋼鐵俠科技依託機器人“運動腦”技術,研發了多種輪式、腿式機器人,牽頭制定了6項機器人領域國家標準。在智慧機器人領域,公司面向融合創新、農業和高校教學開發了一系列機器人産品。發佈會上,張銳重點分享了無人駕駛、體感遙操作、智慧集群等核心技術。
工業網際網路是智慧製造的關鍵綜合基礎設施。作為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聯盟發佈的“第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優秀技術供應商”,北京天拓四方科技有限公司現場進行了案例分享。售前總監馬駿介紹,在智慧製造領域,天拓四方的服務場景廣泛分佈於能源管控、危化安全生産、智慧裝備等方面。立足豐臺總部,公司在全國各地建設20家辦事處及分支機構。未來,天拓四方將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和應用,推進智慧製造發展。
北京航太凱恩新材料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在豐台區加快發展智慧製造産業的政策引領下,結合自身人才專業化程度高、依託航太推進劑研發平臺、與科研院所聯繫緊密等優勢,2019年開始進軍安全保障材料及醫療材料領域。
如今,航太凱恩已形成“先進材料引領”和“進口産品替代”兩個方向,可滿足航空航太及民用産品需要的多種高端材料及製品。博士孟徵重點分享了防爆抗靜電材料、抗菌抗病毒材料等五種新材料。
致力於促進醫藥高科技産業發展的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北京九州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則從智慧製造方案、智慧運維、工業上樓項目落地方案進行了發佈。副總經理陳成龍介紹,九州通孵化器在孵企業206家,培育國高新7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3家,上市公司8家。在孵企業研發領域涉及醫療器械、高端製造、智慧裝備等,計劃實施的工業上樓項目8項,預計建設投資費用2.45億元。項目達産後預計營收達15億,稅收1.5億元。
“歡迎國內外龍頭企業、行業專家及所有有志於參與豐台區智慧製造的朋友們來豐發展,共同探索走出智慧製造高品質發展的‘豐臺模式’,我們將竭誠做好服務,把政策、資金、資源送到府。”趙岩林代表豐台區委、區政府現場發出了“英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