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北京科技周主場活動於5月25日至6月1日在石景山區首鋼園11號館召開,集中展現北京在新質生産力核心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成果。

“北腦二號”智慧腦機系統實現了腦與設備的資訊交換,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高性能植入式腦機介面技術空白。

“光影科學”科學影像配音區通過科學家精神電影配音互動及“衚同裏的科學家”音視頻感受等形式,講述科學家故事,傳承科學家精神。

補充-智瞰深鑒智腦人形機器人“鋼寶”具有具身智慧,可實現語音、話筒、顯示屏等交互,主要應用於工業場景。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裝置模型看起來不起眼,原裝置卻是個8米多的大高個,最大直徑約8米,總重470噸,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托卡馬克裝置。

帶上大科學裝置VR漫眼鏡,可以和“中國天眼”、“人造太陽”等面對面,沉浸式體驗難得一見的科研場景。

坐在徐工集團廣域遠端駕駛系統的模擬駕駛艙,可以通過操作方向盤、油門、剎車等透過大螢幕看到作業情景。

雙臂複合升降機器人搭載2台7軸機械臂,可以像人的手臂一樣自由工作,可單臂獨立操作和雙臂協同操作,還具備語音交互與視覺感知能力。

小禹提防隱患智慧巡檢系統類似於醫學CT檢查,可通過智慧駕駛模式以不小於10kmh的速度對堤防內部結構進行“CT透視”來指導防汛應急搶險。

羅敏敏教授數智人依託騰訊雲智慧數智人技術,以“數智分身”的形式與人進行阿爾茨海默病的宣教科普。

磁控4D列印及軟體機器人可通過4D列印製造出能變形適應身體姿態的跑鞋或鞋墊和可以變形的心臟支架及腦血管支架等。

動作靈活的四足機器人不僅能與人握手、坐立,還能對着大家比心。